01
我们之前打击缅北电诈,剿灭了缅北四大家族。在这个过程中,抓捕了几万名电诈分子,很多人以为这个事情到此应该就告一段落了,但没想到的是,最近又爆出来新的电诈窝点和电诈套路。
因为现在直接去缅甸,已经变得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搞电诈的人,都是经过泰国中转,然后再被拉到缅甸的电诈园区。
其实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在过去就一直存在,只不过那个时候有缅北电诈园区的衬托,缅东的妙瓦底,就显得没有那么耀眼而已。
实际上这一次曝出来在缅东妙瓦底电诈园区,还是有大量的国人被骗过去,而且因为传统的直接越境进入缅甸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很多人也不再相信去缅甸发财这样的事情,所以说他们现在的套路,变成了去泰国旅游,然后一旦进入泰国之后,很可能直接就被绑架进入缅甸。
所以这自然又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泰国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实际上从很多知情人士和逃出来的受害者讲述的情况来看,泰国绝对不是无辜者,而是这个链条上面很重要的一环。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电影叫做《孤注一掷》,里面其实也把这种情况有所展示。就是当女主角好不容易跳车逃出来之后,她跑到警察局去求助,结果警察直接给电诈园区打电话,让他们过来领人。
所以在国外,不能想当然的以为,有事情找警察就可以帮你解决困难,除非你跑到我们国家的领事馆求助,这是最靠谱的,其他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陷阱中的一环。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人说,搞电诈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骗中国人,还有很多人是想发财,所以自愿跑到国外去捞偏门,他们明知道有这样的风险,只不过是抱着侥幸心理,渴望一夜暴富。
这种情况在过去产出缅北电诈产业园的时候确实比较普遍,但是现在经过泰国进入缅甸这条灰色的产业链,相比以前其实已经做了升级。这里面有自己过去的,但也有很多是被骗过去的,甚至有很多是被胁迫绑架过去的。
可以说跟过去比,他们的套路又进行了改进,而且变得更加的恶劣、血腥和恐怖。
02
那么要怎么解决电诈问题呢?其实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有的人说要从通信网络这一块入手,去打击源头。有的人讲要主动出击,铲除国外的电诈产业园。有的是想要发挥大国影响力,实在不行干脆把这些没人管的领土拿回来。
其实从过去这些年国内所采取的行动来看,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做打击电诈这件事情,我以前对这块不太了解,后来在网络上刷到相关的几个专业名词,比如跑分帮信。
所谓跑分就是帮境外的电诈集团进行转账洗钱,大家经常看到有新闻说有人到金店去大手笔买金银首饰买金条,这种很可能就是在进行洗钱。他们把这种大额诈骗的金额进行化整为零,转到大量的账户上面之后去提现,叫做跑分,而为他们提供账户进行操作的,就叫做帮信。
目前国内在帮信罪上面定罪的犯罪人员数量,已经是仅次于危险驾驶和盗窃,数量非常巨大。有很多偏远地区的老人的银行账户,被一些专门做跑分的亲戚朋友弄去帮忙洗钱,可以说防不胜防。
现在国内对于电诈各个环节的打击,在基层几乎是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可以说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无所作为。不然你看缅北的四大家族,他是不会平白无故被铲除的,这背后的投入超乎想象。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个现实,基本上在任何一个富裕大国的周边,都会有一些小国,隐藏着大量的犯罪集团,专门针对这些大国的国民进行敲骨吸髓,可以说他们就是大国的寄生虫。
从墨西哥以及其他南美小国的贩毒集团,人口贩卖集团,到我们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的电诈集团,再到欧洲周边的东欧国家的人口贩卖集团,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套路。
这些小国没有完整的产业,没有一个持续向上发展的经济规划和基础,国家管理混乱,甚至是军阀门阀财阀三阀割据。然后大量的犯罪集团,就依附于这些军阀财阀和门阀家族之下。然后通过各种犯罪手法,从相邻的经济大国捞偏门,本质上他们就是大国的寄生虫。
从现实世界的发展情况来看,过去美国对墨西哥犯罪集团的打击,也投入过大量的资源,我们对缅北电诈集团,过去对金三角的贩毒集团,打击力度也可以说是空前的强硬。但是基本上都很难根治,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藏匿于另外一个国家。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情况在世界经济的下行期,会愈演愈烈。
原因就在于在经济下行期,大家的钱都不好赚了。而像我们国内,还有大量的财富存量。大的有美国想通过金融战来收割,小的有周边的犯罪集团在眼馋。经济下行期的财富存量,对大的强盗和小的强盗来说,都是一块肥肉。
在这样的情况下,光靠国家来保卫我们的财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一个人自身也需要有这样的风险意识。在当今世界,中国几乎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不能把这种对国家的印象,自动的代入到其他国家。
你以为你去了就是客,人家看到的是待宰的猪。
所以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必须说一句可能有些过火的话,那就是除非必要,尽量别出国,如果必须出国,一定要提高警惕。国外很自由,国外也没人管,生死有命,富贵由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