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的百鬼夜行,集合灵异、民俗、温情

湾湾的百鬼夜行,集合灵异、民俗、温情
2023年05月02日 08:43 红颜秀

这几年的台湾电影和台湾剧集,真是有点文艺复兴的味道。从《大佛普拉斯》到《血观音》《谁先爱上他的》《同学麦娜丝》《孤味》;

从《华灯初上》《谁是嫌疑犯》《她和她的她》再到《俗女养成记》。

整个台湾影视,从风格上很有构建出城市电影宇宙的味道——乡村民俗感,那种街角巷子里的市井气息,一个女生如何从外公外公家民风淳朴的小院子里长成一个大城市里又“俗”又坚强的大女人,好像整个台湾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活逐渐串联起来,缓缓展开给我们看,塑造成了一个台湾电影宇宙。中药店、街边打扑克时的喝饮料的小吃店、有着诡异民风的寺庙和山村…….

而台湾电影对普通人、社会边缘人,又呈现出一种关注与关怀:《大佛普拉斯》里捡娃娃的肚财、看大门戴眼镜穿着“预约人间净土”的眼镜大叔;《同学麦娜丝》里四个为生活奔波在外人眼里或许会“油腻”的中年失败男人,《谁先爱上他》里的不可暴露身份的同志……看多了韩剧里的财阀的耀眼生活、国产剧里住着上海一室一厅带阳台的所谓打工人生活。台湾电影展现出一种难得的真实感~

这不,最近台湾最近又有一部奇幻题材,但是又戳到了普通人内心的剧集——《不良执念清除师》

高中生浦一永,遭遇生死边缘的车祸后陷入昏迷,醒来后意外拥有超能力,原本无聊的生活从此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菜鸟女警官陈褚英,以及校内死对头曹光砚,三人一同展开了一场奇幻又疯狂的打怪旅程。

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昏迷两年后,醒来后发现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鬼怪,于是借着自己对生死的理解、书法的天赋、对去世之人的追忆以及和生者的关系,一永展开了一场“清除师”的成长之路。

这种灵异打怪的题材,在东亚已经被讲过许多次,但《不良执念清除师》的确还是有很多戳到我们的点上,集奇幻、悬疑破案、青春喜剧、家庭、友情、小人物边缘人的生活为一体,元素丰富,更丰满的展现出了台湾的民俗文化;

而更高级的是,情感上的克制,这类生死题材,往往会被讲得强行煽情、充满生死感悟与说教,然而《不良执念清除师》却做的很有平衡感,在恐怖的同时,用喜剧感来平衡;在严肃和煽情的同时,又有轻松愉快、放松的人生态度来稀释。

不给人在观剧时过多的情感起伏,反而是一种淡淡的却深入人心的观感。克制又真实,可以说《不良执念清除师》是一种相当高级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仅如此,哪怕是配角,或者是现代社会里较为边缘的人物,也被《不良执念清除师》塑造的立体又戳动人心;

比如妈妈叶宝生就是个既坚强又温柔,美丽又有点中年女性那种来事、爱照顾人的丰富性格。跟儿子浦一永透露这两年,房东因为避讳浦家三代都因为车祸重伤身亡,一是怕晦气二是怕未来的植物人死在了自己的家里,于是不愿意租赁房子给她,于是咬咬牙就买了一套“危房”,旁边住着个诡异“阴森”的老太太。

浦一永正想说:“哎呦,那房贷又要还好几年吧?”

妈妈悲壮又开玩笑的来了一句:“以后我们想死就死,死在自己家里,谁管得着?”

旁边带着病人复建的医生,尴尬又不失礼貌的说:“可以不要在那里讲那个字嘛?或者……讲得小声一点。”

乐观又大条的妈妈,立刻九十度鞠躬来了一句“抱歉,请长命百岁!”

病人也搞笑的接上一句:“你做的对,买房是好事!“

关于死亡,在东亚的确是个难以名状的话题,毕竟文化里有很多的避讳,而我们的教育中,又很少让我们去直面生死。死亡,空寂悲伤,普通人难以直面,家人连带受伤。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一个玩笑匆匆带过。这便有一种东亚式的“阿Q精神“,或者说是幽默化解悲伤与害怕。

《不良执念清除师》更赞的一点是,那种城市文明构建、这种世俗化的台湾社会,做到了原汁原味。小编之前介绍的《龙城》里,在味道丰富的重庆拍摄,就稀释了北方资源型城市的那种匮乏、以及家族的宿命感、人与人纽带之间的关联性。

而《不良执念清除师》里,我们通过浦家能够看到整个台湾社会从老到少的文化变迁与交融感:爷爷那一代的书法教室,如今已经没有几个学生了,学习成绩不好的浦一永却继承下了中华文化这么优美又深厚的一面;

中年的妈妈做着复古的发廊,既有她坚强保守的一面,比如开实体店、买房,也有创新的一面:幽默又乐观,让每天来看成为植物人儿子的同学们回家,“他的时间静止了,你们的还在继续,去读书,去考大学。他醒来前,你们都不需要再来“

却也有相当幽默、年轻化的一面,当邻居小哥拿着平常人看不见的“鬼魂叶子“给儿子时,她开玩笑的说”哎哟,他在和你告白哎!“

浦一永、曹光砚、陈褚英三个人则是台湾年轻人的希望和活力,即使不足,但他们善良又充满活力,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浦一永绝对不是世俗意义下的好孩子,成绩很差、对未来迷茫无措,性格也有点小缺陷,但是成为不良执念清除师后,却连接起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生与死的界限和力量;

光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可能众人眼里的书呆子,但他彬彬有礼,知道在问流浪汉时,要叫大叔阿姨,在面对玄学事件时,不是死脑筋,而是慢慢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女警察陈褚英,偶尔大条或者暴躁,但是充满了正义感和灵活的脑袋。

这些不完美的年轻人,反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包容性,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欣慰又让人欣赏。

《不良执念清除师》里的故事,每一个都切合了当代人甚至底层边缘人的社会和人们不曾关注的内心波澜:独身一人的公司职员,因为害怕独身又不知如何和人社交,就和流浪汉呆在一起,苦涩着微笑聆听,给他们买豆浆、带来卖废品的纸盒,却在人际冷漠的公司、阴差阳错下惨死,成为了八年无人知晓名字的充满传说的大体老师;

而他后背的纹身,却幻化为人形,来世间为他寻找名字。

公司职场的冷漠、流浪汉们连名字都不重要的一生,那些对话和台词,那些轻却那么重:

“为什么要纹人像在身后?”

“不想一个人”

“养一只宠物就好啦”

“会比我先死”

没有一个字提到孤独,却字字是孤独。

孤独啊,它始终回响在每一个角落,那填不满的思念、牵挂和归属感缺失太折磨人了,人群闹哄哄、酒局吵闹闹,“我”却身后无归路。

“死者未逝,生者未忘”,生死之间,让人含着泪微笑,让人感叹时又共情。《不良执念清除师》绝对是戳中内心的好剧一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