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国人都有个迷思,觉得自己去了印度,就会自动被当成刹帝利。这纯粹是想多了——那天我在微博上提了一嘴,但看评论,我觉得我得多说点儿。
印度的种姓制度这种破玩意儿,是宗教解释下的政治、经济层级结构。相对于其他文化里的层级结构,印度种姓最大的特征就是宗教解释。所以,要看咱们过去会被当成个啥,去那些宗教氛围最浓重、不差钱、不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顶级大庙,就知道了。
这些大庙会怎么看待外来的不信者呢?会把外人当不洁者。比贱民好点有限。
洁与不洁,是宗教用来区分信徒和不信徒惯用的手段。例如,吃个啥就是不干净,这种事儿咱们也很熟悉了是不是。印度教作为一个规矩贼多的宗教,有相当多的习惯、习俗来区分洁与不洁,例如严格素食。这种区分还涉及职业,例如猎人、屠户这种需要频繁杀生的职业,也会被划为不洁者,在教内受到鄙视。而我们这些老外,无论是西方的人,还是东方的人,按他们的规矩看怎么都很难洁——更何况,洁不洁还常常不是理性的。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1215s/200/w1080h720/20211215/5b77-67b3130fc706c57e70b7bd7e84c82031.jpg/w700d1q75cms.jpg)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印度东部的布巴内斯瓦尔城是一个圣城,圣城里最重要的大庙,是供奉湿婆的林迦之王庙,建于11世纪,极为气势恢宏。我去过,特别喜欢。但是,连大门我都进不去。因为这个庙是严格禁止非教徒进入的。
对于我这种神庙爱好者来说,进不去就十分心痒痒。我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该怎么混进去。哎,你看,我其实长得还挺东南亚的,要不然装作是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阿洪姆人的祖源是傣族,我这长相还能装一下。哎,不行,我不会说印地语,一开口就露馅。要不然去搞一张巴厘岛人的假身份证?印尼身份证上有宗教识别,巴厘岛有印度教徒,仪轨和印度人不一样,说的语言也差很多,说不定更容易混进去……
当然我也就是打打嘴炮,脑内过过瘾,不会真做。但有个特别虎的俄罗斯人,真的混进去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1215s/200/w1080h720/20211215/0567-3f0b2e65f7c66f92979f83c1b904e77e.jpg/w700d1q75cms.jpg)
2012年,这个俄罗斯游客,穿着印度传统服饰,戴着头巾挡着脸,估计皮肤也和我一样晒挺黑,跟随着一个当地旅游团从入口混了进去。进去之后,没过多久就被发现了,当场就被祭司摁下。虽然他坚称自己信印度教,但是还是被扭送到了警局。
这还没完,神庙内所有祭祀马上停止,所有的贡品和神食全部倒掉,整个神庙全部清洗一遍,闹了很久才恢复祭祀。
要是外国人去了自动能成为刹帝利、婆罗门,是这个待遇?
可能这一个事儿,还不能让你感受到林迦之王的严格。那我再说一个给你们感受一下:因为我们特别想进去,本地的朋友就劝我们,哎,你们别想了,省省吧,这庙周围住着一些白人信徒,皈依了几代人,在布城定居了很多年,都进不去。别想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1215s/245/w599h446/20211215/1585-8092056eb961abd594596345532f1863.jpg/w700d1q75cms.jpg)
林迦之王的老画,太美了。作者:Fergusson, James (1808-1886)。
不过很扯淡的是,林迦之王旁边还有一个庙,是大庙的神厨,所有供奉的神食都在那儿做。这个神厨是不禁外人的。那次我们刚进神厨,一个祭司就拉住了我们,要了点钱,带我们转了一大圈,边走边讲解,最后还抓了一把神食给我们吃(很难吃)。当时我就想,这些食物不是供大庙的吗,我们怎么就能碰了,这逻辑不对啊……
这种严格执行外人禁入规则的大庙,在印度还有几个,例如毗湿奴派的世主庙。随着种姓制度的崩塌,这样的庙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大庙,执行的是一种折中的策略:外人可以进庙,但不准进最神圣、最核心的胎室。我个人可以接受,这也算是互相尊重了。
顺带一说,微博上有朋友问:这样严格外人禁入的大庙,可否飞个无人机进去拍一下。更难。印度对无人机——尤其是老外手上的无人机——管控极严,各种古迹也常常会划为禁飞区。这就又得说俄罗斯人了。2018年有个俄罗斯人飞无人机靠近科纳克太阳神庙,然后被抓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1215s/200/w1080h720/20211215/dd23-556530cc412838bdad38e3ea92b6336d.jpg/w700d1q75cms.jpg)
神圣的世主庙,也不让我进去。但门口的小吃一条街,还是挺好吃的!
但就算是明令非教徒不可进胎室的规矩,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的。菩提伽耶所在的伽耶市,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毗湿奴圣地叫毗神之足印庙(Vishnupad Temple),这是毗湿奴派的解脱地,有个毗湿奴脚印作为圣物。这庙门上就有禁止非信徒入内的牌子,但是,我的本地向导看我特别想参观,就把我给带进去了。
进庙之后,向导甚至还带我参观了胎室。然后就撞上了几个祭司。那祭司抬头一看,咦,老外,眼神一惊,突然就兴奋了起来,带着我把胎室所有神像和圣物都看了一遍,就是一股“卧槽我们这儿来外国游客了好新鲜得给人秀一把好的”的态度。
而且,临出门了这祭司还没找我要钱。去过印度的朋友应该都有被祭司要钱的经历,记住,本地人每次就给五卢比十卢比,你也可以给这么多,不坏规矩。印度有不少小庙,祭司没有工资,就靠信徒的供奉,所以对于外来的游客极为欢迎。外人捐一点点钱,他们就会让你进;捐得比本地人多不少,他们就会带你转给你讲解;如果拿出个500卢比的大票子,他们恨不得会把庙里的法器都拿出来给你玩。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1215s/88/w1080h608/20211215/bd34-1bf2cdfb308c9d95443d9957314b387e.jpg/w700d1q75cms.jpg)
爱罗婆多之主庙。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博物馆管理员,他给我们讲解大概也是存了要钱的心,但却不太好意思开口,给我们的讲解也远超一个收费讲解的工作范围。所以最后我是掏了美元,塞给了他。
我还遇到过一些祭司、庙管员、本地学生,又是另一种态度。这种人对自己的文化极为热爱,加上有一种朴素的热情,看到我们这些在印度偏僻地区不是很常见的东亚面孔,会特别兴奋的带着我看庙,各种解说,事后给钱人家还坚决不要。
一样米养百样人,百样咖喱不一样能养出百样人,凭什么用种姓来分隔他们呢?种姓这种扯淡玩意儿,在今天连印度人都羞于公开说,它所支撑的体系,在神庙这种最宗教的地方,都开始逐渐崩塌。咱们这些外人,也就别幻想进入这个体系做上等人了。
真想进这种体系,那请记得就连唐僧那样的高僧大德都被印度人骂过:你个野蛮人,说个屁啊!
“《大庄严论》第二卷云:无佛性人谓常无性人。欲来之时,诸大德论无性人,玄奘云:若至本国必不生信,愿于所将论之内,略去无佛性之话。戒贤呵云:弥离车人!解何物而辄为彼指?”
《法华秀句》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