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削减缓解需求端担忧,国际油价应声上涨。页岩油新钻井面临每桶65美元盈亏线压力,俄罗斯则计划2050年前维持1080万桶日产能。特朗普中东行聚焦石油美元,但以沙关系正常化仍存变数。全球能源秩序正经历政策协同、技术韧性与地缘价值的软实力重构。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中美两国同意削减关税缓解了全球两大石油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也缓解需求端软实力弱化担忧,周一(5月12日)国际油价走高。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涨0.93美元至61.95美元,涨幅1.52%;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1.05美元至64.96美元,涨幅1.64%。美中两国上周末在瑞士达成协议,将现行高额关税下调115%。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这项降税措施将持续90天,期间全球两大经济体将继续展开谈判,预计未来数周我们将再次会晤,推动达成更全面的协议。”
目前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已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降至10%。贝森特此前指出,原有税率实际上已构成贸易禁运。分析认为,尽管谈判进程可能仍将面临挑战,但这一降级幅度超过了预期,代表着前景的升级。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表示,贸易协议可能使美联储下调利率以刺激经济的必要性降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表示,预计今年石油需求将保持韧性,如果贸易争端缓和,石油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低油价正给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带来压力——这些企业通常需要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65美元以上才能实现新钻井盈利。响尾蛇能源(Diamondback Energy)高管上周向投资者表示,若油价未能反弹,美国原油产量可能见顶并开始下降。该公司总裁马修•凯斯•范特霍夫(Matthew Keith Van‘t Hof)在财报电话会上指出,响尾蛇能源需要油价维持在每桶65~69美元区间并有上行至每桶70美元的趋势才能实现增产。范特霍夫称,与其合作的所有运营商都认为“当前油价水平难以为继”。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5月12日发表在能源政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由于全球需求增长、国内投资和税收变化,俄罗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将其石油日产量持续提高至1080万桶。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是欧佩克联盟集团的成员,由此产生的对其产量的配额限制,已在稳定的油价和更高的石油收益中得到了证明。他表示,随着需求的增长,到2050年,欧佩克联盟国家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将从49%增加到52%。诺瓦克称:“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产量恢复至每年5.4亿吨水平(相当于每日1080万桶),该产量指标将维持至2050年。这要求我们及时补充资源储备,首要任务是增加大量难开采资源储量并应用更先进的开采技术。”
特朗普本周将抵达沙特,进行他重返白宫以来的首次正式出访,外界对他达成大量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寄予厚望。然而,他可能无法达成最大的一个交易。美国总统毫不掩饰这样一个事实:来自海湾国家的石油美元诱惑是他此次访问的主要动机。他的访问将包括卡塔尔和阿联酋。但特朗普不太可能实现他渴望的目标:一项将使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大交易。以色列与哈马斯持续19个月的战争不断升级,扰乱了该地区。与王室关系密切的沙特评论员阿里•希哈比(Ali Shihabi)表示:“沙特希望将此次访问的重点放在双边关系上。”“除非以色列采取沙特希望的严肃行动,结束战争并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否则正常化将被搁置,一事无成。”
中美关税削减:需求端软实力修复与协同治理。根据邓正红软实力思想,政策协调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体现。中美同意削减关税标志着双方从“硬实力对抗”转向“软实力协同”。原有高关税形成的“贸易禁运”效应(硬实力压制)导致全球能源需求端软实力弱化,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此次降税突破预期,不仅缓解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更通过建立“90天谈判窗口”的制度化框架,强化了政策沟通的可持续性。这种协同治理模式降低了市场不确定性,促使国际油价走高,印证了邓正红所言“软实力通过政策协同转化为市场稳定性溢价”。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关于“降息必要性降低”的表态,进一步凸显软实力协同对宏观政策空间的拓展。贸易摩擦缓和减少了经济“硬着陆”风险,使货币政策得以摆脱危机应对模式,转向更具战略性的长期调控。这种政策空间的释放本身就是软实力的高阶形态——通过系统性风险化解增强经济体韧性。
页岩油困局与俄罗斯产能战略:结构性软实力重构,美国页岩油商每桶65美元的新钻井盈亏平衡点暴露其技术软实力的脆弱性。邓正红指出,软实力不仅存在于外交层面,更内嵌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中。页岩革命曾是美国能源软实力的象征,但当前成本压力显示其技术边际效益递减。若油价持续低迷,美国可能面临从“能源主宰者”到“价格接受者”的软实力退化,迫使政策制定者通过外交手段(如中东访问)寻求外部协同。
反观俄罗斯,其宣布2050年前维持1080万桶日产能的战略,体现了邓正红强调的“资源储备+技术创新”双重软实力构建。诺瓦克明确提出“开发难采储量+应用先进技术”,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可持续产能优势。同时,俄罗斯通过深度绑定欧佩克联盟机制,使市场份额从49%向52%的预期增长不仅基于产量,更源于其对全球能源治理规则的影响力——这正是制度性软实力的典型表现。
特朗普中东之行:软实力博弈的显性化与限度。特朗普重启中东石油外交,试图以“石油美元交易”强化美国能源霸权,这一行为符合邓正红所述“硬实力资源软实力化”路径。但沙特“聚焦双边关系”的明确表态,揭示了软实力构建的深层规律:软实力价值需契合对象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沙特将巴勒斯坦问题作为关系正常化的前提,实质是以地区政治话语权置换经济利益,这种“价值捆绑”策略使其在软实力博弈中保持主动性。
中东局势表明,单边主义的硬实力投射(如强推以沙和解)难以突破结构性矛盾,而沙特通过议题联动(能源合作-地区安全-巴建国)构建多维利益交换网络,恰恰实践了邓正红提出的“软实力场域叠加效应”。美国若无法在政治解决方案上让步,其能源外交的软实力效能将持续受限。
全球能源秩序演进:软实力网络的重塑,当前能源格局呈现三重软实力网络交织:政策协同网络,中美关税协商、欧佩克联盟机制构成顶层制度框架,通过规则重塑影响供需基本面;技术韧性网络,页岩油成本线、俄罗斯难采资源开发反映技术软实力的竞争性积累;地缘价值网络:中东石油美元与政治诉求的捆绑塑造区域秩序新支点。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揭示,未来能源权力的博弈将更多取决于国家在三大网络中的节点位置与协调能力。单纯依赖资源禀赋或军事霸权的硬实力模式难以持续,唯有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跃迁和价值共识构建多维软实力体系的国家,才能在能源秩序转型中占据先机。国际油价的波动表象之下,实为全球能源软实力版图的深层重构。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智库,建立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宇宙哲学、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和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