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税悟】涉税判断,不能“人云亦云”

【郭伟税悟】涉税判断,不能“人云亦云”
2020年08月17日 16:02 郭伟税悟

判断

涉税判断其实很简单,用两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征税、不征税”。但是,现实的工作中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为什么“征或不征”。同时,国内很多公开发表的所谓“涉税专业文章”也很少有人在写这方面内容。

比如:“餐费发票在税务上如何处理?”

大多数人对此项涉税业务的判断是,业务招待费。

其实,这个判断只是情况之一,从业务的实质来看,应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成本,如在拍摄影视作品时作为道具出现;

2、交际费,为生产经营而必须的一些应酬支出;

3、个人所得,如果是家庭聚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则应被视为个人所得。

原因不同,相关的涉税处理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纳税人切忌用“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方式进行涉税判断。

其实,作为税务机关,其内部的组织架构和执法方式,与我国的公检法来进行对比是很相似的。比如,公安与税务稽查、检察院与税源管理、法院与税政(综合)部门。

在现实工作中,基层的税务机关属执行和通知部门,有部分业务是通过“口耳相传”来完成的。结果,传来传去就变了味儿,就会出现——12366、税管员、科长、局长、市局有关部门等对同一个问题,会出现不同答复的结果,但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落实到执行层面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意见。

作为涉税中介机构,大多以“学习文件+‘道听途说’+自己理解+结合企业情况”这样的程序,来完成一个税务判断。当前所处的税务环境又让这种判断变得极其复杂。从行业看,当今行业的业务竞赛的参赛题目、考试大纲、与具体所执行的业务也是“脱节”的。

涉税判断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正如一个医生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来不得半点儿虚伪和错误,否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作为企业更想了解的是,税收政策为什么这样写,可操作的空间是否有?风险多大?依据在哪?

比如: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公司鼓励员工在家里办公,我们称之为“家包”。公司承担为此所付出的相关费用,那么,公司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的边界应如何掌握?操作空间在哪里?现阶段的涉税文件及规定,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为此,需要相关涉税专业人士,根据国家发布涉税法规的基本原理,来制定出相应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并予以实施。如果采取没有文件就不能执行的态度,势必会造成公司和个人的税收成本有增加的可能性。

信息是有价的,经过专业分析出的信息是高价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进行涉税判断,对纳税人是不负责的。同时,还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风险。

所以,我善意的提醒各位——不要用 “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方式来进行税务判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