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张!华大智造在珠峰峰顶完成超声图,测序设备创全球最高海拔运行纪录!

全球首张!华大智造在珠峰峰顶完成超声图,测序设备创全球最高海拔运行纪录!
2024年05月21日 14:25 投资者网

5月21日10时28分,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带领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也是70岁的汪建时隔14年再次登顶珠峰,同时刷新了中国人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

图片汪建(中)带队成功登顶珠峰

同样的,华大智造多款“硬核”设备也在本次珠峰科研计划中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1975年,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登山队员潘多,在珠峰传来第一份来自世界屋脊的心跳;今天,通过华大智造无线智能掌上超声,登山队员从世界之巅传回了全球首张超声影像图。

与此同时,华大智造DNBSEQ-G99基因测序仪、DNBSEQ-E25 基因测序仪、MGIUS-R3远程超声机器人成功通过珠峰地区环境考验,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蓝天与高山为证,展示了华大人的一脉相传的攀登精神,也展示了华大智造设备支撑高原地区临床及科研项目的优越性能。

珠峰上的实验室

自研“黑科技”设备展现优异性能

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核心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攀登珠峰途中的华大登山队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设备,以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目前,华大智造DNBSEQ-G99基因测序仪、DNBSEQ-E25基因测序仪、无线智能掌上超声、MGIUS-R3远程超声机器人等设备均在“珠峰实验室”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均表现良好。

珠峰实验室

全球首张

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影像图

本次珠峰科研计划中,登山队员回传了全球首张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影像图。那么,这张珍贵的超声影像图是如何采集的呢?在八千多米的海拔之上又是如何实现远程超声诊断的?

5月21日上午,登山队成员在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巅上拿出了随身携带、且重量仅有300g左右的超声设备——华大智造无线智能掌上超声系统采集了颈动脉的超声影像。

来自世界之巅的全球首张超声影像图彩色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手机大小的无线智能掌上超声系统还自带远程会诊功能,支持多方会诊。5月20日下午,登山队员在8300米的营地,与远在4000公里外待命于北京的医院超声科主任、位于2500公里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进行三方连线,在三方专家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成功实现会诊,共同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登山队员正在使用华大智造无线智能掌上超声系统进行三方会诊 ,采集颈动脉超声影像彩色文字彩色文字

该无线智能掌上超声系统集凸阵探头及线阵探头于一体,支持无线连接、无线充电,支持长达2小时的连续扫描,可用于应急检查、初步筛查、临床科室、基层医疗、院外急救、远程诊断等场景。

本次成功传回超声影像图,验证了该设备在极端特殊环境下的运转性能,与传统超声检查的服务场景形成互补,让更多非超声专业医生能够实现超声扫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未来,还将集成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进一步降低超声影像操作门槛,提升诊疗效率。

此外,华大智造5G超声机器人移动车搭载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R3,开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连线4200公里外的超声专家,为登山队员的身体状况展开超声扫查,以保障身体健康状况。

华大智造5G超声机器人移动车在海拔5200米

刷新最高海拔纪录

测序仪运行状况良好

在珠峰成功获取基因组学的数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传统印象中,基因测序实验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本次珠峰科研计划中,凭借着简单操作、小巧便携、对运行环境要求低等特点,DNBSEQ-E25基因测序仪以实践证明了其 “上山下海、开箱即用”的独特性能体验。它本次跟随高原科研队伍在海拔5200米,成功助力科研人员完成样本检测。

华大智造DNBSEQ-E25测序仪在海拔5200米

此前,DNBSEQ-E25基因测序仪已交付高海拔地区的客户使用,并已稳定运行,还曾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挺进万米深渊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科考工作 ,完成上山下海的终极考验。

DNBSEQ-E25测序速度快、操作简易,大大降低了基因测序仪的使用门槛,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并快速处置突发性的单个或少量样本,满足野外环境移动检测的紧急测序场景需求。

而另外一款助力珠峰科研的测序仪——DNBSEQ-G99是全球同等通量测序仪中速度最快的机型之一,作为一台桌面型测序仪,首次在5200米高海拔极端环境下验证仪器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本次科研过程中,DNBSEQ-G99 测序仪在海拔5200米上经过拆箱上电、调试和清洗流程,评估符合上机标准后,进行首轮PE150上机实验。历时12小时的测序,顺利下机,数据达到预期合格标准,Q30达到92%,TotalReads>100M。这是DNBSEQ-G99首次在超过5000米海拔成功完成测序任务,再次验证了DNBSEQ-G99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运行稳定的DNBSEQ-G99测序仪

DNBSEQ-G99测序仪曾助力中国疾控中心完成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病毒溯源,并在2023年9月,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

DNBSEQ-E25及DNBSEQ-G99测序仪在高海拔上的卓越性能表现,不仅刷新了测序仪应用的纪录,也为未来在极端环境中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支撑。

高深皆可测

助力科研,亦能造福民生

在南极、北极之外,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分别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和“第四极”。贯穿地球三四极的科学探索,将有助于回答有关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适应的科学问题。要认知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科学道理,需要认知南极、北极、高原。以及深海的生命起源和生命的生态体系,以及了解它们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科学地保护、管理种质资源样本对保护青藏高原特有种质资源至关重要。

攀登珠峰途中的汪建

测序在高原科研中有多方面的重要应用,比如利用测序对高原特有植物的基因进行全面测序,能够揭示其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独特基因特征;或者对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基因进行测序,以了解过去不同时期的水环境变化情况等,还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系统研究、古生物和古环境研究、高原人群遗传研究等。使用小型测序仪在高原现场测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解密相关样本的信息,避免样本降解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另外,更智能、更便捷的超声设备对于高原地区科研及民生项目而言,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专家难以到达的问题,患者不必长途跋涉就能获得专业的超声诊断意见,真正实现科技造福。

追求极致、打破边界,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华大智造始终坚持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的战略投入,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先进的生命科技核心工具,以科技创新赋能科研、科考持续突破,通过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模式让医疗服务惠及人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