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贵州人、老教授谈贵州老名酒:怀酒归来,荣光再现

老贵州人、老教授谈贵州老名酒:怀酒归来,荣光再现
2024年05月26日 14:03 投资者报社

“虽然(当时)不懂酿酒的工艺、酒体的特点,但从香味和口感来说,(怀酒)的确与茅台酒好有一比。”贵州财经大学何琼教授(下称:何教授)回忆近四十年前第一次喝到怀酒时说,她那时抿了一小口,至今仍记得那股入口绵柔、幽雅细腻的酱香滋味。

1977年,何教授考入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我国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毕业后,何教授进入原贵州省轻纺工业厅工作近20年。在那个时代,贵州省轻纺工业厅是贵州白酒产业的主管部门,在这里何教授系统研究贵州白酒产业,见证了产业发展的高歌猛进和振荡调整,也深入众多白酒企业实地调研,也是在这里与“贵州老名酒”怀酒结缘。

2000年全国机构改革,何教授调入贵州财经大学,任教至今。近日,笔者约访何教授,一起回首那段岁月里的贵州白酒产业,谈与怀酒结缘的故事。 

图为怀酒二期工程奠基仪式,最右侧为何琼教授

初遇怀酒,滋味难忘

关于老酒,尤其是老名酒,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独特的记忆和难忘的情怀。

时间拉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彼时的贵州白酒,还未有“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的盛名,有的只是一众酿酒企业攻坚克难酿好酒的故事。

1982年,何教授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原贵州省轻纺工业厅工作(以下简称省轻工厅)。自进入省轻工厅后的18年间,何教授先后在省轻工厅系统内的进出口公司、政策研究室、研究所等部门工作,深度了解贵州白酒产业。而给她留下深刻的“白酒记忆”,是怀酒香。

1985年的一天,她接到通知:“明天一早出发前往茅台酒厂。”

“这是我第一次下酒厂。”何教授告诉记者,此前她在省轻工厅系统内的进出口公司工作,虽然也和酒企打交道,但还没有机会进到酒厂实地考察。

第二天上午7点多,省轻工厅的车子启动,由省城贵阳向仁怀进发。当天傍晚时分,历经10余个小时的颠簸,省轻工厅的车终于抵达仁怀县。

“刚进入仁怀县地界,摇下车窗,阵阵酒香扑面而来。”在何教授的印象里,尽管当时十分疲惫、困意十足,可闻到这股酱香味后,瞬间就来了精气神。

“茅台酒厂到了吗?”何教授问。

“不是,这里是怀酒厂,离茅台酒厂还有一阵呢。”同车经常到仁怀的同事说。

随后,省轻工厅一行在仁怀县下车,打算短暂歇息,吃口饭再出发去茅台酒厂。

在一家路边小饭店,何教授品尝到了令她难忘的怀酒。

“虽然(当时)不懂酿酒的工艺,酒体的特点,但从香味和口感来说,(怀酒)的确与茅台酒好有一比。”据何教授回忆,她那时抿了一小口,至今仍记得那股入口绵柔、幽雅细腻的酱香滋味。以至于后来到了茅台酒厂,她还一直浸染在此前的“怀酒香”中。 

(怀酒·经典)

怀酒凭借扎实的品质,赢得荣光

“当时贵州出口的土特产很多,大方的生姜、大蒜;花溪的苗绣;安顺的蜡染、扎染……但问题是,这些特产在省内家喻户晓,但到了省外,甚至国外,知名度不高,销量不大,附加值也不高。”何教授说。

何教授回忆当年,从产业的角度来讲,省轻工厅分管的纺织、服装鞋帽、五金、食品(含白酒)等几大行业,企业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正是白酒产业。“拿得出手的只有酒。”何教授说。

在何教授看来,也正是如此,白酒才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省轻工厅科研所等部门工作期间,何教授零距离与白酒打交道,见证了贵州白酒的荣光与辉煌。

“那个年代的贵州白酒,尤其是口碑好的白酒,在行业内获奖无数,在国内‘一票难求’(当时买酒需要凭票)。”何教授说。

何教授告诉记者,自1985年第一次邂逅,让她与怀酒结缘,而且她认为怀酒会大有可为。

怀酒后来的发展,与何教授当时的预感相符。

怀酒于1951年建厂,是贵州第一批国营酒厂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怀酒开始试制大曲窖酒,并聘请茅台酒厂酿酒大师作为技术顾问指导生产,怀酒产品质量开始稳步提高,声誉与日倍增。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怀酒凭借优秀的品质,屡获大奖:

1986年,怀酒成功获得贵州省第四届名酒金尊奖,荣获贵州省第四届名酒证书,标志着怀酒在贵州白酒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怀酒·金奖1986纪念)

1988年,怀酒相继斩获国家商业部优秀产品金爵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奖,三获含金量十足的国家级大奖,显著提升了品牌美誉度。(破折号是否有必要)

社会赞誉方面:“酒乡新秀,怀酒名扬四海。”“符阳出佳酿,茅台世无双;怀酒后起秀,醇酿迎飘香。”

上个世纪80年代,怀酒已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彼时怀酒的热销,从相应时期的价格可窥探一二。1988年,怀酒出厂价高达27元/瓶,普通城镇居民的月工资仅50元左右。八九十年代,“轻工业部贵州白酒检测中心”是我国酿酒行业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何教授在省轻工厅科研所任副所长期间,就听白酒专家们介绍:轻工业部贵州白酒检测中心对白酒生产品质把关严格,不只是送检,还要抽检。不合格的一律要求整改,直到合格才发放生产许可证。

“怀酒无论是酿造技术、勾调,抑或是品质,都非常好。”何教授说,怀酒不仅每年都通过了检测,还得到了研究所品鉴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怀酒归来,荣光将再现

近年来,复兴老名酒,可谓是中国白酒行业最亮丽的风景线。在业内看来,老名酒回归,值得期许!

2019年,国台酒业集团收购怀酒,在三年时间的蓄力打磨后,重磅推出了新产品,包括怀酒·经典、怀酒·金奖1986纪念等产品,将怀酒作为国台做优系列酒战略的重要一环,预示着怀酒扬帆起航。

“怀酒让人怀念,根本原因是其不忘初心,一直朝着做好酒,酿造正宗大曲酱香酒的道路前行。”据何教授回忆,当年她之所以看好怀酒的发展,两件事情不得不提。

一件是当时在利益大比拼的白酒行业,怀酒不急躁、不盲目跟风,以时间为伴,坚持酿造正宗的大曲酱酒;另一件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白酒行业低估时期,而怀酒却作出惊人决定,扩建厂房增加产能。虽然此举当年不被行业看好,可如今回看,正是这一前瞻性的决策,打牢了怀酒在赤水河畔的坚实根基。

“从最初贵州白酒产业的一份子,再到后来的教育行业,我对白酒行业的研究与探讨从未中断过。”何教授告诉记者,如今记忆涌上心头,打算付诸文字,以《怀念怀酒》为题,重新回忆整理那段与怀酒的“酒香岁月”。展望未来,她相信,历经起起伏伏的怀酒,如今起航归来,有文化和品牌底蕴的加持,用好地处仁怀、茅台镇、赤水河畔的地理禀赋和红色基因,体现大格局,彰显大胸怀,表达大情怀,必将荣光再现,接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从宏观发展环境来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贵州筑牢了中国酱香白酒市场首位度和品牌美誉度。

2022年初,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此后,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落地政策,贵州白酒产业迎来政策性红利期。 

(怀酒·1951)

因此,无论是酱酒的品类品质优势,还是国家政策支持,老名酒怀酒此时重磅回归,可谓恰逢其时。

而从发展动能来看,怀酒不仅有“老酒厂”“老品牌”“老名酒”的历史底蕴,还有品质绝佳的“老酒”,四老元素和资源优势,必定能让怀酒的老名酒基因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怀酒归来,荣光将再现。”在何教授看来,“怀”本身具有多重美好寓意,胸怀、情怀、开怀、释怀,怀揣梦想最令人敬佩。

品牌历史底蕴深厚的怀酒,有太多令人怀念的情愫,怀酒的回归也勾起了众多老贵州人的回忆。相信这瓶怀酒将重新走进千家万户,摆上家庭餐桌、宴会之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