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中华财险充分发挥保险专业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向“新”而行 中华财险充分发挥保险专业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06月17日 10:03 投资者报社

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既有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出的新枝,又有未来产业萌发的新芽,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经济周期中的“减震器”与“稳定器”,保险行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保险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等特点,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中华财险作为一家以“中华”冠名的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始终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保险专业优势,以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以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生产力,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先进制造、高端设备制造风险保障需求等领域发挥“中华”优势。

多措并举 丰富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为顺应绿色发展趋势,中华财险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设立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创新研发森林碳汇量遥感指数保险、创新古树名木综合保险等方式,为加速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保险”力量。

2023年,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在四川雅安落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林业碳汇保险、大熊猫养殖保险、古树名木保险、森林火灾保险、野生动物致害保险、雇主责任险等综合性产品和服务,以雅安大熊猫养殖保险为起点,不断升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华财险浙江分公司湖州中心支公司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在加快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针对建筑行业绿色转型两大错配难题(性能错配、时间错配),提供绿色建筑性能“保险+服务”,实现事前信用增进、事中风控服务、事后损失补偿的“三位一体”功能;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在广东湛江、河源、揭阳等地落地试点“智慧田园”农作物种植防灾减灾风险管理项目,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技种植”转型升级,助力生态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首创创新性险种地方财政“古树名木综合保险”,为曲阜市孔林景区11127株古树名木提供3.34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时,在服务新能源产业方面,累计为山东光伏发电产业提供1300亿元全方位风险保障,积极参与山东海阳核电站核能保险承保,累计承担保险保障63.88亿元;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创新推出“海洋碳汇保险”项目,为辽宁浩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1690万元碳汇价值与养殖成本的风险保障,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海上“蓝色粮仓”,打造强有力的保障引擎。

数据显示,中华财险2023年提供绿色风险保障3.34万亿元;其中,环境、社会、治理(ESG)风险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0.52万亿元,绿色产业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1.16万亿元,绿色生活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1.66万亿元。2023年绿色保险赔付件数162万件,较上一年度增长179%;提供赔付支出超105.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4%,为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

经济风险补偿和风险减量管理是保险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传统保险产品和服务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2023年,监管部门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对财产保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进行顶层设计,保险业一揽子做好创新、传统方面风险减量,便于科技型企业全身心投入科研创新。

中华财险深刻学习领会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重要论述,积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拓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产业保险等服务领域,并以“科技保险”为抓手,从保险保障和风险减量管理两个方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中华财险合肥中支开始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财产险、雇主责任险等一揽子保险服务,如今已连续服务8个年头,累计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超300亿元的风险保障;2022年,中华财险湖北分公司进入东湖科保中心,成为共保体单位,从产品供给、专业支持等多个角度为东湖高新区企业提供保险服务,2023年度累计为东湖高新区104家企业提供超50亿元的保险保障;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针对“小巨人”企业的群体需求,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服务,为他们提供综合保险保障,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研发安全、生产安全、销售安全和侵权损失等各项风险;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通过支持引入大模型技术赋能兰花产业,开发出全国首创的农业垂类AI智能对话机器人“兰先生”。

截至2024年4月底,中华财险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保单数量接近3000单,累计为科技研发、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保险保障超2165亿元。

用金融“活水”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如“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等。同时,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和“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体量大、周期长的保险资金,无疑是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想资金,亦是相关企业渴求的资金支持者。在推动金融高质量赋能实体经济,加快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的政策号召下,保险业的创新实践也在加速落地。

从实践来看,中华财险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建设方面,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先后投资国华兴益-黄河水东调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光大永明-汉江国投襄阳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中保投(深圳)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以投资中保投(深圳)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例,募集资金用于对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入股,标的公司中创新航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同样,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全力支持。未来,中华财险将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的初心使命,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险动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