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战斗机再认识,抠门的神器

狂风战斗机再认识,抠门的神器
2022年01月04日 12:31 科罗廖夫

比中国飞豹战斗机出现早了10年的神器: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设计师,欧洲人有好运气,发动机技术,航电,气动等等,都有足够的实力保证,中国就特别惨,几乎到处漏风。

就狂风战斗机而言,这是一款相对比较专注对地攻击的变后掠翼飞机,飞机载弹量大,航程远,外加起飞和降落性能好,而且高速性能优越,这是变后掠翼带来的红利,这也是上世纪60年代,飞机设计师疯狂追捧的根本原因。

对于英国人来说,上世纪60年代TSR2超音速攻击机取消,被美国安利F-111战斗机,最终结果,花了很多银子,还发现飞机性能不如死鬼,想捡便宜结果吃了个大亏,最终结果,还是要想办法保留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但是经济实力不允许,拉住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一起搞飞机,分摊费用,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尝试,吃到甜头之后,再也无法回头了,之后就是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合作的台风战斗机,现在又重新开始拉瑞典和意大利,搞暴风战斗机。

英国人在这款飞机上,获得了很多的收益。

谁都想不到,这么一款1979年装备的老飞机,到了2020年还是没有办法被后续的更先进一代的台风战斗机完全取代,虽然后者采用了所有先进的技术,但是飞机的航程和载荷还是差距较大,最终不得放弃全部退役狂风战斗机的想法。

在狂风战斗机上,英国人还是很抠门的,想尽一切办法省钱,而不是单独为不同的任务开发完全不同的型号,最大的招数就是,先开发了轰炸型号IDS,然后再单独改进成高速截击型号ADV,装备麻雀导弹应对苏联的远程轰炸机,这也是基于一个基本型号,不断改进应对全新任务的设计,这种思路在全世界飞机设计中很常见,不管是客机,轰炸机,直升机,还是战斗机,都有很多案例。

当初欧洲人做梦都没想到,新一代飞机太短腿,满足不了远程攻击的需求,狂风战斗机退役还有点难度,他们设计战斗机太抠门,最终导致价格高昂,性能低下,同样的例子,欧洲联合搞出来的A400M飞机,载货能力一半,速度还慢一些,各项性能远远比不上美国C17,但是价格更贵!

当然了,便宜也不是能随便占的,狂风战斗机应对苏联人的二代战斗机和轰炸机没有太多问题,米格-23在设备和飞行性能上都不占优势,谁都想不到飞机出来才5-6年,噩耗传来,苏联人搞出了大型的先进战斗机苏-27和机动灵活的米格-29,按照当时的情报,这2款飞机还具备强悍的下视下射能力,在这2款飞机的威胁下,狂风战斗机不管是对地攻击型号,还是高速截击型号,都变得岌岌可危,除了英国人可以躲在后方避难,德国人可是出门就倒霉!

最终结果,在新型战斗机研发上,他们还是采取了特别保守的办法,对飞机的性能指标指定的过于保守,发动机推力小,机体尺寸小,总的结果,就是为了省钱,就这么扣扣嗖嗖,飞机造价还是世界顶尖。

事实上,当时苏联人开发了一堆野战防空系统,最著名的是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还有TOR近距防空导弹系统,狂风战斗机的低空突防,是很难奏效的,他们要面对的还有一大堆高炮,飞高了就是不计其数的防空导弹。

现在回头来看狂风战斗机,飞机格斗能力相对比较低下,英国人拼命给飞机贴近,给的答案是,剪刀机动超过了猎人战斗机,加速性能超过了闪电战斗机(这个是真正的亮点),转弯爬升和航程都超过了美国F4鬼怪战斗机!

狂风战斗机采用了英国人开发的天空闪光导弹,该导弹性能和美国麻雀导弹差不多,都需要飞机长时间照射敌机,从而引导导弹命中,经过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多次实战使用,经验证明,非常难用,除了让敌人进行规避之外,对于击落用处真的不大,除非敌人电子告警系统太落后,不然这种导弹,几乎很难有啥用处,最终结果,还是得面临尴尬的近距格斗,这正是该机的短板!

天空闪光导弹,是狂风的主力空空导弹,基本没啥战果,这也是这一代导弹的宿命。

英国人给狂风战斗机的定位就是对地攻击,该机也具有很强的巡航能力,在挂载2个1500升副油箱的情况下,可以在600公里范围内,巡逻时间长达2小时20分,极其惊人,这种长腿飞机,使得英国人非常开心,到了新时代则非常凄惨,台风战斗机的短腿众所周知,内油航程1400km,和米格21战斗机差不多!

对地攻击低低低包线,作战半径只有300公里,真是吓人了,这也让英国人无比怀念老飞机,更糟糕的是,该机空战性能也不算那么好,被阵风战斗机多次击败。

英国人的小算盘打得很好,反正苏联人的先进战斗机不可能跑到本土,所以就把钱烧在狂风战斗机上面,而中国则意志坚定,一直将飞豹战斗机定位为远程攻击机,虽然具有巨大的机头火控雷达,但是死活不给装上霹雳-12中距导弹。

当年在ADV截击空战型号上,他们选择的型号很多,美国F-14,F-15,F-16都考察过,最终全部否决,给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F-16飞机太小档次太低太low,而且当时也没有啥像样的航电和武器。

F-15战斗机很牛逼,但是英国人硬是骨头里面挑刺,说飞机是单座的,不合适,而且雷达模式有限主要集中在对空,而且电子对抗能力较弱(空对空作战,考虑毛线电子干扰啊!),看到这种理由,真是服了!

对于英国人的截击需求而言,最佳的答案就是F-14,变后掠翼和升力体机身加持,虽然是垃圾发动机,但是也具有超远的航程,超强的导弹(世界第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空空导弹,比AIM-120导弹早了20年)和雷达组合,是当时70-80年代世界最猛对空远程攻击火力,为了省钱,英国人昧着良心继续搞自己的狂风!做出来就落后!

而对于当时世界最猛截击机F-14,则是更不要脸的提出,AWG9雷达和AIM-54超远程空空导弹虽然强悍,但是价格太贵,不合适,而且F-14采用垃圾的TF30发动机,容易停车!

更尴尬的是,作为后开发的变后掠翼飞机,英国人不思进取,对于机翼的控制,还是采取人肉模式,没有采用美国人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对于他们来说并而非做不到,简单理由就是省钱!

对空作战能力,英国人没有学美国F14和F15那么尽职尽责,最相似的F-14战斗机,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他们全部降档或者取消。

而且他们也没有给飞机安装防失速尾旋系统来保证安全性,总体来看,假如采用这些系统,飞机的空战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近似于美国F-14,但是很可惜,全部取消。

总体而言,狂风战斗机在英国人手里,专注对地攻击能力,对空作战能力就随便忽悠带过,采用当时主流但是落后的半主动雷达,苏联人打过来,争夺制空权这个事情,就留给拉肯西斯空军基地的美军F-15搞就是了,就这个角度而言,可以借力,为何要自己顶上去,这就是狡猾的英国人!

狂风战斗机作为对地攻击机,还是非常强悍的,在上世纪80-90年代算是最先进的一档,在海湾战争中,他们也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被萨达姆的高炮一口气干下了8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激光制导炸弹,不得不依靠临空投射炸弹,然后惨遭落后高炮爆菊!当时英国仅有一个中队的飞机能携带激光制导炸弹。

而相比之下,法国人就幸运得多,他们的美洲虎攻击机,采用了先进的AS30L激光制导导弹,射程比较远,而且弹头很重,而且命中精度极高,可以直接打破伊拉克空军的机库大门,就在这个实战案例上,法国人的作战表现更亮眼!

就实际水平而言,英国毕竟是老牌的航空强国,在狂风战斗机关键的变后掠翼技术上,做的还是很出色,飞机的可动部分很大,角度也很大,这一点,比苏联的苏-22和米格-23都强,米格-23可动角度虽然大,但是设计师难于控制飞机,最终给了巨大的垂尾和太大的稳定性,最终导致机动性很差,而苏-22飞机设计师,则极其的投机取巧,极大的降低了飞机的可变机翼比例,而且将机翼可变角度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极大降低了风险!

就变后掠翼技术而言,英国人掌握的还算可以,苏联人就比较惨,米格-23,苏-22都是比较失败的典范,后续的逆火设计也很失败,巨大的发动机,硕大的机身,最终的作战半径却非常糟糕。

现在说说,狂风的发动机和进气道,就该机设计而言,采用变后掠翼,可以获得特别大的升阻比,还有更好的低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在这种状况下,采用一款省油的涡扇发动机就成了刚需,这时候罗罗公司就跳出来了,三转子神器RB-199!

为了能充分利用变后掠翼的高速优势,英国人给飞机采用了外压式进气道,类似美国F-14和F-15,这种进气道高速阻力小,也使得飞机最大速度达到了2.2马赫的牛叉速度!

狂风战斗机采用了斜板外压进气道,高速性能很好,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我们的飞豹就差很多采用了皮托管进气道设计,最大速度只有1.6马赫,胜在轻便,而且的差异主要是,狂风需要考虑高速截击,而我们的飞豹仅仅需要远程投弹,高速截击可以交给家里堆积成山的战斗机。

在狂风战斗机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英国人保守的地方,但是在部件技术上却并非全部如此,罗罗公司为该机打造了世界第一款战斗机用的三转子神器:RB199发动机,到现在为止,仅此一个,然后再也没有了,2000年后新一代台风战斗机采用了双轴设计的EJ200发动机。

三转子发动机最大的好处是省油,高压压气机,低压压气机,风扇都可以在最优转速运行,在这种设计下,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发动机的弱点也特别突出,结构太复杂,制造工艺要求太高,而且维护起来特别麻烦,罗罗的三转子民航发动机,采用的也不算很多。

当成废品进口的RB199发动机,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推神器,推重比高,油耗小,推重比达到了7.9级别,算是世界顶尖,起飞油耗只有0.66,能如此省油,有很多原因,比如增压比较高,达到了23,还有涵道比也达到了破天荒的1,大部分战斗机发动机的取值就是0.5-0.6.

作为一款对地攻击飞机,该机采用了比较小的推重比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下推比只有0.5水平),这也是英国人比较鸡贼的地方,美国和苏联当时开发10吨以上级别的大型涡扇发动机搞得欲仙欲死,不管是F100还是AL31F发动机都经历很惨痛的过程,烧了无数经费,遇到了无数麻烦,英国人采用7吨级别的发动机,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RB199发动机算是非常有特色的,采用三轴设计后,进气道畸变裕度很大,而且喘振裕度很大(大迎角飞行最喜欢了,做战斗机发动机的好材料啊,可惜了),风扇采用海鹞飞机的飞马发动机风扇缩小(偷工减料省事)重量很轻,加力系统很先进,工作范围宽广。

RB199发动机当时性能很惊艳,我们国家也想买,最终还是散了,没钱。

发动机重量只有900多公斤,不到1吨,对于飞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重量小,尺寸小,可以使飞机后机身尺寸较小,也可以减低飞机的空重,而同时期的俄罗斯RD-93发动机,全套加起来达到了1.2吨,推力大1吨。

该发动机从慢车到最大转速只有5秒,数据和美国苏联最顶级的战斗机发动机差不多,三转子的好处还有,比如发动机级数较少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增压比,12级达到了23的增压比,而上一代斯贝发动机则使用了17级才达到了19的增压比(我们飞豹就用的是斯贝)而且发动机不用防喘设计(包括中间级放气和进口导流叶片转动)。

斯贝发动机设计很古老,结构特别复杂,加工麻烦但是可靠性比较高,新一代RB199发动机更麻烦

为了减重,转子采用了焊接设计,之前大多采用螺栓连接,由于结构复杂,发动机采用了单元体设计,发动机是全单元体结构设计,也是第一种完全按视情维修设计的战斗机发动机(之前的发动机,都是定期检查),允许在外场维修和更换单元体。

虽然罗罗公司技术实力强大,但是在RB199发动机上还是烧了很多很多钱,试验机造了67台,试验时间长达30000小时!就这个角度来看,好发动机都是钱和时间堆出来的,省钱无好货。

战斗机发动机带反推,这很少见,最终狂风战斗机达到了370米的世界最强降落记录,作为一款大型战斗机而言,暂时无可比拟。

最有意思的是,为了尽量配合变后掠翼设计,该发动机还特别增加了反推装置,这也是战斗机发动机中很少见的,另外一款是瑞典的萨博37战斗机。

该发动机的亮点很多,比如单晶涡轮叶片,还有FADEC(发动机电传控制系统,类似的技术,我们在30年后太行发动机上才开始使用)。

飞豹战斗机和狂风战斗机是对应型号,但是所有性能相比,都明显差距一大截,这也是中国和英国在航空技术上实力的真实体现。

总体而言,英国人在狂风战斗机上投了很多的资源,很好满足的自己需求,对地攻击和快速拦截是主要能力,空战不考虑,让美国人的F-15和F-16负责,更晚时期中国开发的飞豹战斗机,由于技术实力差距,不得不采用了过时的上一代斯贝发动机,外加固定翼设计,飞机的重量尺寸都很大,而且设备能力也远远不及狂风,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到了现在,中国借用俄罗斯的苏-27大型平台优势,改出了先进的歼-16双座战斗机,可以执行远程对地攻击,也可以作为空战平台,让英国人非常羡慕!

英国人做事特点是计算精细,能突出的一定突出,能省的一定节省,在他们手里,正常出不了特别顶尖的产品。

这也是小国特色,不足为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