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遗憾的中口径火箭炮,俄乌战争中的BM-27“飓风”火箭炮

最遗憾的中口径火箭炮,俄乌战争中的BM-27“飓风”火箭炮
2022年05月15日 14:54 科罗廖夫

      转一篇好友CPQ友情文章

      俄乌战争中有一个很令人叹息的现象,那就是双方的部队都面对一种情况,就是编制表里应有的武器总是没有,编制表里没有的东西却总是被拿来凑数。就比如,按照前一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提出的编制表,俄军是要取消122毫米榴弹炮和122毫米火箭炮,然后将152毫米加榴炮(近期是2S19M,远期计划自然是2S35也就是“联盟”)配属到旅级合成部队,同时研制一种兼顾300毫米和220毫米的火箭炮,既可以给集团军当远火用,也可以下放到合成旅当伴随火力用。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编制表里的美好根本无法转化成现实的装备,如果152毫米加榴炮还能拿老式的2S3来凑数的话,新型火箭炮没着落可就更加麻烦,虽然122毫米火箭炮并不是一个过时的口径,但苏联时代遗留的“冰雹”的年龄已经相当大,状况已经非常不乐观,于是俄乌双方都启封了另一种更为“小众”的中口径火箭炮,220毫米“飓风”。

俄乌战争中的俄军“飓风”火箭炮

乌军表示“飓风”我也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军就已经认为其师属炮兵的火箭炮——“冰雹”122毫米火箭炮射程还是有些不大够,开始追求200毫米以上的“中口径”火箭炮,于是“飓风”于1976—1977年间开始加入苏军现役,BM27飓风9.7米,宽2.8米,高3.2米(行军状态)火炮全重22.75吨乘员6名,采用吉尔135(8×8)10卡车底盘,安装一台132kW发动机,最大行驶速度65千米/、最大行程500千米、最大爬坡度57度。220毫米火箭定向器16管分列3排上排4个,中、下排各6个发射管长5米最大射速16发/16秒高低射界15-55度方向射界240度齐射装填时间15-20分弹重360千克,配用弹药爆破杀伤火箭弹、化学火箭弹、杀伤燃烧火箭弹、布雷火箭弹最大射程40千米,比当时“冰雹”的20千米有相当可观的提高。在当时的苏军中,“飓风”既作为军一级火箭炮,又计划作为师级火箭炮替代“冰雹”,不过后来随着300毫米“龙卷风”远程火箭炮的出现,“飓风”更多的被考虑作为师属火炮替代“冰雹”,按照当时苏联的计划,长身管120毫米迫榴炮将取代122毫米D30牵引榴弹炮和2S1自行榴弹炮,“飓风”则取代“冰雹”,不过这些都还没来得及有效实施,苏联就解体了。

于是在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和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继续沿用着“冰雹”火箭炮作为师属火力,到了2009年,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和总参谋长马卡洛夫开始了激进的军改,对集团军—旅两级火炮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编制改革,他的如意算盘其实就是当年苏军计划的翻版,就是研制一种兼容300毫米和220毫米的双模式火箭炮同时取代“龙卷风”、“飓风”和“冰雹”,这种新型火箭炮被称为“飓风”-1M,有220毫米口径定向管模块和300毫米定向管模块,采用220毫米口径定向管模块时是旅属火箭炮,采用300毫米定向管模块时则是集团军属火箭炮。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俄军其实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去量产这么一个性能超前的火箭炮(其他国家的尝试也不大成功)。等到谢尔久科夫因涉嫌贪腐被革职后,俄军的炮兵改革基本上就是改了个寂寞+一地鸡毛。

“飓风”-1M的设计是如此激进以至于,俄军根本装备不起

其实,俄罗斯并非没有这种选择,同属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两个国家——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新世纪的前十年里都研制并且量产了新型220毫米火箭炮,例如白俄罗斯的“飓风”M火箭炮采用新型六轮越野卡车底盘取代了“飓风”原有的吉尔135八轮底盘,尺寸和重量都有了明显降低,还有经过改进的新型火箭弹,射程提升到了70千米。在不考虑兼容战术导弹的情况下,“飓风”M甚至可以和“海马斯”媲美,白俄罗斯是与俄罗斯走得最近的盟国,采购起来根本没有问题,毕竟俄军所有的T-72B3M和T-80BVM采用的“松树”U炮长瞄准镜就是白俄罗斯的产品。

白俄罗斯的220毫米“飓风”M火箭炮其实设计得非常合理

哈萨克斯坦的“奈扎”火箭炮也是基于“飓风”的改进型220毫米火箭炮,实际上也是一种多模式火箭炮,具有122毫米、220毫米两种定向管模块,同时具有安装300毫米定向管模块的潜力。“奈扎”的底盘是俄罗斯制造的“卡玛兹”八轮越野卡车,在2011年的下塔吉尔防务展上,俄罗斯就展示过在这种卡车底盘上集成300毫米定向管模块的样车,也就是说,“奈扎”其实可以在定向管模块比“飓风”-1M更简单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成本达到“飓风”-1M的设计目标。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系一直颇佳,而且哈萨克斯坦在军事工业领域无疑是很有求于俄罗斯的,所以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在“奈扎”的基础上研制一型俄罗斯特色的220/300毫米多模式火箭炮来。

“和平使命”2011演习中的哈萨克斯坦“奈扎”火箭炮(采用220毫米定向管模块)

然而谢尔久科夫去职后,接任的绍伊古对于新型武器装备尽可能由俄罗斯自己的企业设计和制造有着颇为偏执的要求,同时对于俄罗斯军工企业的项目又尽可能优先满足。这样做固然有积极意义,但在失去中央计划委员会的俄罗斯,这种做法就是给每个本土军工企业“发饭票”,结果就是既然每个军工企业的产品都会被俄军方采购,那么那些企业肯定会不管不顾地把新型号投产了“先斩后奏”来“绑架”军方,于是就造成了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武器方面比如新型装甲汽车和小型导弹舰方面堪称“内卷”,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却找不到足够的企业来竞标。于是俄罗斯就更没钱与哪怕是很友好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合作,研制一种采购数量很大的新型火箭炮了。

2011年俄罗斯展出的新型300毫米远程火箭炮,采用较为轻量级的“卡玛兹”八轮卡车底盘,有发展成为多模式火箭炮的潜力

于是,俄罗斯最终还是选择了大幅度改进“冰雹”,从而推出122毫米“龙卷风”G火箭炮作为未来的师/旅级火箭炮,“龙卷风”G也是今年5月9日红场阅兵中唯一一个全新亮相的重武器型号。

另一方面,乌克兰独立后,其实也一直在考虑未来的火箭炮发展,也打算过改进“飓风”火箭炮,乌克兰一度宣称其研制成功了220毫米“台风”2火箭炮,发射新研制的增程型火箭弹时,射程超过了70千米,“台风”2采用捷克制造的“太脱拉”815型八轮载重越野车作为底盘。不过“台风”2最终只完成一门样炮而已,乌克兰最终和俄罗斯殊途同归,依旧只能研制改进型“冰雹”火箭炮,乌克兰将其称为“台风”1,虽然号称量产,但几乎没有在战场上见到它。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情况的话,220毫米火箭炮很可能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沦为更边缘化的角色,虽然俄军在2019年依旧在对“飓风”-1M进行国家测试,但时至今日,其装备数量依旧是个位数。作为“冰雹”发展型号的122毫米“龙卷风”G和“台风”1火箭炮依旧是俄乌两军未来的师/旅级火箭炮选择,而俄乌战争很可能就是“飓风”的谢幕之战,这对于200毫米级“中口径”火箭炮依旧普遍发展的当下,实在是太过于遗憾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