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肆意攻进俄本土,去年没把哈尔科夫打下来,俄罗斯肠子悔青了

乌军肆意攻进俄本土,去年没把哈尔科夫打下来,俄罗斯肠子悔青了
2023年06月05日 10:50 科罗廖夫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长格拉德科夫称,如果想要彻底阻止乌克兰渗透部队继续对别尔哥罗德造成破坏,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哈尔科夫打下来。这一提案受到了不少俄罗斯高层官员支持,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因为当俄罗斯占领哈尔科夫时,他们是否需要为了确保哈尔科夫的安全而继续攻城略池呢?

【哈尔科夫的地图】

前段时间,随着乌克兰渗透部队对俄乌边境上的别尔哥罗德州的两处村镇发起突袭,以及乌军持续对别尔哥罗德进行无人机空袭与炮击等越境袭击事件发生后。有关俄乌边境安全的一系列问题,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关注焦点。

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克宫正面临着一个十分严肃的战略矛盾问题。

什么矛盾呢?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上来说,乌军发起的小股部队渗透行动与炮击空袭虽然对别尔哥罗德的边境村镇与部分工业设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这些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其实并不大。

截至目前为止,乌军造成的最大一场损失也不过是去年俄乌冲突刚开始时,1架乌军米-24武装直升机越境攻击了别尔哥罗德的一处炼油厂,摧毁了几个油罐。虽然几个油罐的损失也不算小,但从俄乌冲突的规模与烈度上来看,这些损失是完全可以被克宫所接受的。

【被乌军摧毁的油罐】

更何况,乌军的渗透部队规模太小了,以至于俄军无法依赖在重点地区建设边境检查站的方式阻拦住这些破坏小组。只有使用大量兵力密集部署的方式,才能有效封锁住边境线。这显然是不划算的。

所以从冲突开始到现在,克宫对于边境袭击的处理一直保持着警察式思维,将有限的资源着重集中在事后处理上,而不是提前预防。

然而问题在于乌军的越境袭击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这些有组织的袭击会严重影响别尔哥罗德以及其他俄乌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性。

尤其是在今年3月乌军渗透部队曾在布良斯克州袭击了一辆载有儿童的校车,造成两名成人死亡,包括一名儿童在内数人受伤之后。许多边境居民都开始质疑,克里姆林宫到底能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在乌军袭击中受伤的10岁男孩费尔多】

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的领导层有必要思考这个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高效甚至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这其中,别尔哥罗德州长格拉德科夫就提出了一个看上去不错、收获了不少克宫高官的提案:那就是将哈尔科夫打下来。

因为从军事层面上来说,乌军之所以能够对别尔哥罗德进行越境袭击,主要原因在于别尔哥罗德与哈尔科夫是相邻的两个州。两个首府城市之间的相隔不到70公里,驻扎在哈尔科夫的乌军部队可以以这里为基地驻扎休整。

【哈尔科夫与别尔哥罗德的位置】

因此,如果俄军想要重创甚至是切断乌军的越境打击能力,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摧毁并占领他们在哈尔科夫的后方基地,迫使他们无法继续依托这里实施越境袭击作战。

当然,拿下哈尔科夫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要知道,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军就曾对哈尔科夫发起过进攻,并成功占领了哈尔科夫北部、东部与南部的卫星城。

但是,随着战事开始向城内推进。俄军的进攻部队开始面临了和同时期马里乌波尔战斗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哈尔科夫城内的乌军既处于防守姿态,也拥有兵力优势。加上城内此时还拥有大量平民。

【在哈尔科夫战斗中被摧毁的俄军坦克】

最终,身为进攻方的俄军因为要顾忌平民伤亡,导致其在面对防守乌军时难以发挥自身火力上的优势。整场攻城战也迅速演变为了依托城市的消耗战,致使处于兵力劣势的俄军在遭到大量损失后只能选择暂缓攻城,转入城外防守。

而在之后的乌军哈尔科夫反攻中,防守的俄军部队也因为兵力不足只能进一步后撤到境内。整个哈尔科夫地区也重回基辅当局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基辅当局依然在哈尔科夫方向保持着一支规模不小的重兵集团。哪怕是在巴赫穆特局势最危急的时候,他们也鲜有调动这支部队,只为防范俄军可能的反攻。

由此可见,如果俄军没有在别尔哥罗德方向上集结足够数量的进攻部队,且没有做好付出可能会付出超过巴赫穆特战斗伤亡的准备的话。那么就算格拉德科夫喊得再凶,克宫的高官们再怎么站台。哈尔科夫也不是俄军想拿下就能拿下的。

【在哈尔科夫视察的泽连斯基】

更不用说,就算拿下了哈尔科夫,克里姆林宫依然要面临新的乌军渗透袭击问题。

因为乌军实施渗透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扰乱俄军战线后方的秩序,恶化俄军补给线的安全态势。一旦俄军真的占领哈尔科夫,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俄军的战线与补给线延长到了哈尔科夫州境内。

这种情况下,乌军的渗透小组只需要依托苏梅州或波尔塔瓦州进入哈尔科夫州,就能给俄军制造不少麻烦,根本不需要再去别尔哥罗德。

届时,除非俄军如法炮制,将这两个州也纳入控制,否则哈尔科夫就将成为下一个别尔哥罗德。

可这么做的话,俄军的推进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