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号秘密任务,到成飞全新方案,中国垂直起降战机终于露峥嵘

从四号秘密任务,到成飞全新方案,中国垂直起降战机终于露峥嵘
2025年01月13日 14:55 科罗廖夫

社交媒体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类似于美国F-35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使用的动力装置,正在成为国内某科研院所的研究重点。这型推进系统配置有升力风扇、滚转喷管,以及最为重要的3轴承偏转喷管等,与美国F-35B高度相似。因此有说法称,中国垂直战机战斗机所需的动力系统,可能会以此基础发展而来。

中国海军在发展舰载航空力量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是否要研制短距/垂直起降战机(STOVL)的问题,由此便衍生出一系列不同看法和技术路线。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垂直起降作战飞机,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指出我国还不具备研制此类战机的能力,或者国家战略需求对这类飞机的迫切性不足。

短距/垂直起降战机(STOVL),本质上是航空技术的横向拓展,能够研制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和第六代战斗机的我国,只要战略需求足够,完全具备研制能力。

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就着手对STOVL开展研究,为其赋予了一个神秘的“四号任务”的代号。尽管这项研制任务最终因缺乏基础研究、技术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上世纪70年代初宣告下马,但足以反映出我国对STOVL飞机的重视性。

STOVL飞机再一次引起关注,是在2015年3月,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距起飞/垂直起降飞机推进系统项目”进行了签约仪式,重点围绕攻关升力风扇等部件而展开。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其他科研院所并未停止对STOVL技术的探索,例如南航、北航、清华、中航工业沈阳所等。

我国很多研究机构就STOVL的飞行控制问题、短距起飞性能、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主要特征、总体设计和气动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进行过深入研究。不过,由于受到航空技术的薄弱、研制资金的投入、以及对这种战机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所限,我国对STOVL飞机的研制始终没有达到实机阶段。

美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是以转向喷管发动机匹配升力风扇构型为主,由F135-PW-600加力涡扇发动机、轴驱动升力风扇、3轴承旋转轴对称主喷管、滚转喷管组成。

这种构型的优点。首先是垂直起降状态下,动力装置所产生的主升力气流为冷热混合,以此大幅降低了舰船甲板的烧蚀损坏,且升力风扇排出的冷气流在前,阻止了主喷管的热燃气被复吸入进气道。其次是主升力来源沿着飞机呈轴向串列分布,同时由机翼下的滚转喷管排出少量外涵引气,以控制左右翻转,这样的布局能够使得整个推进系统的平衡性会非常好。

另外,飞机在平飞时,升力风扇进气口与喷口都处于关闭状态,滚转喷口则埋入在机翼中,这会使得飞机气动外形易于设计,进而更加有利于隐身性能的提高。

F-35B动力系统构型的弱点也是有的,在飞机巡航状态下,升力风扇是死重,风扇及其配套机构质量大,导致占据的内部空间也大,且在控制上也有一定难度。从而造成F-35B结构严重超重,使其最大航程及最大速度,也一并跟着受累。不过,F-35B推进系统构型的设计比较稳妥,少量缺点怎么看怎么都是瑕不掩瑜。

但要考虑清楚的是,在已经具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倘若还在“前人田地”中继续耕耘的话,恐怕很难会引起中国海军的兴趣。

即使我国要研制STOVL飞机,也会避免F-35B因推进系统构型所带来的“粗脖子”病,我国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喷油风扇”来化解,再加之风扇直径缩小后,还可以简化传动轴的设计。由于风扇直径缩小后,可以驱动减速齿轮传递功率也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中国STOVL飞机如果采用了小直径的喷油加力风扇,就可以在外形气动阻力、机内空间、进气道设计等方面获得相当大的益处。从设计的角度看,STOVL飞机如果采用“喷油风扇”,那么就不会产生像F-35B那样的超重问题。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家之言,具体取舍还得由军方拍板定夺。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展STOVL一事上,F-35B也有不少借鉴之处,但唯独在动力系统构型上,我们应该还得更稳健一点。

实际上,对于主要配备于大型两栖攻击舰作战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我国早已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直接在两攻舰上安装电磁弹射系统,直接部署弹射型舰载战斗机。这样一来,大型两栖攻击舰就可以配备与超级航母同型号的系列舰载机,包括隐身战斗机、无人机、预警机和反潜机等等。因此,我国对STOVL飞机的需求可能并不迫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