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庚小盘今起放开申购,丘栋荣现身解释:中证1000估值处于低位,错误定价的机会在小盘股中比较多

中庚小盘今起放开申购,丘栋荣现身解释:中证1000估值处于低位,错误定价的机会在小盘股中比较多
2022年08月08日 19:30 徐六里

中庚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8月初和相关渠道进行了一次内部分享,介绍了他近期的市场观点,并解释了为什么选择现在打开中庚小盘价值基金的申购;

8月8日起,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型基金恢复申购,且这只基金也是为数不多的,以中证1000为业绩比较基准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因此,这次交流很多内容都围绕着这只基金,围绕着中证1000这个指数、以及相关的投资机会展开。

投资报统计显示,丘栋荣目前管理着4只基金,规模约290亿,4只基金中,价值品质和价值领航在今年实现正收益,另2只略亏,但成立以来回报都较优秀。

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2.8.7.

先来看投资报提炼出的交流要点:

1.(另外)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次新股,

尤其是专精特新的次新股,包括科创板,里面有一些标的是很不错的。

一些股票新上市市值不是很大,融了资,提升产能,资本开支马上变成了收入利润,可以带来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

这个阶段的估值定价、哪怕静态的PB或者PE稍微高一点,也可能未来被快速消化。

从产业和方向上,这类公司也往往符合我们要求的特征。

自下而上不断翻石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股票、非常好的满足了我们低风险+低估值+高成长性的特征……

我们目前的持仓数量超过100家,有影响的、有价值的持仓超过50家,自下而上的alpha机会也是比较多的。

2.为什么现在打开中庚小盘的申购?

第一,投资机会的出现,流动性变好……

整个市值中位数已经上升到了平均100亿以上了,这个市值水平已经很接近10年前中证500的感觉,或者像创业板牛市过程中小盘股的感觉。

第二,中证1000变得越来越主流。

对应股指期货和衍生品的推出,这个指数的公司会变得更为主流,风险控制会更加便利。

同时,市场推出了很多中证1000ETF,交易规模不小,也会给市场提供很好的流动性,让换手更加活跃,非常有利于我们策略。

第三,产品本身的规模。

我们产品从去年七月开始限制申购,高峰规模超过60亿,目前只有38亿左右,规模少了20个亿左右。

我们保守测算,不影响预期回报,不影响流动性和交易的情况下,我们的策略可以支持100亿的规模。

3.有一些权重大,估值又贵,最近涨了比较多的行业,我们反而是低配的。

低配最多的是电力设备,权重是11个点,我们配置了2-3个点,

最近涨的多的风电我们也减了一些。

医药权重10个点,我们也配了10个点,整个医药配置的估值也就10倍出头,还是非常价值的,

医药股不仅包括医药流通、中药、疫苗等消费性的公司,估值很低,增速还可以。

我们现在也很看好港股和大盘价值股,但是这个产品定位,是不做这方面的风险暴露。

4.很多次新股,很多传统行业,制造业,机械、化工、轻工,农商行,实际上成长性都不错的,

尤其是我们说的高质量成长、内生的可持续的增长,建立在高ROE基础上的成长性都是不错的,还能保持20%-25%的内生增长。

大家往往因为赛道的原因,标签的原因,主题不性感的原因,给这些公司非常便宜甚至廉价的定价,就给了我们很好的买入机会。

我们希望找到错误定价的机会,这种机会在小盘股中是比较多的。

第二点,我们也会利用企业的周期性,

包括了需求的周期,成本和供给的周期,竞争的周期,

不同周期增长的速度不同,利用这样的周期性,在底部捕捉上行的周期,见顶的时候尽量离开这个周期。

          基金的三高特性鲜明,

高贝塔+高smart beta+高阿尔法

高β。

中证1000的贝塔高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

基金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充分暴露市场风险敞口,波动性相对较大。

高Smart β

市场上以中证1000为比较基准的产品不多,小盘股的特征非常显著,持仓市值略低于中证1000的平均市值。

低估值策略:基本面低风险+可持续的高成长性

中证1000本身结构上成长性行业比较多,以分析师一致预期来看,70%的股票增速在30%左右。

以因子来看,我们在成长因子上也是正暴露。相对于中证1000的跟踪误差是10%左右。

高α。

追求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

市场上主流做法还是通过量化模型获取α,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系统化投研来进行主动管理,

作为一些公司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机构投资者,最早发现一些股票的投资价值和错误定价。

中证1000估值定价处于低位

关注专精特新的次新股

首先,从自上而下来看,第一点就是看中证1000 β的估值定价,目前还是相对较低。

目前整个PE分位数大概处于历史上13%分位的一个水平。

如果用风险溢价来算,因为目前利率水平比较低,整个风险溢价大概处于历史上 8% 分位数,估值其实是比较低的。

坦率地说,这个β过去几年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好,去年表现会略强一点,

但从这一轮牛市2018年以来,它的涨幅是很少的,年化收益率在整个市场里的相对表现不是那么突出,

中位数的 TTM-PE大概只有二十几倍,PB大概只有两点几倍的, 不管是PB 还是PE中位数也是不高的。

也就是说,如果以中证1000作为一条线,

市场上的小盘股有一半以下的公司,它的PB在两点几倍以下,PE在二十几倍以下,里面有很多公司是比较便宜的,这是估值定价的。

更重要的是基本面的情况,

中证1000的行业分布是非常分散的,最多的行业可能也就是10个点左右,

包括最近表现最好的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也就是刚刚涨到10个点以上的权重,

还包括像电子10个点,基础化工10个点,医药10个点。然后剩下的就是机械7个点,计算机7个点,有色金属6个点,汽车4个点。

这些行业内部的分化不小,整体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很多公司的盈利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另外一部分是小盘成长股,估值会略高一些,

历史分位数也在20%左右,高于小盘价值股,其中企业的质量和成长性很不错,

在同样的领域,成长性不比大盘成长差,在同样的领域或者说赛道,估值定价比大盘成长股便宜很多。

第三部分,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次新股,

尤其是,专精特新的次新股,包括科创板,里面有一些标的是很不错的。

一些股票新上市市值不是很大,融了资,提升产能,资本开支马上变成了收入利润,可以带来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

这个阶段的估值定价、哪怕静态的PB或者PE稍微高一点,也可能未来被快速消化。

从产业和方向上,这类公司也往往符合我们要求的特征。

自下而上不断翻石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股票非常好的满足了我们低风险+低估值+高成长性的特征,

里面既有来自于传统行业,比如有色金属、机械、化工、轻工,

也有很多来自于专精特新的行业,比如电子、计算机、汽车零部件、国防军工,其中还有很多次新股。

我们目前的持仓数量超过100家,有影响的有价值的持仓超过50家,自下而上的alpha机会也是比较多的。

风险包括小非减持等,

选择流动性压力充分释放个股

再补充一下我们感受到的风险。

风险与市场的整体风险是相关的,很多小盘股的波动,不是纯粹由基本面驱动的,很多时候由主题、赛道、风格的风险驱动。

有些公司和历史上主题投资的相关度比较高,股价和估值定价和传统的估值方法不一样,

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赛道,有些估值可能不太经得起严格的推敲。

另外在交易层面,有些次新股公司中有比较多的PE持仓,有小非的减持诉求,

对于基本面和股价都有一定风险,我们会希望选择风险充分释放,流动性压力充分释放的股票。

为什么现在打开中庚小盘的申购

策略体量可以容易百亿规模

第一,投资机会的出现,流动性变好。

现在看中证1000的感觉,和三年前相比,这些股票的流动性在变好,市值在变大,基本面也在变好,

整个市值中位数已经上升到了平均100亿以上了,这个市值水平已经很接近10年前中证500的感觉,或者像创业板牛市过程中小盘股的感觉。

第二,中证1000变得越来越主流。

对应股指期货和衍生品的推出,这个指数的公司会变得更为主流,风险控制会更加便利。

同时,市场推出了很多中证1000ETF,交易规模不小,也会给市场提供很好的流动性,让换手更加活跃,非常有利于我们策略。

第三,产品本身的规模。

我们产品从去年七月开始限制申购,高峰规模超过60亿,目前只有38亿左右,规模少了20个亿左右。

我们保守测算,不影响预期回报,不影响流动性和交易的情况下,

我们的策略可以支持100亿的规模,希望在安全边际足够好的情况下,考虑适度打开规模上限。

问答环节

中庚小盘价值不投大盘股,

也不投港股

问:小盘价值和您管理的价值领航在资源股和互联网股上的配置区别?

丘栋荣:最重要的差异是投资目标和范围的不同,

小盘价值不投大盘股,也不投港股,

小盘价值股会配置一些农商行、制造业中的轻工,机械,化工,环保。

和别的产品比如价值先锋,也会在计算机电子上有一些重合部分。

整体上会保持行业的高分散度,持仓最多的行业是15个点左右,

因为机械行业很大,标的也非常多,所以比例高一些,总体上只有两三个行业是10个点以上。

相对于我们的基准指数而言,有一些权重大,估值又贵,最近涨了比较多的行业,我们反而是低配的。

低配最多的是电力设备,权重是11个点,我们配置了2-3个点,

最近涨的多的风电我们也减了一些。医药权重10个点,我们也配了10个点,整个医药配置的估值也就10倍出头,还是非常价值的,

医药股不仅包括医药流通、中药、疫苗等消费性的公司,估值很低,增速还可以。

我们现在也很看好港股和大盘价值股,但是这个产品定位,是不做这方面的风险暴露的,更看重自下而上的个股alpha。

寻找错误定价的机会

在小盘股中比较多

问:三高同时满足比较难,具体操作怎么考量,个股集中度怎么考虑?

丘栋荣:为什么看似很难,但总有满足的条件呢?

第一,市场总有错误定价的机会,

一方面很多次新股,很多传统行业,制造业,机械化工轻工,农商行,实际上成长性都不错的,

尤其是我们说的高质量成长、内生的可持续的增长,建立在高ROE基础上的成长性都是不错的,还能保持20%-25%的内生增长。

大家往往因为赛道的原因,标签的原因,主题不性感的原因,给这些公司非常便宜甚至廉价的定价,就给了我们很好的买入机会。

反过来,市场会给一些赛道主题的东西很贵的定价,

但是其中的一些公司,只是有这样的标签,本身的周期性可能更强。

我们希望找到错误定价的机会,这种机会在小盘股中是比较多的。

第二点,我们也会利用企业的周期性,

包括了需求的周期,成本和供给的周期,竞争的周期,

不同周期增长的速度不同,利用这样的周期性,在底部捕捉上行的周期,见顶的时候尽量离开这个周期。

附:

丘栋荣在今年5月以来有过几次对外交流,其观点也随着市场大幅反弹后,有所调整更新,

从5月初明确指出的系统性机会——7月份的重回结构性,但对港股市场仍然十分看好,认为性价比非常高,并且也有介绍具体的机会;

在此,将他最近的交流要点也附上,供大家参考:

2022年7月的一次交流内容:

1、成长股中最看好的是互联网领域。

一方面在于供给端,互联网公司清晰的竞争格局在行业的整合与调整之后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定价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是很清晰的,而新能源车难以清晰衡量。

2、另一方面,基本上新消费的所有要素都绕不开互联网公司,因此对互联网领域的成长潜力有信心。

最后,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水平,仍然是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接受的。

3、非热门赛道小盘成长股机会更多,主要分布在传统的制造业里面,需要满足三个特征:

一是这一领域的需求是增长的,而不是萎缩的;

二是竞争格局是非常好的,供给是收缩的;

三是行业里面的前几名,最好是第一名。

4、从低估值的价值投资角度来看,港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整个港股市场的表现和反弹是落后于A股的,其中既包含能源资源、石油、煤炭、电解铝等传统行业,也包含银行、地产等价值行业和互联网、医药、科技等成长股。

5、我们对铝、铜等工业金属需求的增长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这类工业金属的增长不那么依赖于中国的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依赖于新的增长点,比如新能源车产业、汽车产业,以及光伏产业等。

6、我们仍然以最保、最安全的想法,从供给侧的角度以及竞争优势、阿尔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买银行股最核心的点是买过去三年里最好地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主要是以苏南地区的农商行为主。

2022年5月初交流内容:

机会来自传统能源资源,

需求持续增长、供给收缩、竞争力强

那么,系统性机会主要是来自于哪些方面?

我们把它总结为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还是在传统的价值型的公司里面,

最典型的例子,过去一年我们比较看好、现在仍然还看好的领域,就是传统的能源资源类公司。

它有几个特征,首先从基本面上说,他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这类型的产业,他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有可能短期还是加速的,长期是增长的。

它所对应的需求增长的动力来源反映的是,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和电气化的发展趋势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传统能源里面的石油、天然气、煤炭;

以及资源里面的基本金属,像铜、电解铝,还有就是最基础的化工产品。

这些产业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下游的需求短期是加速的,

加速的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与其增长动力密切相关。

更重要的是,这类型的需求的增长在中长期来看,它的增长动力其实也是非常强劲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和电气化。

而这些变化的进程不仅仅是在中国,更重要的是有很广阔的人口需求。

最典型的例子,像印度、越南,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包括更远的非洲。

对于这种需求的持续增长会推动他们的长期需求增长,更何况未来的电气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变迁,它的基础动力是在持续增长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把一些品类排除在外了。

这些品类如果它非常依赖于中国的需求,或者非常依赖于中国的投资和地产的需求,那有可能我们认为它可能会周期性更强,可能压力会更大一些。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或者钢铁,它跟中国的投资以及中国的地产需求相关度比较强。

周期性比较强的话,我们认为它的风险可能会比较大。

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研究范围里面,它的性价比可能会比较差。

这是第一个方面,需求。

长期缺乏资本投入、资本开支

供给处于长周期的收缩中

第二个,更重要的、更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供给。

这些领域和行业,尤其是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他们在供给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开支。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从2012年前后,资本开支出现了持续的下降。

这里面细分行业有差别,大部分行业都在下降,甚至有幅度高达50%甚至更多。

这种大幅的资本开支的下降会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会有一个产能和供给的滞后。

这种下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典型的周期,周期最典型的是中国的煤炭。

2012年资本投入和资本开支见顶之后就在不断下降,2016年供给侧改革,开始收缩产能和资本投入,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正常的产业周期和经济周期规律在起作用。

有疯狂的扩张自然就会有收缩。

第二个原因其实是跟我们的政策相关,尤其是跟我们的双碳政策相关。

这些传统能源跟双碳政策是相违背的。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发展是被严重约束的,这也导致他们资本投入的不足。

投资人,包括这些企业的股东,甚至很多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都被严格限制在这些领域的投入。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就非常惊喜地看到,这样的一些领域中,资本开支和资本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即便是出现了一个非常大规模的盈利,非常赚钱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还是不愿意投入,因为背后有约束。

所以,这就会让这些领域的超额回报会维持,甚至维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

第三个原因非常有意思,在这样的行业里面剩下的企业,都是非常大的公司、非常龙头的公司,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企业壁垒是非常强的。

新的公司和新的企业想要进入是非常难的,这些领域基本上是资源禀赋属性的。

对于技术进步比较免疫,后来者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想要获得优势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能买的公司,那些上市公司,恰恰就是那些最有优势的、风险最低的、掌握了最优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壁垒的企业。

他们是最好的公司,风险是最小的,甚至还手握重金。

港股创造了绝佳的投资机会

我们今年把港股已买到上限

这种优秀性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传统的那些央企,甚至那些红筹股,包括石油、能源、银行、移动运营商,最早一批在港股上市的公司。

那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经营风险是非常非常小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强的,基本上属于可能是我们传统经济里面,我认为风险最低的一类资产。

但是这些公司估值也很非常便宜,便宜到处于历史上最便宜的时候,

用风险溢价来算,是2005年以来最便宜的时候,

很多公司的估值只有零点几倍的PB,只有五倍以下,甚至三四倍的PE,甚至连分红收益高达十几个点以上。

所以我认为这个吸引力是非常强的,便宜不是因为它们不好,它们是非常好的。

另外一类公司就是代表中国经济体的新兴力量,

非常有创新力量,以互联网、医药、科技为代表,这种公司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能是中国新经济方面代表性最强的公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的机会可能是全面性的。

当然估值定价上,我们刚才也说了,不管是传统经济的公司,还是新经济的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估值都非常便宜。

在交易和流动性上也解释过了,跌了非常多,港股是一个很长时间大熊市,所以给我们低估值策略和价值投资者创造了非常绝佳的投资机会。

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可以非常从容地买到估值极低的价格,以及非常安全的资产,

甚至还有非常好的现金流和分红收益率水平,还加上很好的成长性。

所以我们认为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结构。

我们从去年四季度以后,中国价值领航就可以买港股,而现在的港股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所以我们在今年已经把港股的比例提高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接近于上限,上限是50%的股票比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