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归凯,近日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分享了自己对当前市场及未来行业的观点。
归凯可以说是嘉实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领头羊,目前管理着8只基金,规模约350亿。
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嘉实泰和,也是嘉实旗下旗舰基金,由嘉实第一只基金——基金泰和封转开而来。
在归凯6年多任职时间中,嘉实泰和实现了116.88%的收益率,另2只2018年底开始管理的新兴产业和嘉实增长的年化收益都超过18%。

就后市而言,归凯主要布局三大方向。
一是以信创为代表的计算机行业。
归凯认为,这一行业在过去两年调整得非常充分,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国产替代速度预计将在明年开始加速,整个行业将迎来较好的业绩弹性。
二是高端的科研仪器。
这一行业对于国家的基础科研具有重大影响。中美博弈之下,这一领域的进口替代空间也非常大。
三是线下消费。
疫情总会过去,归凯认为,此前线下消费受到的压制将会得到显著的缓解,未来也会迎来普遍的基本面拐点。
投资报整理提炼了归凯的交流要点和精彩内容:
1.新能源后续会分化,之前是普涨,是一个大的贝塔行情。但是因为新能源本身的制造业属性,这两年行业景气上升,投资力度也非常大。
我昨天看了一个数据说,今年三季度中国的新能源投资就达到了六千亿,一个季度相当于去年半年的投资规模。因为去年整个新能源,中国投资了1.2万亿,今年仅三季度就投了六千亿。
所以,这点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因为后续产能上升,整个竞争格局,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如果投新能源,不能泛泛去投了,要去找一些个股。
2.老能源,今年表现最好的是以煤炭为代表。主要还是受益于地域冲突引发了能源危机。
另外,它之前的估值起点也低。所以,今年煤炭的表现是非常好的。
其实在投资上,往往热点未必能让大家赚到钱。
比如说像新能源的一些龙头公司,其实从去年到今年以来,虽说大家一直看好,但现在看,涨幅也相对有限。
但是之前没有被大家那么关注的老能源,表现最差的今年也都翻倍了。
所以说,投资还是不能过于追逐热点。
3.半导体当前面临的就是一个周期往下走的阶段。
所以,在周期下行中,我们对偏向模拟半导体,还有半导体上游零部件、设备材料这些还是相对看好。
在下跌过程中,我觉得可以逐步布局。
但是说整个行业系统性地起来,我们可能要看到明年一二季度以后。
4.我看好几个领域。一个是以信创为代表的计算机行业。
因为本身这个行业过去两年调整非常充分,估值处于一个历史极低水平。
二来,中国的整个国产替代的速度,我们预计在明年会开始加速。
整个这个行业,因为经历了前两年的扩张期,之前是在大力的招人,但是因为短期的下游需求不行,经济不好,人员是刚性成本,对业绩也会有一个压力。
进入到2022年,整个行业的人数扩张已经开始减慢。
我们认为,明年如果需求变好,人员扩张变缓的话,整个业绩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弹性,估值又比较低,
5.第二个看好的方向是高端的科研仪器。
这个领域,其实国内的进口替代空间也非常大,而且这些行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影响是很大的,它的重要性一点不比芯片差。
而且,随着中美的博弈,这些高端仪器有可能未来受到美国的限制,我们认为这块也是比较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

投资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短期估值已经消化得非常充分
问:您自己也买了不少个人管理的产品,请回顾一下嘉实远见精选过往两年的运作思路,以及你为什么持续申购。
归凯:我对远见精选的一个基本投资思路,还是重点聚焦在长期有比较大成长空间、具备持续价值成长特征的优秀公司上。
这类公司,基本上是我们主要的持仓,我也把它当成战略性持仓。
另外,我们也会用少量的仓位,去参与一些阶段性成长或者周期成长类的资产。
整个的持仓结构还是适度均衡,不是过于激进,主要是基于这么一个投资思路。
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远见精选业绩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核心在于,经过2019年、2020年的上涨后,很多优质公司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涨幅,虽然长期的空间还是比较大,但短期估值的确需要消化。
到了2021年,市场因为宏观环境的原因,进入一个结构性的市场,一些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赛道股表现突出,这样也分流了资金,导致一些优质公司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压力。
这是我觉得过去一年多远见精选阶段性业绩不太好的原因。
但是,站在目前这个阶段,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投资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无论是从个人的投资风格也好,还是持仓的股票也好,我觉得估值消化得已经非常充分。
而且,我觉得未来,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过去20年公募基金的年化回报大概有15%。
如果往未来看,即便考虑到经济的增速中枢下行,我们认为,10%以上的年化复合回报也是个合理的预期。
但是,大家投资还是要在相对低位的时候买,你要拉长了看,这个投资回报是更好的。
我作为管理人,也希望在困难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陪伴所有的投资人,共同经历这些投资的艰难时刻。
美联储加息并未改变
外资净流入A股趋势
问:近期不少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都去投资了中资美元债的产品。海外市场,围绕着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和美联储加息放缓的可能性进行了激烈的博弈,您觉得海外的流动性对于国内权益市场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
归凯:我觉得美联储加息对于国内市场,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更大。
我最近查了一下,今年以来截止到三季度末,外资进入A股的流入流出统计来看,外资还是净流入的状态,当然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变慢了。
去年外资流入A股大概是4000多亿,前年和大前年也都是两三千亿的一个水平。
所以总体上说,美联储加息并没有影响到外资流入中国的一个方向,更多是一种速度和结构的问题。
所以本质上,我觉得,还是全球的大环境,不管是战争也好,还是地缘政治也好,打压了大家的信心。
当然,的确基本面也有压力,我觉得这些才是核心原因。
线下服务业或将
率先受益于疫情缓解
问:目前出现的信息是否是当下市场见底的一个标志?您觉得当下哪些行业会在二级市场上先行回暖?
归凯:的确,今年以来整个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总体上是比较宽松的,
包括近期各地对房地产限购政策、限贷政策的放松,所以我觉得政策底应该是出现了。
市场,我感觉总体上应该是处于一个偏底部的区间。
但是整个市场有显著的回暖,还需要疫情能够得到更快的控制,包括房地产的投资也慢慢回暖。
我们觉得如果有这些因素出现,可能市场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上行。
如果说到哪些行业最先受益?
我觉得,比如说疫情缓解,大家的出行会正常,涉及到的线下服务业,
包括餐饮、旅游、出行等等这些之前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可能是最先受益的。
新能源三季度投资6000亿
后续需注意竞争格局变化风险
问:像新旧能源、半导体、军工、消费是今年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方向,那么对这几个行业您是怎么看的?
归凯:首先说一下新能源。
的确新能源在过去两年一直是比较热的,但我个人觉得,首先新能源长期的产业趋势是没问题的,
但是这个行业因为的确关注度比较高,过去几年积累了相当大的涨幅。
虽然今年以来经历了一些调整,但是我们觉得从未来一两年来看,也没有那么乐观。
我总体上感觉新能源后续会分化,
之前是普涨,是一个大的贝塔行情。
但是因为新能源本身的制造业属性,这两年行业景气上升,投资力度也非常大。
我昨天看了一个数据说,今年三季度中国的新能源投资就达到了六千亿,一个季度相当于去年半年的投资规模。
因为去年整个新能源,中国投资了1.2万亿,今年仅三季度就投了六千亿。
这点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因为后续产能上升,整个竞争格局,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投新能源,不能泛泛去投了,要去找一些个股。
老能源,今年表现最好的是以煤炭为代表。主要还是受益于俄乌战争引发了能源危机。
另外,它之前的估值起点也低。所以,今年煤炭的表现是非常好的。
其实在投资上,往往热点未必能让大家赚到钱。
比如说像新能源的一些龙头公司,其实从去年到今年以来,虽说大家一直看好,但现在看,涨幅也相对有限。
但是之前没有被大家那么关注的老能源,表现最差的今年也都翻倍了。
所以说,投资还是不能过于追逐热点。
半导体也很热门。半导体我长期还是非常看好。
因为在目前的这种国际环境下,国产替代还是非常迫切的,空间也非常大。
当然,整个经济向下,整个半导体当前面临的就是一个周期往下走的阶段。
所以,在周期下行中,我们对偏向模拟半导体,还有半导体上游零部件、设备材料这些还是相对看好。
如果在下跌过程中,我觉得可以逐步布局。
但是说整个行业系统性地起来,我们可能要看到明年一二季度以后。
那接下来是军工。
军工其实是今年以来景气比较稳定的一个行业。
另外,中国的军工行业的装备需求也非常大的。
所以,军工我们也是长期看好,当然具体还是要看细分领域。
我们当前相对看好的,就是导弹和飞机发动机相关的一些个股。
消费核心关注
代表未来方向的个股
问:近一两年关注度也特别高的就是消费,对这个大板块有什么看法?
归凯:我觉得消费长期还是非常看好的。
大家觉得中国老龄化,人口出生率降低,消费人群变少,但我觉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
消费,也不能说仅仅看老的一些东西,新兴消费还是层出不穷的。
但是消费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两年经济压力大,出行又受到限制,所以对消费公司的基本面是还是有些影响。
但是正因为这样,很多消费股也是经历了比较大幅的调整。
我觉得消费后边还是要更多地去找、一些代表未来消费方向的个股。
以信创为代表的计算机行业
估值处于历史极低、业绩弹性大
问:您未来还看好哪些方向?
归凯:站在目前时点,我看好几个领域。
一个是以信创为代表的计算机行业。
因为本身这个行业过去两年调整非常充分,估值处于一个历史极低水平。
二来,中国的整个国产替代的速度,我们预计在明年会开始加速。
整个这个行业,因为经历了前两年的扩张期,之前是在大力的招人,
但是因为短期的下游需求不行,经济不好,人员是刚性成本,对业绩也会有一个压力。
进入到2022年,整个行业的人数扩张已经开始减慢。
我们认为,明年如果需求变好,人员扩张变缓的话,整个业绩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弹性,估值又比较低,
所以,这是计算机板块。
第二个看好的方向是高端的科研仪器。
这个领域,其实国内的进口替代空间也非常大,而且这些行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影响是很大的,它的重要性一点不比芯片差。
而且,随着中美的博弈,这些高端仪器有可能未来受到美国的限制,我们认为这块也是比较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
第三个看好的方向,还是线下消费,因为我们认为疫情总会过去。
之前整个线下消费受到的压制,我们觉得会有一个显著的减缓,所以,未来也会迎来一个普遍的基本面拐点。
其他,像军工这些是景气比较稳定的一个行业,里边更多是从个股的角度去选。
做投资不可或缺的两点:
逆向思维、长期投资
问:对于的基金考核和评价是一个长期限的标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一年或两年收益不是正的就会比较难熬,那对于广大基民朋友,您有什么建议?
归凯:其实从做投资角度,我觉得就两点,
一个是逆向思维,
一个是要坚持长期投资。
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说,不去追热点,
在市场比较冷的时候去买,事后看才是比较好的一个时点。
第二个,就是长期投资。
因为我们看,过去20年中国股票基金的平均回报是15%。
在未来,我们认为,即便中国经济放缓,还是有希望实现一个10%的复合回报的。
但是实现这个回报,你买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同时,的确需要坚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