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头大跌后再迎利好,一键搭乘“中特估”快车!

中字头大跌后再迎利好,一键搭乘“中特估”快车!
2023年03月28日 19:45 徐六里

今年以来,各大行业风格竞相轮动,数字经济和“中特估”可以说是其间“最靓的仔”。

各大“中字头”央企、国企股价一路狂飙。

今年3个月时间,中国卫通上涨93.43%,中国电信大涨53.22%,中国移动上涨30%,中国联通涨幅也有近30%;中国交建涨幅超40%,中国中铁涨超30%,中国化学同样涨超30%。

而最近几天,中字头在狂飙后开启了调整,尤其是3月27日不少中字头出现5%以上的大跌。

但随即又有暖风频吹,国资委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会议强调:

不盲目追求规模,切实把重点重心放到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率效益上来,加快打造一批能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世界一流企业。

那么,现在的调整期是个上车机会吗?

如果要上车,怎么快速一键配置合适的“中特估”基金?

中字头指数4年多涨71%

连续多年战胜市场主流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今年以来这批中特估概念股的涨幅,

万得有编制一个中字头央企指数,比较有代表性,其成份股是以“中”开头的中央国有企业;今年以来指数涨幅10.93%,也并不算特别大。

事实上,这个指数在过去多年连续跑赢市场其他主流指数,

比如在过去三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累计涨了23.42%;

而一些主流的宽基指数,不管是上证、创业板、中证500,都是跌的,中字头指数明显跑赢。

而从2019年起,中字头指数截至目前,4多年上涨了70.96%,沪深300同期则只涨了33.29%。

而即使在涨了这么段时间后,目前指数的PE在11倍,PB为1.13,均还未触及危险区。

著名投资人、弘尚资产联席CEO张骏日前也曾谈及中特估以及这个中字头指数。

它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个,盈利能力稳定,

第二个,估值比较低,分红比较可靠。

所以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点,并不是国有企业或者央企,它的估值就一定低,

而是因为我们的央企、国有企业更多的是处于传统行业。

茅台也是国企,它不是30多倍市盈率吗?也不低的。

北方华创,做半导体的,它也是国企,它有大几十倍市盈率。

估值的高低还是跟它的行业属性有关系,

所以,对此基民朋友们自己心中也要有数。

你要指望国企的估值能有实质性的提升,还是需要它在改革背景下,提升了盈利能力,提升了对股东的回报。

另外,从资金面上来看,已经有不少基金申报了跟踪相关国企指数的产品,发行高潮还在后头;

有关国企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案等,事实上还未完全公布,如果改革能有实质性动用,无论是企业基本面,还是吸引长线资金层面都值得期待。

如何搭上“中特估”快车?

“国企改革”主题基金不靠谱

那么,要想搭上这趟“中特估”快车,应该选什么基金呢?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出以来,最直接对应的标的就是,估值长期处于低谷、而股息率尚可、有着投资价值的这批央、国企上市公司;

如果从主题基金来看,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系列国企改革基金。

投资报的统计显示,在主动权益范畴内,目前市场上基金名称中带“国企”或“央企”二字的共有19只,

这些基金多数成立于2015年,少部分晚的在2017年、2018年;

虽然基民们多半寄希望于、通过国企改革主题基金搭上“中特估”的顺风车,

但很不幸的是,

这批国企改革主题基金所重仓的,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国企改革”这一热点,真地去投“中字头”等央企;

而且,从历史表现来看,业绩好的国企改革基金实在不多。

数据:Choice,截至2023.3.24,下同。

国企改革基金

首尾差距巨大

总体来讲,19只国企改革基金中,仅有2只的年化收益在20%以上,另外2只年化收益在15%以上;

3只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0%-15%之间,还有9只基金年化收益仅有个位数。

更甚至,有3只2015年成立的国企改革基金,到现在基金净值还在水下。

最惨烈的是长盛国企改革,成立于2015年6月4日,刚好赶上了市场顶,而基金经理又迫切地建仓,导致基金净值在其后的暴跌中直接腰斩。

到2018年末时甚至达到了0.3630元。

最近又回到了0.4390附近,

这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基民在成立时就申购1万元,长期投资,搭进去近8年时间不说,本金竟然仅仅只剩下约4400元。

而这只基金现在的规模还有4个亿,其中99%都是个人投资者,相信持有的基民有苦难言。

当然,也有一些国企改革主题基金的历史业绩还不错。

比如大成国企改革,成立以来回报达230.40%,年化24.25%;英大国企改革成立以来年化收益26%;

同样在2015年6月成立的华安国企改革,至今实现257%的累计收益,年化回报17.87%。

不过,这几只虽然名为国企改革,但实际还是按各自基金经理所擅长的投资方法在配置管理。

比如华安国企改革,基金经理陈媛非常看好出行链的复苏,其2022年底的前十大重仓股,就有7只都是出行相关公司;

如锦江酒店、中国中免、中国国航、首旅酒店、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南方航空等。

所以,如果你冲着“中特估”来选基金,上述的国企改革基金并不名符其实。

“中字头”含量更高的

两只主动权益基金

相比于一众国企改革基金,投资报统计发现,

杨鑫鑫的工银创新动力,以及姜诚的中泰红利价值/中泰红利优选,这3只基金反而更适合这轮“中字头”行情。

先来看工银创新动力,

从2022年四季度持仓来看,其前三大重仓为中国移动、中国太保、中国中铁,“中字头”含量不低。

这一轮涨势最为明显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且不提,中国中铁在今年也涨了超20%。

而从历史业绩来讲,杨鑫鑫也是一位颇值得信任的基金经理。

他从2019年2月起接任工银创新动力的基金经理,4年时间取得了98.29%的总回报,年化收益18.31%。

从2022年8月起接管的工银精选平衡,受益于这一轮“中字头”行情,也实现了11.08%的正收益。

从净值曲线来看,工银创新动力的收益可以说是非常稳,

即使在2022年的熊市,也只跌了-2.79%,在今年更是迅速“收复失地”。

如果有意通过主动权益基金买“中字头”,这算是一只“中字头”含量比较高,同时业绩又非常不错的基金。

再来看中泰红利价值/中泰红利优选,

这两只基金同一天成立,都由姜诚管理,持仓、规模都相近,可以放在一起来说。

依照姜诚的投资框架,自然不是刻意去找“中字头”的股票来配,但通过他的方法选出的股票,从结果来看,组合中“中字头”的含量却不低。

从四季度持仓来看,中泰红利价值的前十大重仓中包含中国建筑、中国神华、中国建材、中国铁建四只中字头个股。

虽然不包含此前涨的最猛的运营商,但中国建筑今年涨幅近20%,中国神华涨近40%,中国铁建涨近10%,同样也为组合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这两只基金成立时间尚短,还谈不上历史业绩。

但从基金经理本人的历史业绩来说,

姜诚的代表作中泰星元,在4年多时间中取得了145.91%的总回报,年化23.25%,同样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但需注意的是,无论中泰红利价值还是中泰红利优选都是一只一年持有期基金,更加适合长期持有,而非试图做短期波段交易。

“中字头”、“科技”、“央企”

国企指数基金和ETF更为纯粹

相比主动权益基金,如果想要投资纯正的“中特估”标的,指数基金反而更合适一些。

不算指数增强的情况下,市场上涉及到央国企改革概念的ETF/LOF一共19只,分别跟踪8个不同的指数。

其中,两个地方性的指数——上证国企和中证浙江国资创新发展指数,均仅有1只ETF在跟踪,并且基金规模不大,暂且不谈。

其余的6个指数各有特色。

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走势最强

我们重点来看2个指数,

今年以来走势最强的,要数央企创新驱动、央企结构调整这两个指数。

要搭上“中字头”的车,这也是最值得推荐的、较为纯粹、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两个指数。

首先,央企创新驱动这一指数,富国、广发、嘉实、博时均有基金跟踪,

具体可见上文统计图,并且规模都不算小,流动性无需担忧。

央企创新指数,是以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100家上市公司。

因此可以看到,它的行业分布明显更偏战略新兴产业。

并且,它的成分股市值分布多样,不仅有超过1000亿的大盘股,同时也覆盖到了多家市值在200亿以下的中小市值公司。

同时,这一指数的“中字头”含量非常高,

100只成分股中有44只“中字头”,因此可以说是完美符合“中特估”这一概念。

从其前20大权重股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涨势最强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中铁等等“中字头”均在其列。

除此以外,像海康威视、国电南瑞、科大讯飞等在各自领域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是其权重股。

可以说,央企创新是兼顾“中字头”与科技成长的一只指数。

3月份以来,有很多投资者已经发掘到了这一指数。

这一指数在3月份以来涨了10%,赚钱效应之下,跟踪这一指数的4只ETF规模、份额均有所增长。

央企结构调整指数

38只中字头个股

再来看央企结构调整指数,

银华、华夏、博时均有ETF跟踪这一指数,并且规模也都不小。

央企结构调整的“中字头”含量略低于央企创新,有38只“中字头”个股。

而在行业上,和央企创新一样,这一指数也更偏向高端制造或者其他战略新兴产业。

虽然央企结构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要比央企创新略低一些,

但两只指数都是非常明显的“中字头”+“科技”/“高端制造”+“央企”特征。

从具体的成分股来看,这2个指数在前二十大权重股存在不少重合,

前三大成分股都一样,都是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国电南瑞,仅在权重上有小幅差异。

而从跟踪这一指数的ETF规模变化来看,

由于3月份以来,央企结构的赚钱效应不如央企创新明显,ETF的规模份额增加也不太明显。

但总体来说,如果长期看好央国企在新兴科技中的表现,央企创新和央企结构这两只指数都是不错的可选项。

具体到ETF来说,这两只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中都是博时旗下的ETF规模最大,并且是由同一位基金经理在管理。

其他基金公司旗下,比如广发、华夏,跟踪两个指数的ETF产品同样规模不小,也是不错的备选项。

总结:

1.对不想自己择时的投资人来说,建议选择杨鑫鑫和姜诚的这3只基金,

“中字头”含量比较高,同时又不会仅局限于此,基金经理善于挖掘和把握其他行业领域的机会。

这样,与选择指数基金ETF相比,就可以省得基民朋友自己要做择时的选择,在中特估行业尾声时就需要卖出,把这些操作都交给基金经理。

2.对于中特估的行情,不要寄希望只是想单纯炒作一把,

比如现在有的央企只有5倍市盈率,你认为它能跟随行情,可以有个整体的提升,涨到10倍市盈率,业绩不变,股价能翻番,那么这个想法很可能要落空。

因为最终,这些企业的估值要能有真正的提升、维持,更多的是要基于它盈利能力的改善,ROE的提升,以及对股东回报的增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