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成长实力派”王睿:恪守理性定价体系,投资主线会沿着利润爆发的方向

“均衡成长实力派”王睿:恪守理性定价体系,投资主线会沿着利润爆发的方向
2023年05月31日 09:17 徐六里

“你日常生活的环境正是你寻找‘10倍股’(tenbaggers)的最佳地方……我一次又一次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10倍股。”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2012年的一天,已经是中信保诚基金研究总监的王睿,在飞机上翻看杂志时,突然看到了海外一款刚刚面世的纯电轿车,无论是性能数据还是外观,都给人以翻天覆地的感受;

那就是特斯拉后来的爆款车Model S;

仿佛被闪电击中一般,王睿感受到了浑身的战栗,那是一股久违的兴奋。下飞机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相熟的研究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安排公司进行了前瞻的研究。

成为基金经理后,他在管理的组合中不断纳入新能源标的,事后来看,其中不乏大牛股。

比如他买入的一家电动车配件公司,持有期间市值一路从百亿增长到700亿,在王睿卖出后,最高一度冲到了1000亿市值以上。

他还曾通过逛消费电子展会,串联起了汽车智能化产业最新的一些动向,在激光雷达开始出现降价苗头,智能座舱放量前,低位选出了后来的智能化龙头股,持有期间上涨了7、8倍。(注: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

王睿,2009年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研究员时期覆盖过多个不同行业,从周期板块出发,对科技、制造行业多有涉及;

2015年4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投资管理经验超过8年,现任中信保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2019年1月开始管理的中信保诚创新成长,在4年多时间中取得了204.06%的总回报,年化回报达到30.56%。(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年化回报已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3.3.31)

作为一位入行十多年、投资管理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王睿平日里对自己的投资体系与方法论多有思考,经历了市场多轮的牛熊考验与打磨后,形成了现在突显价值成长特点的投资框架。

特别是他曾经管过研究部门,目前又是权益投资总监,在日常带领团队的过程中,公司权益基金整体在偏成长股的投资中,也逐渐形成了专注价值成长的投资风格。

初夏的一个下午,投资报走进中信保诚基金公司,在对王睿深访基础上,我们凝练了他的投资画像。

一、3要素+1,左侧投资

选出三年翻倍的好公司

具体到投资方法上,王睿将其总结为“3要素+1”。

“1”,指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而“3要素”则分别代表空间、时间和安全边际。

时间很明确,大概是3年左右;

空间是指企业盈利增长,安全边际是要求在现在和未来能有估值的保护,至少不会出现估值收缩。

在王睿的投资体系中,特别强调了“时间”的概念。

在绝大多数投资者眼中,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是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

但在王睿眼中,如果引入时间的维度后,原本的不可能三角问题瞬间迎刃而解,简化为了胜率、赔率与效率之间的问题。

如果愿意舍弃一定的效率,那么同时兼具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的标的并非不可得。

因此,王睿的组合里会有比较多的左侧投资——效率的问题交给市场,在选股时更多地去关注胜率和赔率。

王睿通常从中观的行业比较出发,选择未来2到3年在空间和增速上都比较好的行业。

再在这些行业中,自下而上地选出三年一倍的投资机会。

这套方法也使得王睿的组合,在行业配置上较为分散,并不过多地集中在某一两个高景气赛道上,而是广泛地配置在各个行业中具备阿尔法的公司中。

从2018年以来公开的基金定期报告可以看到,王睿的持仓行业在某一个行业板块上的配置也很分散;

而在个股上,王睿的组合也体现出了充分地均衡分散。

信诚优胜精选的前十大集中度基本在30%-40%,超过40%的情况很少;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的前十大集中度仅在2020年略高,其他时间也多在40%以下。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制图:投资报

二、对估值严格要求,提前布局TMT

错过一些机会,但也避免了大坑

而在安全边际这一点上,王睿堪称颇为“执着”。

他把自己定义为价值成长选手,所谓“价值”,就在于对企业估值和安全边际的看重上。

在交流中,王睿也反思了自己的这种执着,这种对估值相对严格的要求,其实也会错过一些机会,比如2020年的消费,CXO,储能等等。

但也正因为对核心消费资产的估值难以理解,他当时转向配置了估值不高、空间够高的新能源。

可以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于对估值的执念,王睿非常早地就参与到了新能源的行情中。

由于恪守定价体系,在新能源股价到达王睿的目标后,王睿就把仓位切换到了估值更为合理的标的上去。(注: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

2022年底,王睿在数字经济,包括服务器、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提前布局。

在TMT经历了近三年的萎靡时期后,能在去年提前布局TMT行业的基金经理极少;

从2022年年报持仓可以看到,王睿在计算机行业上的配置比例达到了13.5%,在通信上还有4.47%。(注: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不构成基金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也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为准。)

虽然由于持仓相对分散,个股上买得不重,但这些今年的“靓仔”也为王睿的组合贡献了不少的收益。

这些股票在今年迅速突破王睿的目标价后,从一季报也能看出,王睿也在逐步减掉部分持仓。

王睿的这套体系虽然使得基金会放弃最后一波“鱼尾”行情,但另一方面,也不用承受从峰顶下跌的巨大波动,更不会成为在高位介入的接盘侠。

这样的方法决定了,王睿管理的基金产品在短期收益率弹性上可能不占优势;

但拉长来看,由于犯错的概率较低,基民的持有体验较好,这才可能让持有人真正获得可观的回报。

希望组合在中长期能够

实现15%左右的复合回报

投资报:请先介绍下投资体系上的几个特点。

王睿:整个投资体系的话,我分这么几个内容。

首先,第一个是关于收益来源的问题。

我自己的想法是,从中长期维度看,盈利的持续增长是股价上涨的最大驱动力,这是我对收益来源的认知。

第二个,是投资的目标。

我们希望组合在中长期能够实现15%左右的复合回报。

这是我们的投资目标。

第三个是取舍。

投资里面常见的不可能三角是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

这里边我加了一个维度,就是时间的维度。

我自己认为,大家常讲的不可能三角是可以实现的,

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这是在一个平面上去看的;如果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变成四维的话,其实你在某些时间点是能够找到符合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的资产,

只不过它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时间去实现收益。

这样的话,在不可能三角里面,我可能会牺牲一定的效率,以2到3年的维度去看收益率,尽可能使胜率和赔率匹配我的投资目标。

方法上,我整体上是中观比较+自下而上的方法。

我希望努力在个股上挖掘一些三年一倍的投资机会,通过这种收益率的滚动累积去实现上面的目标。

我的风格整体上是均衡成长,希望能够控制波动。

胜率、赔率和效率

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

投资报:刚才您讲到不可能三角其实可以同时实现,能不能展开说说您的理解?

王睿:大家讲的不可能三角是好公司、好行业和好价格,我们其实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表达,就是胜率、赔率和效率。

胜率、赔率和效率,这三点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同时存在的。

也就是说,要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希望买到一个当期估值比较合理,盈利增长也比较优秀的公司,其实是比较难的。

但如果只是说好公司、好行业和好价格,它其实只是胜率和赔率的关系,没有包含效率。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光伏行业,拉长看它还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业;

它的盈利增速很快,胜率也很高,估值很多都在10倍附近,只不过大家不确定的是效率。

好行业的好公司,它也有可能是十几倍的估值,同时盈利上保持复合25%以上的增长,其实就把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都占了。

但是核心就是效率,什么时候能实现股价上涨,大家是有分歧的。

如果把效率刨除的话,你去做一些中长期的投资,还是有大量的胜率和赔率都能兼顾的机会去供你参考的。

有些人放弃胜率,不知道什么时候盈利可以改善,

但是他可以试图去找到拐点,拐点出现后就投资,这就是左侧拐点的投资。

第二种是放弃赔率,也就是景气投资。

这种投资对估值没有要求,只要景气一直向上,就一直拿着。

也就是说,跟着企业的景气走,而不是跟着中长期的合理定价走。

第三种就是放弃效率,

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偏价值成长的投资,兼顾了成长和估值。

但是你需要放弃一些效率,有些投资可能需要花2~3年的时间去验证。

我觉得,方法论本身是没有优劣的,它是为你的投资目标服务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

因为这个方法可能是最接近于实现你的目标的一种体系。

我相对是一个还比较理性的去做定价的人,而且我也不太喜欢去盲从或者追涨杀跌;

这样可能会错失一些趋势性的机会,但我会锚定自己所设定的中长期的目标。

出发点在行业比较

落脚点在个股选择

投资报:具体到方法上,你会怎样着手操做?

王睿:我们擅长的还是行业、产业的研究,以及个股的挖掘。

所以,首先,我们会减少宏观交易的操作。

我们会从中观行业入手,选择出2-3年维度内在增速和空间上都比较好的行业。

再自下而上地,选出这些行业中符合三年一倍要求的公司。

并不是说我会把增速最快的行业,或者渗透率最低的行业配置一遍,我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个股上。

行业比较只是组合配置的出发点,落脚点一定在个股选择上。

如果从行业出发又从行业结束,这更类似于景气度投资,但过往其实我错过了不少景气行业。

包括之前的CXO,还有锂矿、储能等等。

核心就是,这些行业很容易选,景气度的比较是最容易做的,但是行业选出来之后,再去挖掘个股就会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我还是希望能找到有特质的公司,或者说有阿尔法的公司。

但你会发现,有些行业里面公司都差不多,公司没有特别强的壁垒,大家的产品也差不多,公司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化。

第二个就是资产定价的问题。

它的估值是不合理的,在景气度高点大家又给了特别高的估值,到后面很可能形成戴维斯双杀。

如果找不出合理定价的个股,那这个行业很可能只能作为参考,而没法作为组合配置的落脚点。

在组合管理方面来说,我的组合里会有比较多的左侧投资。

我会把时间维度纳入进来作为组合投资的一个要素,

这样的话,我们在不可能三角里面会首先去关注胜率和赔率,效率就交给市场。

时间这个维度它是不确定的,不是一定要等三年,它可能一个季度就实现了。

这样的情况下, 组合里面不是所有资产都是同向变化的。

组合的配置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有些公司或者行业涨幅比较大,达到了目标价,我大概率会去兑现收益。

我的组合,在历史上收益率比较高的那两个季度,我的个股仓位就会下降比较快,这是一个兑现盈利的过程。

同时,我会把这些仓位挪到预期回报率更高的资产上去,

我可能暂时弱化效率,先找到预期回报率更高的资产去做配置,

不断地实现组合的波浪式或者滚动式的配置,去做一些动态的调整,这是整个组合的一个特点。

“3要素+1”

时间、空间和安全边际

投资报:具体到选股上,除了业绩三年一倍以外,其他关注的因素还有哪些?

王睿:三年一倍这个目标基于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我能在高胜率的方向上,找到赔率合适的公司;

第二,我把它简单归纳为“3要素+1”。

这里面,“1”是公司治理结构,是选股维度以外的一个维度,它是一个一票否决的因素。

如果这个公司治理有比较大的问题,我会坚决回避;

但如果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比较好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加分;

我甚至可以容忍它的预期回报率,比我的预设目标稍微低一点,因为它有可能会给你惊喜。

三要素则是时间、空间和安全边际。

时间,大概是三年左右;

空间指的不是股价,是指盈利的空间;

我们希望找到三年盈利翻倍的公司,也就是复合25%的增长。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市场情况下估值收缩的空间不大。

投资报:各个行业,包括市场处在不同阶段时,估值的区间都有不同,你怎么去定义估值的高低?

王睿:我们有两个方向来交叉对比。

第一个,就是从周期的角度看估值。

因为我最早是看煤炭钢铁出身的,刚入行的时候,周期股里有一条非常明确的铁律就是,景气高点的时候,对应的是低估值。

景气低点的时候,你的估值容忍程度其实可以高一点,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盈利的不确定性是极大的。

但景气高点的时候,你其实向下的确定性是比较大的,所以你只能给他一个比较低的估值。

大部分的行业都是有自己的周期性的,

所以你在盈利相对底部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地把估值的线往上挪一挪。

在盈利高点的时候,一定不能给一个特别高的估值水平。

过去几年大家有很多铁的教训,像医疗服务、CXO,像消费,像光伏,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在盈利高点又给了比较高的估值,于是有的就出现了双杀。

第二个,我们会纵向考虑历史的估值。

这个行业在历史上它的估值水平中位数是个什么水平?

它的波动区间是什么水平?

还有横向比较,

在现在点位上,其他的制造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估值水平?

消费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估值水平?跟你增速差不多的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估值水平?

横向地比较行业,纵向地跟自己历史的估值水平比较。

第三个,有些阶段还可以去参考海外的同等时期,尤其是科技股它的估值水平。

像云计算这种东西它其实是比较难估值的,但是海外市场相对比较成熟,

比如云公司它从项目制往订阅制转化的过程中,海外能给到怎样的水平,后来它又变成了怎样的估值水平。

最后,我们在计算远期合理定价的时候,往往会在各种估值里面选择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估值体系。

估值波动区间在扩大

左侧操作节奏需放缓

投资报:从上述的这些方法来看,您是偏左侧布局,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王睿:过去来说,我可能做左侧时,下手会比较重。

但我发现,现在的变化是整个估值波动的区间比过去大了。

过去你很难想象,一个两三年维度还比较好的行业,会跌到10倍甚至10倍以下的估值水平。

现在有很多趋势交易的资金,导致整个估值波动的区间可能从一倍方差往两倍方差去扩张。

这样的话,我们在左侧投资的时候,可能就不会一下子把仓位加到特别重,

我可能也是慢慢地去观察它变化的过程,这是我们方法论的修正。

我觉得还是要适当地修正,在趋势比较强的时候,把对估值的承受程度提升一点。

在左侧上,我也会更加注意节奏,不会一下打满,这样可以少承受一些意料之外的波动。

电动车和光伏在未来三年

依然可能会有盈利的明显增长

投资报:去年提前开始配置TMT,是出于什么的考虑?

王睿:去年中报的节点上,我当时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是,我看到了汇率变化的过程,

汇率对出口较多的企业的业绩影响是比较大的,它不但体现在损益上,也体现在收入和毛利率上。

你会发现,某个季度人民币剧烈贬值的时候,这些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会提升非常快,因为它的成本是国内的,收入是海外的。

如果收入增加3个点,同时成本没有增加,基本上这3个点全部转化成毛利润。

在那个时候,筛选了一些出口比例相对比较大的标的。

比如光模块,它几乎是百分之百出口。

第二,要去看它未来2~3年景气度会不会出现拐点,

我当时的判断是会的。

当时,大家对欧美的衰退预期还没有形成,整个光模块的需求还比较旺盛。

同时,考虑到国内互联网已经在慢慢改善,向下的趋势慢慢地止住,在它过去两三年都没有大规模资本开支的情况下,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资本开支过程。

包括通讯、互联网企业,你基本上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未来几年有可能慢慢地从一个不太景气的位置爬起来。

目前来看,整个过程其实是兑现了我们的预期的,

首先它的业绩连续三个季度大幅超预期,其次像通讯和互联网企业,它的资本开支也慢慢起来了。

光模块的标的,它年初只有十几倍的估值,当时是比较幸运的。

年报披露超预期之后,它其实有一波上涨,上涨过程中我们兑现了一些。

至于说AI,这肯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也是过去几年科技领域最大的一个变化。

但具体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坦率来讲,我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它可能变相降低了很多行业准入门槛。

一个很大的产业革命真正到来的时候,哪些公司受益,哪些公司受损,在初始阶段是混沌不清的。

现在来看,算力这个环节相对比较清晰一点,但是算力的弹性可能没有那么大。

它毕竟是个制造业,而且是一个门槛不是特别高的制造业,所以它的弹性是有限的。

现在,短期面临的问题是,业绩的兑现和主题的发酵不是共振的,

涨幅比较大之后要不要坚持?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事情。

我们在AI领域也投入了比较大的研究力量,但实话实说,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各方面都比较符合要求的标的,有一些标的它的定价不是特别合理。

反而现在的新能源和电动车,我觉得处于一个被非常低估的状态,大家的悲观情绪短期过重了。

电动车和光伏在过去两三年实现了盈利的大幅提升,而且在未来两三年还是可能会有一个盈利的明显增长。

举个例子,电动车这个行业,大家很悲观,

其实卖得还可以,出口也还可以,但大家都觉得没有达到预期。

我做一个最保守的假设,三年时间,假设国内汽车市场不增长,渗透率提升到50%——

往三年来看,一倍的增长,我认为相对比较确定。

我们只要去找,这三年里面,能够超越行业增长,或者说有自身阿尔法属性的公司就可以了。

你在一个三年翻倍的行业里,去找三年翻倍的企业,

总要比在一个三年不增长的行业里找三年翻倍的企业概率大一些。

在这个位置上,我觉得我们还是能找到很多三年业绩翻倍的公司的。

估值水平方面,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历史上比较低的估值水平了。

上游锂矿行业大概4~5倍的估值,这些企业就算跌掉7成利润,大概也就是15倍的估值。

中游材料大概是10~20倍的估值,

电池企业大概20多倍,如果往未来两三年的维度看,它一定是一个估值偏低的位置。

光伏企业,他们整体上也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基本上是满产满销。

市场关注的主要风险就是美国征重税,但从全球供给格局来说,美国要面临能不能找到替代厂商的问题。

中国有较低的电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效应,几乎把所有环节的成本都打到很低。

第二,美国市场现在整体占比不高,即使征重税也不意味着不能出口,只是税提高。

而欧洲和亚太其他地区,还是有比较大空间的。

国内的话,其实到现在为止,大型电站还是没怎么启动,但每年的装机量是确定的,无非就是在某一个时点上去集中释放一下。

所以,我认为拉长看,倒不是说这两个行业一定很快就会起来,只是在这个位置上,它的估值水平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现在市场的悲观预期。

经济超预期带来的

顺周期超预期可能成为主线

投资报:6月1日,您的新基金中信保诚远见成长混合即将发行,对今年的行情,尤其是投资主线,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睿:大家对宏观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觉得复苏比较确定,有些人觉得可能更像通缩。

这里面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政策,

政策出台的时间点和力度,其实对整个市场的风格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回顾过去几年,投资主线不一定是贯穿全年,但它对全年的收益率影响是比较大的。

就像2019年的半导体,2020年的消费,2021年的新能源;

像是2019年的半导体,它下半年才爆发,但它对市场参与者的收益率影响很大。

过去几年,投资主线是比较理性的,它是沿着利润爆发的方向去走。

但今年,其实大家没有找到新的景气方向,又不愿意给老的景气方向很高的估值。

如果今年光伏能维持去年估值水平的话,光伏应该能成为一个主线,但是它的估值下跌完全把它的盈利增长给抹掉了。

所以现在,暂时还没有看到能够说服我的利润驱动的主线。

如果主线出现的话,有可能是经济超预期带来的顺周期的超预期。

因为这个方向第一足够便宜,

第二,盈利弹性足够大。

它能够容纳足够多的风格切换的资金进来,同时它又确保了盈利的方向和弹性,我觉得这有可能在某一个节点发生。

如果今年全年经济环境没有较大改观的话,

可能全年就是无序地在不断波动和切换的过程中,有可能就变成以主题为风格的市场。

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主线,我觉得会沿着利润增长或者说利润增长超预期的方向。

如果有政策预期出现或者经济好于预期的话,这个方向可能会好一点。

我自己对这方面做了一些布局,因为这里边也有一些阿尔法品种,

在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下,它也比较有机会实现增长。

它拿到正常年份也能赚钱,如果经济超预期,它可能就有双击的机会。

6月1日,王睿的新基金中信保诚远见成长混合(A类代码:018618,C类代码:018619)即将跟大家见面,期待他继续锚定三年一倍投资标的,恪守理性定价体系,为投资者寻找有保护的成长。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王睿在管产品列示如下:

信诚优胜精选成立于2009/8/26,业绩比较基准为80%×中证800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自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A类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18-2022:-27.87%/ -22.56%、35.82%/25.11%、48.58%/21.65%、32.03%/0.64%、-20.40%/-16.64%。2022/7/15增设C类份额,成立以来历史业绩/基准业绩:-9.49%/-7.42%(2022.7.15-2022.12.31)。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黄小坚(20090826-20140314)、杨建标(20110329-20150521)、王睿(20150430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中信保诚精萃成长成立于2006 /11/27,业绩比较基准为:80%×中信标普 300 指数收益率 +15%×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5%×金融同业存款利率。A类近五年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18-2022:-27.34%/-19.49%、48.13%/27.66%、60.35%/23.87%、38.60%/-0.64%、-21.65%/-16.58%。2022/7/15增设C类份额,成立以来历史业绩/基准业绩:-13.01%/-7.89%(2022.7.15-2022.12.31)。自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吕宜振(20061127-20080625)、孙志洪(20061127-20070522)、刘浩(20080625-20120929)、谭鹏万(20120828-20150529)、王睿(20150529-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成立于2019/01/30,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40%+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40%。中信保诚创新成长自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A类成立以来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5.91%/13.22%(2019.1.30-2019.12.31);2020-2022,100.93%/11.49%;49.71%/-2.58%;-24.94%/-10.33%。2022/7/15 增设C类份额,近6个月历史业绩/基准业绩:4.24%/6.87%(2022.10.1-2023.3.31)。2022/7/15增设C类份额,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21%/-4.38%(2022/7/15-2022/12/31)王睿自基金成立至今担任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信诚鼎利成立于2016/5/24,自2017年11月25日起转换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自2017年11月27日起,基金名称变更为“信诚鼎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 *50%+ 中 证 综 合 债 指 数 收 益 率 *50%,自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A类近五年历 史 业 绩 / 基 准 业 绩:2018-2022:-21.94%/-9.62%;19.87%/19.92%;61.25%/15.20%;5.96%/0.30%;-28.11%/-9.56%。2022/6/9增设C类份额,其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2/6/9-2022/12/31:-1.83%/-3.25%。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杨旭(20160524-20171031)、殷孝东(20161216-20200506)、韩益平(20170704-20191105)、郑伟(20200330-20210915)、王睿(20210830至今)、吴振华(20220105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中信保诚前瞻优势成立于2021年10月2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0%。成立以来每年度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2年: -13.29%/-15.09%。王睿自基金成立日至今担任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中信保诚至远动力混合型基金于2021/10/23由信诚至远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转型而来(信诚至远成立于2017/8/31,自2020/11/21起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目前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A类成立以来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1.10.23-2021.12.31:1.55%/-2.22%;2022:-21.04%/-13.82%。C类成立以来历史业绩/基准业绩: 2021.10.23-2021.12.31,1.48%/-2.22%;2022:-21.32%/-13.82%。2022/1/12增设E类份额,E类份额成立以来每年度历史业绩/基准业绩:2022/1/12-2022/12/31:-16.37%/-12.56%。历任及现任基金经理:王国强(20170831-20191025)、王睿(20191025-20220114)、刘锐(20191218-20220922)、王睿(20220919-至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评价为R3。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

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了解基金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

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行业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基金管理人所提及观点对市场未来走势不构成任何保证。

材料中提及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中信保诚基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和基金管理人网站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