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解读2024年北京市高招规定的10项变化

晨雾解读2024年北京市高招规定的10项变化
2024年06月06日 17:57 晨雾

晨雾解读2024年北京市高招规定的10项变化

晨雾 / 原创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报道,2024年5月8日《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正式发布。这是近年来《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发布最晚的一次(2023年是4月23日发布的)。这可能与2024年北京高招规则中艺考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变化比较大有关。教育考试部门比较慎重。如果说目前中国的高考仍然代表着较强的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那么《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就是北京市地方高考招生工作规定的“根本大法”,是各个高校在北京招生的基本准则,应当仔细研读。晨雾将《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简称《2024规定》)与《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简称《2023规定》)逐条对比,今年除了关于艺术类招生的志愿设置调整变化比较大以外,其余变化的内容非常少,而且发生变化的有三条都是遵从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相应条款做的调整。但是仍然发现总共10项变化,以下按照文件条款出现的顺序逐一说明。

1. 高考开考前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

在《2024年规定》第一部分“报名”第(二)条“下列人员不得报名”与《2023年规定》相比,在罗列了5条“不得报名”的条款后面,增补了一句文字:“高考报名后至开考前,如发现考生有上述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将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这就意味着已经已经完成高考报名程序的考生,在高考前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可以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

这项变化完全遵从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做的改变。

2. 高考评卷在市高考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在《2024年规定》第三部分“考试与评卷”第(三)条“评卷”中与《2023年规定》相比,在原来要求各科目评卷点分别成立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市高考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三)评卷

评卷工作分科目集中进行。各科目评卷点分别成立评卷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

《2024年规定》:

(三)评卷

评卷工作分科目集中进行。各科目评卷点分别成立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高考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

3. 对招生章程的内容中首次提出思想品德考核的要求

在《2024年规定》第四部分“招生章程”与《2023年规定》相比,首次提出思想品德考核的要求,并与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写在一起。完整表述是“思想品德考核及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这项变化完全遵从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做的改变。

4. “农村专项计划”的明确向10个远郊区投放,不再使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提法

在《2024年规定》第五部分“招生计划”与《2023年规定》相比,关于“农村专项计划”的投放区域不再使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提法。改为向十分明确的10个远郊区投放。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五 招生计划

根据教育部有关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相关精神,北京市属部分本科高校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投放“农村专项计划”,该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上述区的农业户口考生。

《2024年规定》:

五 招生计划

根据教育部有关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相关精神,北京市属部分本科高校设置“农村专项计划”,该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门头沟、房山(含燕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含经开区)、怀柔、平谷、密云及延庆的农业户口考生。

5. 艺术类招生志愿设置发生重大变化

在《2024年规定》第六部分“志愿填报”与《2023年规定》相比,艺术类志愿设置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变化表现在志愿设置不再区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艺术类A段只设置一个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和专科提前批艺术类均设置20个平行志愿。艺术类的征集志愿设置也相应变化。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六、志愿填报

(一)本科志愿

艺术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其他艺术院校(专业)在艺术类B段录取,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8个平行志愿,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

(二)高职(专科)志愿

艺术类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

(三)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A段和普通类B段不设置征集志愿。

1.志愿设置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专科提前批艺术类中的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和艺术类中的非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

《2024年规定》:

六、志愿填报

(一)本科志愿

艺术类A段设置1个志愿,具有艺术类专业校考资格和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艺术类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使用艺术类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

(二)高职(专科)志愿

艺术类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

(四)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A段和普通类B段不设置征集志愿。

专科提前批艺术类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可见,2024年北京市艺术类招生录取的志愿设置变化非常大。考生和家长不仅需要阅读《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而且还要阅读《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https://www.bjeea.cn/html/gkgz/tzgg/2024/0508/85148.html)

6.不再强调高校招生实施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和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在《2024年规定》第七部分“录取”与《2023年规定》相比,不再强调高校招生实施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和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删除了这句话“高校在京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录取期间,高校和市高招办要保证通信联络畅通。”。笔者认为并不是说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和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不重要,而是说远程网上录取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录取手段,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已经成为招生录取最起码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专门写在文字上了。

7.明确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在《2024年规定》第七部分“录取”与《2023年规定》相比,明确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同时也间接说明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选拔模式取消了(详见后面的第9条)。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七 录取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使用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简称“特殊类型招生线”)。

《2024年规定》:

七 录取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可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简称“特殊类型招生线”)。

8. 专科(高职)阶段采用“统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招生模式

在《2024年规定》第七部分“录取”与《2023年规定》相比,“高中学考”的名称发生变化。不再称“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只是名称变化,并无实质性内容的改变。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七 录取

高职(专科)阶段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

《2024年规定》:

专科(高职)阶段采用“统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招生模式

9.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从特殊类型招生中剔除

在《2024年规定》第八部分“特殊类型招生”与《2023年规定》相比,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从特殊类型招生中剔除。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在2023年10月27日发布《北京市2024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报考问答》,一共18个问答。其中第17个问答:

17. 2024年是否还有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答: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换句话说,高水平艺术团选拔录取模式成为历史了。具有一定艺术专长的考生不能再以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名义享有降分录取待遇了。高校组要建自己的艺术团只能从已经入学后的学生中选拔了。

比较一下变化:

《2023年规定》:

七 特殊类型招生

艺术类专业、体育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均须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

《2024年规定》:

艺术类专业、体育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均须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

10. 删除了对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违规参加高考取消成绩的规定

在《2024年规定》第十部分“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与《2023年规定》相比,删除了《2023年规定》中的一段文字:

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

这项变化时完全遵从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做的改变。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变?原因不明。笔者谈谈个人理解。这项变化不应理解为鼓励高中阶段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参加高考。更不能理解为从今年起允许高中阶段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参加高考。因为根据《2024年规定》第一部分“报名”第(二)条“下列人员不得报名”第2项规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是不具备高考报名资格的。能报上名并参加了高考,说明一定存在报名时候的弄虚作假行为。那么应该受到的处理当然就是取消高考报名资格。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自然也就取消了。处理到此应该就足够了,不必再“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了。这样是不是处理太重了。同时也属于两次处罚。删除了这一条后,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仍然会取消高考成绩。但是其应届毕业当年还是可以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