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新创的IPO之路走得有点难 何不知难而退

英科新创的IPO之路走得有点难 何不知难而退
2024年06月17日 06:15 皮海洲

因为股票上市带来的“一夜暴富”效应,国内有太多的企业都想挤进IPO这趟财富的列车,以至在国内的资本市场有太多的IPO企业在排队上市,少则有四、五百家公司在排队,多则有九百家、上千家公司在等待。这也因此成了国内A股市场的一道奇观。

但这些等待排队的IPO公司的命运显然是不一样的。有的IPO公司经过排队获得了上市的机会,有的IPO公司经过排队最终被否决了上市资格。而就是取得上市资格的公司,排队等待时间的长短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公司从受理到上市仅仅只用了几十天时间,如中芯国际仅用了45天的时间,也有的公司耗时几年也未走完上市流程。比如,英科新创就是这样一家IPO公司。

英科新创的全称是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经营历史悠久的体外诊断企业。1989年12月,英科新创的前身英科有限登记设立,因此这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牌IVD企业。

但这家老牌IVD企业的IPO之路却走得异常艰难。早在2021年6月30日,英科新创提出的创业板上市申请就获得了深交所的受理。一年之后,在2022年7月14日,该公司就通过了深交所上市委会议的审核,两个月之后,也即2022年9月23日,该公司就向证监会提交了注册申请,但随后就一直没有该公司成功注册的消息。直到今年3月31日,该公司的IPO进程出现中止,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出现新的更新。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注册申请提交一年零8个月后仍然还没有获批,同时也意味着该公司从受理到现在已经近3年时间了,仍未走完IPO的流程。

恐怕很难用好事多磨来形容该公司的IPO之履。该公司是2021年6月提出IPO申请上市的,当时全国正处于新冠疫情期间,而该公司搭建有荧光核酸检测技术平台,因此,当时也就是该公司IPO的最佳时机,如今疫情已成为过去,所以该公司已经错过了股票上市的最好机会。而就当下来看,英科新创的IPO之旅显然是异常困难。

上文中提到,英科新创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牌IVD企业,这既是该公司的一种资本,同时也是该公司的一大劣势。毕竟通常说来,老牌企业已经走过了自己高速成长阶段,企业的成长性往往呈现出不足,英科新创就是如此。

招股书显示,2019—2023年上半年,英科新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7亿元、5.32亿元、6.06亿元、7.81亿元、4.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0%、-10.88%、13.84%、28.88%、1.11%。同期,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1.18亿元、1.18亿元、1.76亿元、9760.37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2%、-21.49%、0.54%、48.59%、-4.22%,除2021年、2022年外,其他各期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因此,该公司的成长性是令人质疑的。

不仅如此,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是受到重点监控的。尤其是IPO公司的突击式“清仓分红”,更是IPO审核的重中之重。但在这个问题上,英科新创明显受人以柄。招股书显示,2018—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现金分红分别为3.51亿元、0元、3500万元、4537.61万元、0元、1.56亿元。这也意味着,2018—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87亿元,而同期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总额为8.16亿元,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归母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71.94%。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分红1.56亿元,这明显有突击分红,清仓式分红的嫌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短板,英科新创是一家由美国人绝对控股的企业。招股书显示,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SEAN WANG-LU、MICHAEL WANG-LU 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对英科新创实现共同控制,合计控制该公司98.41%的股份,为英科新创的实际控制人。而此四人均为美国国籍,且属于同一个家族,其中,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两人为兄弟关系,分别于1958年、1964年出生,SEAN WANG-LU、MICHAEL WANG-LU则均为FRANK NONG WANG-LU的儿子,两人均于1994年3月出生,应是一对双胞胎。

作为一家由美国人控制的企业要在A股上市,这在A股市场是没有先例的。而且目前的A股市场远还没有发展到接受外资企业上市的地步。毕竟在A股市场,有太多的中资企业在等待着上市尚且都安排不过来,又如何安排外资企业上市呢?而且如果真的安排外资企业A股上市的话,股市监管也都跟不上节奏,A股市场也将会变成外国人的提款机。因此,现阶段的A股市场还真不是考虑外资企业上市的时候,英科新创A股上市的进程有必要就此叫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