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入睡困难、咽喉痛……官方发布中医养生指南,跟着做就对了!

便秘、入睡困难、咽喉痛……官方发布中医养生指南,跟着做就对了!
2024年05月21日 21:17 健康时报

经常便秘、入睡困难、咽喉疼痛……如果你有这些不适,不妨看看这份官方发布的中医养生指南。

2024年4月,辽宁省大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医专家编制了《大连市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南》,针对常见的小病小痛,给出专业的养生建议。如果想养生或者有改善小病小痛的,跟着做就对了!

健脾利湿

玉米须山楂陈皮茶

玉米须山楂陈皮茶适用于痰湿体质表现为体形肥胖、困倦乏力、腹胀痰多等症;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也有一定疗效,具有理气宽中,健脾消食,利湿活瘀的功效。

具体做法:干玉米须5克,山楂10克,陈皮5克,加1000毫升水煮10-15分钟,滤取药液代茶饮用。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祛寒除湿

喝红糖姜枣茶

喝红糖姜枣茶适用于风寒感冒、痛经,以及脾胃虚寒的吐泻等症,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温胃止呕的功效。

具体做法:大枣10克掰开、生姜5克切片,加入适量红糖,加水500毫升,熬煮15-20分钟后即可饮用。

但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咽干口燥、流黄涕、咳黄痰、头痛等)、阴虚火旺(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等)、湿热内盛(表现为全身困乏、肌肉关节疼痛、皮肤油光、口干口苦等)患者不宜饮用,以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治疗便秘

用蜜煎导方

“蜜煎导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具体做法:以蜂蜜一勺,放入无油锅中,小火煎熬,不断搅拌至焦糖色,质粘稠,熄火继续搅拌至成团。趁热用手把蜂蜜捏成头尖尾粗的蜂蜜栓,如拇指末节大小,冷却至质坚硬,可放置冰箱冷藏保存备用。便秘时,取1枚置入肛中,待有便意后,随大便排出。放入肛门后应静卧10-30分钟。但要注意,肛门、直肠、结肠术后患者、蜂蜜过敏者、急腹症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散寒止痛

用粗盐热熨

粗盐热熨适用于各种寒湿疼痛,如热熨腹部,可以治疗虚寒腹痛、胃痛、痛经等;热熨四肢关节以及腰背部位,则能缓解局部疼痛。具有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具体做法:粗盐适量,爆炒加热后,装入布袋,袋口扎紧,熨敷身体各疼痛部位。也可将布袋置入微波炉加热,反复使用。

注意盐袋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皮肤烫伤。局部皮肤破损,或红肿热痛,或有皮疹不宜使用;皮肤感觉异常、神志不清,以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月经量多者不宜热熨下腹。

缓解打嗝

按压攒竹穴

打嗝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进食或饮水过快或过多以及大笑、饮酒或姿势体位改变时。按压攒竹穴适用于功能性呃逆,具有止嗝的功效。

具体做法:呃逆时,以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点按攒竹穴,力度由轻到重,点按同时做深呼吸,持续1-2分钟,一般呃逆可止。

图自健康时报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正坐或仰卧位。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即为此穴。

眼睛疲劳

按揉太阳穴和眼眶

按揉太阳穴和眼眶可缓解视疲劳、眼部干涩、酸胀等症,具有明目润睛、养血柔肝的功效。

具体做法:双目微合,先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双侧太阳穴四圈,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力度以稍感酸胀为度。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轮刮上下眼眶。轮刮眼眶过程中可以分别刺激上眼眶部位的攒竹穴、鱼腰穴和丝竹空穴,以及下眼眶的承泣穴和四白穴。

健康时报图

缓解失眠抑郁

按摩耳部

按摩耳部适用于入睡难或多梦易醒、早醒者,伴或不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心悸、头晕、疲乏无力等症状。具有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功效。

具体做法:洗净双手并搓热,掌心滴2-3滴精油或乳液,先将中指、食指蘸取少许精油或乳液,两指夹住外耳廓上下搓揉大概30秒;然后手掌心交替搓揉耳朵正面及背面各30秒,双侧可同时进行,重复10-15次。

缓解咽喉疼痛

廉泉穴揪痧

廉泉穴揪痧适用于咽喉肿痛,具有清热利咽止痛的功效。

具体做法:将中指及食指弯曲成钩状,蘸水后,夹扯廉泉穴部位皮肤向前揪,再急速放开还原,重复至出痧为止。揪痧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紫红色血痕(痧),且稍有疼痛,数日后会逐渐消散。局部皮肤破损,或有肿物包块,以及出血性疾病禁用。

廉泉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正坐仰靠,在喉结上方凹陷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