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总咬到舌头,要小心,可能是身体在预警

吃饭总咬到舌头,要小心,可能是身体在预警
2024年06月27日 22:38 健康时报

本文专家:

张建兴,浙江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徐珊瑚,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有一种痛,叫——吃饭时不小心咬到了舌头!

比咬到舌头更痛的是——接连咬到同一个地方。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出现频繁咬到舌头的情况。不禁令人疑问:为什么吃饭时候会咬到舌头?

为什么吃饭时候会咬到舌头?

1、不良进食习惯

在牙齿、口腔及相关肌肉都正常的情况下,不良的进食习惯是吃饭时咬舌头的最常见原因。

比如,吃饭过快过急,边吃饭边说笑,边吃饭边看电视或手机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从而咬到舌头。

2、口腔疾病影响

(1)口腔疾病:浙江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张建兴表示,如果近期有口腔溃疡、牙龈炎、龋齿等,可能在吃饭时会因为疼痛下意识地用偏侧咀嚼,很容易不小心咬到舌头。

(2)牙齿问题:牙齿咬合不好也会引起咬舌头。把牙齿咬紧,如果上牙包在下牙外面,这样舌头就比较安全。但有的人上牙牙弓小,或者过度磨损,上下牙舌侧咬合出现异常,这类人咬到舌根的几率就比较大。另外,牙齿畸形,以及近期安装义齿,也可能会导致经常咬到舌头。

(3)舌头问题:舌头本身的问题也是原因之一,如舌头肿物,舌体肥大等。

健康时报图

3、中风前兆

如果老年人吃饭时经常咬到舌头,在排除了口腔疾患后,要格外警惕中风的可能性。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徐珊瑚介绍,大脑是整个身体的司令部,人体的感觉、运动、语言、记忆等功能都由大脑及其神经支配,中风发作前大脑功能可能出现差错,导致一些精细动作的不协调,比如舌头不能灵活运动,在咀嚼中被牙齿咬伤。如果同时还伴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头痛、头晕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人,如果发生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

4、癫痫疾病

有些人早晨起床后发现舌头被自己咬破了,这时就要警惕是不是夜间发生了癫痫。

有些癫痫患者常常是夜间睡觉时发病,往往自己也不清楚发病情况。如果第二天起床发现舌头破了,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细胞异常放电导致身体肌肉收缩抽搐,其中也包括咬肌,咬肌不受控制地收缩,就会咬破舌头。

如果同时还发现有夜间小便失禁以及醒后乏力等症状,就要高度怀疑癫痫的可能,需要去神经内科做长程脑电监测、头核磁共振检查等,查找原因。

5、神经系统问题

还有一部分人总咬舌头,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舌头不自主运动,常表现为口面部无意识、无目的的运动,如咀嚼、噘嘴、咂嘴、吐舌等动作,严重时还可能伴有肢体的屈伸扭转动作。

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一些特殊药物的应用相关,如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与遗传相关,如舞蹈症,也可能与代谢障碍相关,如肝豆状核变性等。

如果发现这些情况最好找神经内科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来确认是哪一类神经系统疾病以便进一步诊治。

总而言之,当出现不明原因频繁咬舌头的症状时,舌头的伤口一般不需要处理会自动愈合,但其背后的原因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应该去正规医院相关科室进行相关检查及诊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