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已出现转移,早筛是关键

近三成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已出现转移,早筛是关键
2024年06月17日 14:13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特点是早期诊断率低。”6月12日,在助力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学术交流圆桌论坛上,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刘明介绍了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特点:中国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处于转移性疾病阶段的人数远高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总体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偏低。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刘明在会上发言。

近十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根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22年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由10.2/10万上升至18.6/10万。[1] [2]

在刘明看来,早诊早筛是提升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前列腺癌筛查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将使患者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治愈。但发病率提升了,筛查意识却没有跟上。

去年8月至今,刘明所在的北京医院在北京东城区筛查了5000多人次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其中有10%的人表现为PSA异常。“我们建议这些病人做免费的前列腺核磁,但来做核磁的人不到1/3,在没回来复查的70%的人当中,仍然一定会存在前列腺癌患者。”刘明说。

“早筛早诊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要通过筛查,让患者得到进一步治疗。”刘明介绍,和很多肿瘤存在的筛查困境一样,前列腺癌也面临过度诊断的问题。在一些欧美国家,只要发现患者PSA异常,就进一步做穿刺活检,这对于低危、没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过度诊断。

为避免过度诊断,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在做一些新探索。“我们对PSA异常患者下一步不是穿刺活检,而是前列腺核磁检查,对于核磁正常,只有PSA处于灰区的病人,我们更多是建议病人随诊观察,极大地避免了低危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刘明表示。

“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只看筛查效率不考虑经济成本,核磁比PSA筛查更有效。目前,我们初步的经验也认为相较于PSA异常但核磁正常的患者,核磁影像异常的患者,可能往往代表了那些真正致死性前列腺癌。这样病人在更早的时段被发现,可能治疗起来更有意义。”刘明希望,通过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比较哪种筛查方式更符合我国患者,以及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做核磁筛查,是否每年都需要做筛查。

6月12日,“共助健康中国·癌症防治在行动”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提供媒体支持。

  1. 1.Zhang S, Sun K, Zheng R, Zeng H, Wang S, Chen R, Wei 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5.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1, 1(1):2-11. ↑
  2. 2.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Li L, Wei 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 4(1):47-53.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