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又来了!大多数为轻症,一周到两周内可自愈

手足口病又来了!大多数为轻症,一周到两周内可自愈
2024年06月23日 21:30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乔芮)进入盛夏以来,多地疾控陆续宣布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并发布了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重点关注低龄患儿,个人和公共卫生措施尤为重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6月22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建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多发病于5岁及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

广东某儿科医院内,医生为患儿进行检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频截图

“该病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皮疹等,其中最突出的症状是咽痛,这是因为病毒导致口咽部出现疱疹,疱疹破裂后形成的溃疡会引起强烈疼痛。”6月23日,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惠秦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为轻症,一周到两周内可自愈,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赖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但极少数的患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脑炎等,主要发生在三岁以下免疫系统未成熟的儿童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刘建华提醒,要重点关注低龄患儿,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抵抗力会强一些,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低龄患儿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惠秦介绍,不同病毒亚型间的交叉免疫可在短期内降低再次感染风险,但长期看,抗体水平下降,仍有重复感染的可能。此外,手足口病与最近流行的疱疹性咽峡炎在病原上相似,但不同亚型导致临床表现有所差异,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仅限于咽部疱疹,而手足口病除咽部外,还可能在手、脚、臀部乃至全身出现皮疹。

“由于疱疹和皮疹溃疡处可能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手足口病患者需隔离足够时间。”惠秦建议,针对已经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需关注患病儿童的家庭护理,如使用吸管辅助饮水、维持营养摄入、口腔卫生管理及体温控制,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尚未患病的儿童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食用熟食等,以防病毒通过食物传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