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笔墨的骨力、骨法和风骨

国画笔墨的骨力、骨法和风骨
2023年07月30日 14:25 元东元

卫夫人

丁观鹏仿顾恺之作品

欧阳中石书法作品

国画山水

国画山水

石壶国画简笔山水

宋代国画山水

国画山水艺术作品

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笔有笔力。晋朝女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人们产生一种感动的力量。骨力、骨法、风骨,成为中国美术和美学史中极为重要的范畴,不仅使用于绘画理论中,而且也使用于文学批评中,前者如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几乎对每一个人的批评都要提到“骨”字,后者刘勰《文心雕龙》有《风骨》篇。所谓“骨法”,在绘画中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 形象、色彩有其内部的核心,这是形象的“骨”。“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是表现一种坚定的力量,表现形象内部的坚固的组织,引申到精神方面,就是有气节、有骨气。因此,“骨”也就反映了艺术家主观的感觉、感受,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态度。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形象,就有褒贬,有爱憎,有评价。艺术家一下笔就是一个判断。同样,“骨”不仅是对对象内部核心的把握,同时也包含着艺术家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第二,“骨“的表现要依赖于“用笔”。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张氏讲到了“骨气”和“用笔”的关系。为什么“用笔”如此要紧?这要考虑到中国画的“笔”的特点。中国画用毛笔,毛笔有笔锋,有弹性,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可以呈现出轻重浓淡的种种变化,无论是点、是面,都不是几何学上的点与面,不是平的点与面,而是圆的,有立体感。中国画家最反对平扁,认为平扁不是艺术,就是写字,也不是平扁的。中国书法家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间有一道黑线,黑线周围是淡墨,叫做“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也就是引起了“骨”的感觉。中国画家多半用中锋作画,也有用侧锋作画的,因为侧翻容易造成平面的感觉,所以他们比较讲究构图的远近透视,光线的明暗等,这在画史上就是所谓“北宗”,以南宋的马、夏为代表。“骨法用笔”,并不是与“墨”没有关系。在中国绘画中,笔和墨总是相互包含、相互为用的。所以不能离开“墨”来理解“骨法用笔”。对此,近现代画家、书法家、艺术教育家吕凤子指出:“中国画是以骨为质的,这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吕凤子说:“笔不能离开墨而有笔的用,墨也不能离开笔而有墨的用。笔在墨在,即墨在笔在。笔在骨在,也就是墨在骨在”。关于“风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对于“风骨”的理解,学术界有过争论,“骨”是否只是一个词藻(铺辞)的问题?学者宗白华认为,“骨”和词是有关系的,但词是有概念内容的。词清楚了,它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想也清楚了。宗白华认为,“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是,仅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一篇有风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就同歌唱艺术中讲究“咬字行腔“一样,咬字是骨,即结言端直,行腔是风,即意气骏爽,动人情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