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调理脂肪肝的全部措施

一文了解,调理脂肪肝的全部措施
2025年03月23日 11:20 营养医师王兴国

一、脂肪肝的学名有点乱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组由易感基因、表观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复杂作用所致的高度异质性疾病。最常见的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其中没有炎症或其他问题(如纤维化)的称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MAFL),如果伴随炎症则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不是与饮酒无关的意思,而是指排除过量饮酒(每周乙醇摄入量男性≥210克,女性≥140克)引起的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又被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2020年悉尼大学《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新定义:国际专家共识声明》)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等多学会声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建议将英文术语MAFLD和MASLD都翻译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并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

通过这些名称我们可以发现,脂肪肝既会引起肝脏炎症(表现为转氨酶AST、ALT等异常升高)、肝脏纤维化(是继续发展为肝硬化的基础)等肝脏本身病变,又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肝外病变有关。此外,脂肪肝还会增加慢性肾病、肝细胞癌和其他癌症的患病风险。

二、脂肪肝患者应关注哪些检查指标

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通常是在健康体检时通过腹部超声来诊断的,但如果只有超声诊断的话,可能有失严谨。指南建议,还应有至少一项代谢综合征组分(下表中的至少一项),并且要排除过量饮酒和营养不良、药物和毒物、肝豆状核变性等原因导致的脂肪肝。

  • 项目定义
  • 超重/肥胖BMI≥24.0,或腰围≥90 cm(男性)和85 cm(女性),或体脂肪含量和体脂百分比超标(男性>25%,女性>33%)
  • 动脉血压增高/高血压病血压≥130/85 mmHg,或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
  • 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6.1 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或有2型糖尿病病史,或稳态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5
  • 血液甘油三酯增高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1.70 mmol/L,或者正在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
  • 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男性)和1.3 mmol/L(女性),或者正在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

简单地说,健康体检做腹部超声发现脂肪肝之后,自己要关注上述表格中的各项指标,如果这些项目都没有,相关指标都正常(我本人有一年体检就是这样),那么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是不成立的。这时应该寻找其他原因、进一步检查或者过一段时间复查腹部超声。

肝功能检查中的转氨酶,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异常升高反映了肝脏细胞损害(炎症)。细胞角蛋白18片段(CK18)也能反映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细胞损害。脂肪肝可以导致这些指标升高,且很可能意味着病情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不过,引起这些指标升高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如病毒性肝炎、饮酒、药物、感冒、剧烈运动等,所以要确定转氨酶异常升高到底是不是由脂肪肝引起的往往并不容易。

从脂肪肝病情进展的角度,肝纤维化指非常关键的阶段,肝纤维化是脂肪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一般(不是绝对)总是先有肝纤维化后有肝硬化,没有肝纤维化就没有肝硬化。肝纤维化无法通过超声来诊断,指南推荐用肝纤维化指数(FIB‑4指数)来监测肝纤维化,FIB‑4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FIB-4=(年龄×AST)÷(血小板计数×ALT的平方根)

其中:AST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为丙氨酸转氨酶。

对于65岁以下人群,FIB‑4指数

对于≥65岁人群,FIB‑4指数

对于中、高风险的人群,建议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硬度值来确认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三、脂肪肝的生活方式治疗

(一)减重

超重/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应减重。1年内逐渐减重3%~5%可以逆转脂肪肝,减重7%~10%可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重10%以上可以逆转纤维化,而减重15%甚至可以缓解2型糖尿病。注意,指南建议BMI正常的脂肪肝患者通常也需适当减重。

限制饮食能量摄入是减重的基础,每日膳食总能量应在目标基础上减少500~1 000 kcal(男性为1 200~1 400 kcal/天,女性为1 000~1 200 kcal/天),具体饮食建议见后。增加运动量也是减重所需,脂肪肝患者应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或高强度间歇训练(具体运动建议见后)。

改变行为习惯在减重中发挥巨大作用,包括避免饮酒、不规则进食(不吃早餐、夜间加餐、快速进食、软饮料)、熬夜,以及久坐少动的惰性行为等。

饮食、运动和行为治疗效果较差时,或者肥胖非常严重时,建议使用减肥药物治疗,推荐司美格鲁肽等新型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在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较好的减重及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效果。关于减肥药的使用可参考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二)饮食营养管理

1.从能量和营养素的角度,脂肪肝患者应限制饮食能量摄入(见上),保证蛋白质摄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1.2克/千克体重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精制碳水化合物、添加糖和钠的摄入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

2.从具体食物的角度,脂肪肝患者要限制摄入精制谷物(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白粥、白面包等)、含糖饮料、超加工食品,尤其是高脂肪乳制品、红肉、加工肉类、动物脂肪、椰子油和棕榈油。多吃新鲜水果、深色蔬菜、全谷物/粗杂粮、鱼虾,以及亚麻籽油、核桃油等植物油。如需要肉类和家禽,建议选择瘦肉和未加工的肉类。(参见Metabolism杂志发表的国际多学科专家共识)。

3.从饮食模式的角度,低碳水饮食、低脂饮食、间歇性禁食/限时进食、地中海饮食都可以减重且有代谢心血管和肝脏获益。其中,间歇性禁食/限时进食又称轻断食,在减轻脂肪肝方面表现出色(参见轻断食减轻脂肪肝)。

4.从营养素补充剂的角度,已有很多临床研究探讨了维生素E、抗性淀粉、维生素D、槲皮素等营养补充剂减轻脂肪肝的效果。有时候,水飞蓟素(宾)、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有助于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指标的非处方药(OTC)或其类似成分也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

(1)研究表明,维生素E(α-生育酚800 IU/天)能改善肝脂肪变性,并可缓解脂肪性肝炎。维生素E(α-生育酚300 mg/天)能改善脂肪性肝炎患者转氨酶水平和肝组织学损伤。

(2)研究表明,餐前服用20克抗性淀粉(加水300毫升混合),每天2次可以减轻脂肪肝,缓解肝脏炎症(参见《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

(3)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脂肪肝的发生及其进展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脂肪肝,并降低全身炎症(参见Eur J Nutr. 2024 Dec 21;64(1):50. doi: 10.1007/s00394-024-03554-0)。

(4)研究表明,每天补充500毫克槲皮素,3个月可降低脂肪肝患者的肝内脂质含量(参见《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4年发表的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研究)。

(5)研究表明,每天午餐前或晚餐前补充30克亚麻籽粉3个月,能降低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肝功能(参见" Food & Function "期刊发表的来自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

(6)水飞蓟素(宾)、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OTC药物有助于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指标,这些药物或其类似成分有时也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

(三)运动建议

运动锻炼即使没有减重,也有助减少肝脏脂肪。脂肪肝患者应积极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3~5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累计135分钟以上时,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并减少肝脂肪含量;每周累计150~240 分钟以上时还能减轻体重,减少腰围。

每周3~5 天高强度间歇训练(包括2~4 分钟内进行1~5次高强度训练,间或进行2~3 分钟低强度恢复训练)也可以减少肝脂肪含量,并可能改善心肺功能。

本文内容除专门注明出处的之外,均参考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2.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等机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