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批张艺谋、陈凯歌的李成儒,在1996年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怒批张艺谋、陈凯歌的李成儒,在1996年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2022年05月29日 20:25 baicaidoufutang111

他的家住的四合院是在故宫旁边,小时候为了有口吃得,他曾经和马抢豆饼吃。

4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显赫一时的“京城四李”,身价1300万美金。

可是因为大师的一句话,42岁他的命运在1996年,被改写了。

他就是敢怒批陈凯歌,张艺谋的,无所顾忌的“李怼怼”——李成儒。

1954年,李成儒出生在北京,上面有4个姐姐,6个哥哥,他在家里排行十一,是最小的那一个孩子。

父亲经营着北京城独一号的“义和信”绸缎庄。

那个时候李家殷实富足。富足到什么地步?

那时候一块大洋能买一袋白面,别人家都是过年才舍得买袋白面吃顿好的,而李成儒的父亲给他随便买一个装蛐蛐的罐子就要两块大洋。

他家住在皇城根下那么寸土寸金的地儿。

他家的四合院就住故宫的旁边,大到可以在家里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就会挂到故宫角楼上。

可是好景不长,2岁的时候李成儒的父亲去世,母亲又不懂的经营,又赶上家里又被清算抄家。

结果一家人住在故宫旁的富贵人家,很快变成了贫苦百姓。

年幼的李诚儒的生活一落千丈。 从富家少爷变成贫困子弟。

母亲一个人要养活兄弟姐妹11个人,为了生活就开始变卖家里的字画、收藏。

但是卖一次就仅仅能够一家人一星期的生活费。

慢慢的字画和收藏卖光了,就开始把桌子椅子拉出去卖,慢慢的家里都被搬空了,没有东西能卖了。

于是李成儒的母亲就只能去铁路上扛一百斤重的木枕,砸过和拇指一样粗细的路钉,回来之后两手红肿,还要给孩子们做饭。

为了多挣一点钱,母亲还当过帮厨、瓦工和保姆。

即便母亲这样辛苦,也不能让一家子吃饱。

小小年纪的李成儒每天就和哥哥们扛着大麻袋,到商店门口的白菜堆捡人家丢掉的菜叶子,回家用水泡开剁烂了吃。

那个时候,李成儒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和豆腐。

为了抢一口吃的,六七岁的李成儒经常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为了能吃饱,北京城里面所有的野菜,李成儒都认识,都吃过。

然而如此艰难求生,李成儒的两个哥哥,还是因为营养不良饿死了。

为了能活下去,能有口吃得,李成儒还和马抢食吃。

那个时候,公社会给马喂豆饼吃,李成儒就等喂马的人走了,溜进去从马槽里拿出豆饼用袖子胡乱擦擦就往嘴里送,吃着跟马抢来的豆饼。

每当李成儒回想到那段时间的时候,眼角不禁都会泛起泪光。李成儒:“那个年代是真的苦啊,能吃着揣着野菜的玉米饼,就已经算是过年了,最穷的时候要吃杨树叶充饥,说多了都是眼泪呀。”

1970年,16岁的李诚儒初中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景山服装八厂,主要工作是熨烫衣服。

每个月16块钱的工资成了他唯一的经济来源。

但是在服装厂待的时间长了,李成儒渐渐感到枯燥。

北京人艺距李诚儒家不过10分钟的路程,这也给年少的李成儒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条件。

李成儒经常去人艺去看话剧。

1972年,在观看话剧《针锋相对》时,李成儒被戏里董行佶的声音震撼到了。

董行佶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是泰斗级人物,于是李成儒就想要能和董行佶学表演,那该多好啊。

虽然没有人能给李成儒引荐认识,但他自有办法。

这天李成儒照常去看一场戏,排着队的他,突然发现董行佶就在身后。

看到董行佶之后,李成儒灵机一动,鼓起勇气,直接跑过去截住了他:

“您是董老师吗?”

“是啊,有事吗?”

“我想跟您学!”

“有作品吗?”

“有,我会两篇散文。”

“好,明天下午三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

第二天李成儒准时来找董行佶,李成儒当着董行佶的面朗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可刚读完文章题目,就被董老师紧急叫停。

“在朝鲜”这三个字,被董行佶要求,足足重复了三个半小时,李成儒没有抱怨一句,看到李成儒这么认真,董行佶就收下了他。

从那天开始,李成儒开始认真刻苦的专研台词。

董行佶每周教学一次,一直到1983年董行佶去世,整整教了10年。

李成儒可以说是深得董行佶的真传,让李成儒练就了深厚台词功底。

也为他在电影《大腕》“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一战成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可惜董行佶没有看到李成儒的大器晚成,这也成了李成儒心中最大的遗憾。

慢慢的学习下来,李成儒觉得自己爱上了表演这个行业。

到了1976年,22岁的李成儒已经开始参加北京市东城区工人俱乐部的话剧演出,并且因台词功底出色,被中央实验话剧院“借调”表演了5年话剧。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话剧舞台经验的积累,也为后来李成儒后半生的命运改变,埋下了伏笔。

慢慢的,李成儒不想继续在景山服装厂这个集体企业里面当个小工人。

那时的他有两个目标:当演员和进中央电视台。

于是1980年,26岁的李成儒报考了中戏了。

中戏面试,因为长相的原因没能通过,但李成儒却凭着扎实的台词功底,在7000多中人被北电80级的业余表演进修班录取。

和赵宝刚、张光北、李勤勤、李强等成了同学。

这届班很神奇,虽是北电的业余班,但是出来的实力派比同届的专业班还多。

特别是赵宝刚后来成为了京圈颇具影响力的导演。

从北电表演进修班顺利毕业,台词功底深厚的李成儒,以为自己能够实现自己做演员的梦想了。

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记无情的耳光。

1981年,杨洁要拍摄《西游记》筹拍,剧组挑选演员,李成儒找到《西游记》的导演杨洁表示想演唐僧

信心满满的李成儒被导演杨洁无情的拒绝了。

因为杨洁觉得李成儒的长相,很难让妖精对他下手。

当时导演杨洁看着李成儒挺精明的,就问他能不能把一个多月的工作写一份简报?

当时李成儒想着,万一能留在剧组呢,不管做什么总比在服装厂熨衣服强,于是回去就写完好了第二天中午就交给了杨洁导演。

杨洁导演看了看,觉得挺不错,正好身边也缺人,就留下李成儒做场记。

李成儒为了表现一下自己,还接了一句话,听说场记是通向导演的路。

杨洁导演说:别瞎想那些,先干活。

就这样李成儒留在了《西游记》做场记。

后来有担任了起剧组剧务的职务,但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差事。

整个剧组上上下下几百人的衣食住行全都由他负责,而且道具筹备、寻找合适的演员,甚至是探路都是他的工作。

不仅如此,李成儒就是整个剧组的先锋,在剧组到达拍摄地之前,他必须要把一切相关事宜都安排妥妥当。

那个时候,李成儒还仅仅27岁,但是表现出了出色的公关能力。

在拍摄《三打白骨精》,整个剧组在湖南张家界采景,可碰上了雨季,道路极其难走,山体滑坡,路断了。

李成儒就一个人冒雨上山,拄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的找其他的路。

14公里的山路,李成儒走了一天一夜。

拍摄仪器又不能损坏,考虑到这一点,李成儒还带回来十几个挑夫挪开了挡在路上的石头。

《西游记》中弼马温率领的骏马群,也是李成儒联系的军区骑兵团。

后来杨洁曾经说过,李成儒就是她的一只手,非常重要。

虽然很是被杨洁看重,但是本来是想做演员却干着杂活的李成儒心里不是滋味,常常想剧中有一千多个角色,哪怕让自己演一个小妖也行呀。

李成儒就去请求杨洁导演也给他一个角色,杨洁导演就直接回怼:“你演什么演,活这么多,赶紧干活去”。

深感委屈的李成儒嘟囔:“不但唐僧没演上,最后连个小妖也没演上”。

在《西游记》剧组呆了5年,最后也没有演上一个角色。

这件事情,对李成儒的影响挺大的。

李成儒觉得这辈子可能自己都做不了演员了。

在1985年《西游记》拍摄结束后,李成儒有了下海经商的念头,于是拿着从剧组赚的钱,他开始做起了小买卖。

他每天清晨去批发市场上进货再拿回来卖,赚个差价。

他的第一桶金是靠卖苹果,他到国营果品批发公司去进货,然后卖给各大厂矿企,作为春节慰问品。

成本5万块,就赚了2万多。

什么鱼啊、水果、蔬菜等等,只要能赚钱的他都卖,就这样手里攒了十几万块钱。

后来,李成儒在服装生意上面,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和利润。

当时,人们对穿着审美有了新的需求变化,但是当时中国市场上的衣着非常的单一。

于是,在1990年,李成儒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段开了一家叫“特别特”的商场。

商场的宣传单上是这样的写的:“特别热情的服务,特别合理的价格,特别优质的商品。——总经理:李成儒。”

李成儒不断从南方往北京带进新颖洋气的服饰,迅速抢占了当时北京的时尚圈。

并且在《北京晚报》上发广告重金聘请全北京最漂亮的女生。

当时,北京市的平均工资为221元/月,李成儒竟然豪气给导购员开价5000元-6000元/月。

结果前来应聘的美女超过5000人,李成儒用选空姐的标准,选了其中的100个人。

这100个美女成了“特别特”最特别的风景。

100个美女穿着店里卖的衣服在商场走秀展示,一天光一个品种的衣服就能卖出100多件,独特的营销模式让李成儒的“特别特”商场每天爆满,平均一天的总营业额高达50万元。

正好这个时候,李成儒的同学张北光要结婚。

有一天,张光北带着未婚妻陈炜来逛西单商场,陈炜看中了一条非常漂亮的项链。

张光北就去询问了一下价格,当场吓了一跳,这条项链足足价值1200元。

一千二百元钱,相当于张光北当时一部戏的片酬。

那个时候为了结婚,张光北兜里已经是囊中羞涩,这个的时候,李成儒从店内缓缓走到,直接拿起了项链,拍到了张光北的手里。

豪气的李成儒说:“不要钱,光北,拿走。”

在那个冯小刚还骑着破摩托到单位上班的年代,而李成儒已经开上了50多万的豪车奔驰560 和宝马320。

那个时候,李成儒一条领带就一万元,身上穿的西服一套要七八万,李成儒一天换一套。

有一次坐电梯,一个服务人员跟他说了一句“老板好”他一开心就给100美金的小费,相当的豪横。

那时候北京的平均月工资是679元,而这对于李成儒来说只是他买一双袜子的钱。

挣到钱后的李诚儒,听说炒外汇来钱快,于是就开始疯狂炒外汇,曾经5个小时就赚了70000美金。

1991年他的外汇仓里就有1300万美金,身价过亿。

并与当时的商界精英李春平、李晓华、李途纯并称“京城四李”,就是北京最有钱的四个姓李的人。

1992年,李成儒不幸被医院确诊为鼻癌,折腾了个溜够儿之后又说没事了。

一场虚惊下来,出了医院的他去找了自己的同学赵宝刚。

当时,赵宝刚正拍《编辑部的故事》,就说“正好,你来吧”。

于是就客串了他第一个荧屏形象——贾何必,一个虚头巴脑、胡侃乱蒙、一句实话没有的商人。

当时还是编剧的冯小刚问赵宝刚:这孙子是谁呀?

赵宝刚挺得意地说:这是我同学呀。

冯小刚佩服的连连点头:哦,演的真好,跟当时骗我们那个编辑部的主任一模一样。

这次出镜是让李成儒过足了戏瘾。

结果到了1993年,美日贸易战,一夜之间,让李成儒一下子血本无归。

早晨起来,李成儒起来发现,枕头上、被子上都是自己的头发。

很快李成儒的头发全部都掉光了,成为了现在的秃头。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了几年前一位大师和他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他还问过大师,“行到什么程度?”

大师回答,“你这个名字翻译过来能和姜文似的。”

之后他就反思了,自己是喜欢做生意还是喜欢演戏。

他觉得自己最爱的还是演戏。

于是李成儒来到张光北家,认认真真地问他:光北,你得实话实说,如果我现在不做买卖了,吃影视这碗饭,我能行吗?

张光北也真诚地看着李成儒,坚定的说道:“成儒,你一定能吃这碗饭!”

就是因为张光北的这句话,1996年,李成儒把自己所有的买卖关停,以42岁的“高龄”进入演艺圈,他的人生就这样被改写了。

“李富豪”变成了戏痴“李演员”。

2000年《重案六组》,46岁的李成儒出演了里面的刑警曾克强,借警察“大曾”的角色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

连专业警察也对他的演技赞叹不已。

出去吃饭办事,大家看见他都亲切的喊他大曾。

在北京堵车的时候,李成儒直接下车指挥交通,很多司机看见是“大曾”,都非常挺听他的指挥。

比交警指挥的还顺畅。

2001年,冯小刚指导的电影《大腕》开拍,有一个“神经病”的角色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演,这时冯小刚就想起有过一面之缘的李成儒。

《大腕》的台词是上午9点给的他,下午2点钟开拍,2点半拍完。

李成儒十年的台词功底发挥了作用,在1分26秒内说完了328个字,而且是一镜到底一条过。

台词从他嘴里出来就像机关枪一样,甩得咯嘣脆,给整部戏挑起了一个特响亮的爆笑。

冯小刚一声“卡”,直接走过来抱住他,看的在场的葛优、关之琳等人拍手叫好!

而且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中,仅仅出镜1分钟的李成儒,但是却让观众深深的记住了这个角色。

二十年过去了,大家记得李成儒的那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的,只求最贵的……”

之后,李成儒出演了《激荡》里的黄瘸子;《锦衣之下》的严嵩;《历史的使命》里的钱大通,《人虫》里面的“古玩虫儿”等诸多经典角色。

虽然李成儒的名气不敌现在很多的演员,但是他的点评却是让人服气的。

在《演员请就位2》中,耿直的李成儒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敢说真话。

在良莠不齐的娱乐圈,有很多乱象大家都知道,但是敢于站出来说真话的没有几个人。

对口碑爆款剧《甄嬛传》更是多次表示深恶痛绝,直言该剧“胡编乱造”。

甚至连大导演张艺谋也没能逃脱李诚儒的“毒舌”。

更是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上,更是直言没有看过陈凯歌的《无极》,一直都在看《霸王别姬》。

正如李诚儒所说,很多表演他是看不上的。

人家如果不想混演艺圈,靠着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人脉,一样混得风生水起,根本不必顾忌那些所谓的“演艺圈明星”。

毒舌是实力的积累,正因为对演戏认真,较真,才有了如今又狠又刚的李成儒。

不管当下是多么的商业化、流量化,但是作为影视作品,观众想要的很简单,只有演技!

——END——

我是@毒舌女青年关注我,了解更多人物故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