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铀元素足够全球核电站使用几百年

陆地上的铀元素足够全球核电站使用几百年
2024年06月28日 10:30 清风108

1.核电行业的宏观背景与发展趋势

全球正在寻求绿色环保和低碳减排,以对抗全球变暖。我国在2020年宣布了“双碳”目标,计划在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核电因其低碳排放特性,符合绿色环保的概念,成为重要的能源选择。

自2019年我国重启核电审批以来,核电行业装机速度加快,2022年至2023年有10台核心技术获批,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行业发展的加速趋势。

我国的核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下,核电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核电的优势与能源结构改革

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高,主要依赖燃煤火电。通过减少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对绿色发展有重大贡献,能源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核电的碳排放与风能、水利和光伏相当,但其发电可靠性更高,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可作为火电的替代,成为基荷能源。

核电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高达 7600小时,是全国平均的两倍,发电确定性高,供应稳定,不受外界干扰。

3.核电行业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空间

核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多次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能源指导工作意见中提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显示出国家对核电发展的支持态度。

我国核电渗透率从 2012 年的 2%上升到 2022 年的 5%,但仍低于法国、韩国等国家,显示出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4.核电产业链与市场格局

核电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核燃料设备制造和核电站设计,中游的核电站运营下游的电力销售。核电行业壁垒高,主要由国企主导,民企参与零配件领域。

核燃料行业严格管控,天然铀矿成本占核燃料成本的50%。我国天然铀资源不丰富,80%依赖进口,主要由中广核、中核集团和国家电投负责。

5.核电站运营与市场竞争

核电站运营市场主要由中广核和中国核电两家公司主导,市场占有率各为50%。国家电投和华能集团则主要负责技术引进和合作运营。

中广核电力是核电行业龙头企业,2023年底运营2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 30万千瓦,占全国核电装机容量的50%以上。2023年上网电量超过220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

Q&A

Q:华龙一号技术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A:华龙一号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投入运营后,其安全性和技术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自2019年以来,我新建的核电站大多采用了华龙一号技术。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使我国能够大规模推广核电站的建设,并在国际上获得了认证。这为我围核电行业的审批重启和复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Q:核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哪些关键因素?

A:核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核电作为一种受到严格管控的能源形式,需要政府的助力。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每年的能源指导工作意见中,多次提到要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2023年的能源工作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核电项目的建设。这些政策支持对核电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Q:核电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如何?

A:核电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增长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将在替代火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核电建设加快,安全技术提升,核电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华龙一号的设计和相关公司也表示,核电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和能源问题,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Q:核电产业链的主要构成是什么?

A:核电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核燃料、设备制造和核电站设计:中游是核电站运营:下游是电力销售。核电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壁垒,需要高技术、大量资金和行政资质。目前,核电产业链主要由国企主导,民企则更多参与零配件等细分领域。

Q:我国核燃料的供应情况如何?

A:我国的核燃料行业有严格的行业限制,天然铀矿成本占核燃料成本的 50%左右。由于我国铀资源不丰富,约80%的天然铀矿依赖进口。

Q:目前核燃料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

A:核燃料行业由于政策严格管控,目前仅有中广核、中核集团和国家电投三家国企可以从事天然铀矿的贸易业务。他们均有下属的铀矿贸易公司,负责天然铀的进口和贸易。因此,行业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这三家企业之间。(01164中广核矿业)

Q:天然铀的资源和产量情况如何?

A:天然铀资源极为丰富,陆地上的铀元素足够全球核电站使用几百年。主要产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占全球产量的50%)、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铀矿是铜矿的副产品,产量受铜矿产量限制。全球铀资源分布不均,主要生产国如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非洲国家的核电建设相对落后,而核电需求大国如美国、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的铀产量较低,导致供需空间错配。

Q:近年来天然铀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何变化?

A: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全球对核电的开发更加保守谨慎,导致天然铀需求下降,价格暴跌,许多铀矿厂关停。自2020年、2021年起,核电再次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重点,全球核电需求上升,但之前关停的铀矿无法立即复工,导致供给短缺。预计到 2030年,全球天然铀市场缺口将超过5000吨,2035年缺口将扩大到3万吨,2040年将达到5万吨,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价格也会进一步上升。

Q:天然铀价格走势如何?

A:从2022年到2024年5月,天然铀市场的现货和长约价格稳步上升。2022年全年价格处于50 美元的相对低位,2023年全球关注核电后,天然铀市场景气度提升,价格稳步上升。随着供需缺口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价格很可能继续上升。我们对天然铀的未来前景非常看好。

Q:我国核电站运营的市场格局是怎样的?

A:我国核电站运营市场基本上是双寡头竞争格局,主要由中广核和中国核电两家公司主导,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1%和50%。

国家电投主要负责核电技术引进和资金支持,极少参与核电站运营。华能集团前两年刚拿到牌照,目前主要以合作形式与中广核和中国核电共同运营。由于核电行业完全由国家管控,其竞争格局并不明确,整体上是按照国家规划进行的。

Q:中广核电力在核电行业的地位和未来发展如何?

A:中广核电力(1816)是核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底,公司运营24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 30万千瓦,占全国核电装机容量的50%以上。2024年,公司计划将防城港四号机组并网,台山一号机组大修后重新发电并网,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发电能力。2023年,公司上网电量超过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全国同期核电发电量超过 1000亿千瓦时,中广核电力的上网电量占全国核电发电量的 52%。公司电力销售收入超过 600 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同比增加 8%。整体来看,公司运营稳健,发展前景向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