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墓称中山陵,袁世凯墓称袁林,二人死后为何能享受皇帝待遇?

孙文墓称中山陵,袁世凯墓称袁林,二人死后为何能享受皇帝待遇?
2020年09月09日 20:53 老黄说史

从中山陵到袁林,人死后的秘密:清末革命党反封建帝制并不彻底!孙文墓称中山陵,袁世凯墓称袁林,二人死后为何能享受皇帝待遇?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生而为人,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不仅生前,即使是死后,也不能“僭越”,比如,汉人都讲究人死后要入土为安,人死后实行土葬,装进棺材里埋起来,后人至少得守孝三年,这“人的一生才算完完”。可是,人死后怎么埋,埋骨之地称什么,却是大有讲究的。

人死后的埋骨之处有个通俗的叫法,就是坟墓,其实,从周秦时代起,坟墓与坟墓是有区别的:帝王的墓叫陵,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儿埋了明朝十三个皇帝;东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坟墓。王候将相的墓叫冢,凡是有官职的人死后,埋葬他们的地方都可以叫冢。内蒙古自治区的青冢是埋藏王昭君的地方。平民百姓的就叫坟墓。另外,历史上还有两位特殊人物——孔子和关羽,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他们的坟墓叫林,所以,孔子位于山东省曲阜的墓地称孔林,关羽位于河南省洛阳的墓地称关林。

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按理说,皇帝没了,埋葬皇帝的“陵”也就该从此消亡。但是,从孙文到袁世凯,他们死后的葬制却都是“皇陵级”的——位于南京的中山陵与位于洛阳的袁林,向世人昭示的,不仅有一个时代的记忆,还有那个特殊时期人们反封建帝制不彻底的影子。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中山陵,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山陵建筑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太平庄的袁林,它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是我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其实,袁世凯的埋骨之地,最初,老袁的长子袁克写想称其父的坟墓为袁陵,但是,消息一出,遭到社会各界反对与声讨。最后,还是徐世昌一锤定音,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 袁陵 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其时,徐世昌的话自然最有分量,于是袁克定便弃“袁陵”而称之为“袁林”。一字之改,皆大欢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