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损失800元!这最常见的事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

人均损失800元!这最常见的事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
2019年05月15日 18:30 请叫我用户12345678987654321

本期导读

五一堵了吗?不赌不过节似乎已经成了对节日最基本的尊重,但是你知道堵车也会给大家带来损失吗?今天我们来聊聊堵车经济。收听音频

再过不到20天我们将迎来端午小长假,虽然端午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车通行正常收费,但根据往年的道路情况来看,如同逐渐升高的气温,人们出行的热情依旧高涨。

所以开车“堵”在路上景象一定会再次发生,关于堵车几乎每个人都是槽点满满,堵车虽然让人们感到很多不舒服,但也蕴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1

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例,在假期前一周电商平台堵车专用神器(尿袋)的销量,已经环比增长了170%,就有网友总结出,道路千万条,避免堵车第一条:准备堵车神器!而购买量最高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

堵车要支付的成本显然不是购买堵车神器这么简单的。

现在就来算一笔账。某地图曾经发布过《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若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通勤2小时,并根据社保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将时间换算成为金钱:北京通勤族每月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超过800元,居于全国之首。

这还只是时间成本,因为堵车,汽车会更加费油,为此我们还要支付更多的油费。并因此产生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产生健康问题,由此所需要支付的账单估计能长到我们不忍直视的地步。

堵车是车与路矛盾的尖锐化,有人提出应该提高道路使用费用,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堵车的问题?

这一点和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认为要想解决堵车问题,必须要采取价格手段,谁使用道路谁就要付费,这样就能减少人们不必要的开车出行。

以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经验来看,小汽车的拥有者为使用道路而支付的费用比养车花的钱还高出一倍以上,人们一些驾车需求会被抑制。

尽管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但企图依靠经济手段解决堵车问题,犯了把所有问题经济化的“教条主义”。

2

为了解决人们出行的需求,还需要建设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这也是解决堵车问题的必选项,而其中就涉及到了公共服务!

比如在市区周边的地铁站和公交站都设置停车费较低的超大停车楼,让住在郊区的人们将私家车停在停车场再搭公共交通进入市区。尽量减少人们开车的机会。

举例来说,纽约的机动车数量比北京还多,大约有660万辆。

但在路上行驶的一般只有100余万辆,出行率为20%左右,而北京的机动车出行率却高达80%,并且北京市小汽车低于5公里的短途出行占出行总量的44%,也就是说,骑自行车能到达的路,近一半的人却选择开车出行。

而两座城市人们的不同选择中有经济原因,也有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城市正是在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因为人口拥挤、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带来的社会问题,被学者称为“拥挤不经济”,这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拥挤带来的不经济的压力,才可能出现城市结构性增长和完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