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我们的父辈》的故事设定在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五个20岁左右的柏林普通青年,四位日耳曼人和一位犹太人。他们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热爱生活、热爱国家、有梦想、有追求、有信心、自信能够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能够成就自己的价值。
几年后,德国从一路凯歌到陷入困境。两个人失去了生命,三个人发生巨大转变,走向了曾经反对的另一面。
五个主人公的立场转变
威廉。德国国防军少尉,曾经是德国发动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带领连队冲锋陷阵,升为中尉。然而战争的残酷和无差别射杀,使得威廉逐渐转变了过往立场,在一次巷战中,大部分战友牺牲,对现实绝望的他脱离部队,独自找到了一个被废弃的农舍偷生。随后,被德军以“逃兵”抓回,旋即被军事法庭判刑,经过多次辗转后,威廉逃回柏林。
德黑尔姆。德国国防军士兵,曾经是一个反战的文学青年,一度为了保护犹太女孩与党卫军发生冲突,却被持续经年的战争残酷所麻木,毫无表情的执行党卫军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屠杀的命令。他依旧心存良知,为了保护好朋友维克多开枪射杀党卫军中校。但是,德黑尔姆无法原谅自己的良知理念与现实中残暴的所作所为,面对明知必败的局面,主动站起来去迎接苏联红军的子弹。
夏洛特。德军护士,曾经立志为德国国家服务,并向党卫军举报了一位在战地医院当护士的犹太妇女。然而正是这位被举报的女犹太人,后来成为苏联红军政委。在德国溃败时,对成为俘虏的夏洛特伸出了援手,让她免受苏联红军的凌辱,并活着回到了柏林。
格里塔。一个爱唱歌的小店主,梦想成为歌星,登上巴黎的舞台。她为了帮助爱侣维克多逃出柏林,选择与党卫军少校保持情人关系。然而,党卫军少校只是将其当做发泄物,不仅将怀有自己孩子的她投入监狱里,并在宣布投降前将其秘密杀害。
维克多。犹太人,裁缝,格里塔的爱侣,反战反纳粹。格里塔通过党卫军少校获得通行证并没有帮维克多逃出柏林,反而将维克多送入纳粹集中营。在运送集中营的火车上,维克多与一个波兰平民逃离,并加入当地游击队,曾经反战的他勇猛杀敌,多次冲在最前线。因为救下一火车犹太人,维克多与游击队决裂,并回到柏林。
温情与凶残的对立
片中用了大量对立镜头,一面是温情,一面是凶残,变化只在转瞬间。描写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矛盾的尖锐。
党卫军对平民百姓的残忍。德国党卫军带着乌克兰辅警抓捕犹太平民。弟弟德黑尔姆与战友想救下被抓捕的犹太小女孩。党卫军突击队长对哥哥威廉说,犹太小女孩归国防军管辖了。党卫军突击队长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巧克力给小女孩吃,然而一转身,党卫军突击队长忽然掏出手枪将小女孩射杀,鲜血溅了一脸。
农场主儿子的向往。德国国防军休憩。一个士兵说,他爸爸一辈子没有离开农场10公里远 的地方,而他已经离开家乡1000多公里的地方。为什么会加入国防军、为什么入侵苏联?因为元首(希特勒)说,赢得这场战争后,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东方的土地。士兵的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无言的生死判决。德国国防军在一次小规模对战中俘虏了多个苏联红军,少尉威廉请示长官如何处理,德军上尉说,苏联红军政委冥顽不灵,秘密处决。哥哥威廉很吃惊,认为不符合《日内瓦公约》,但还是依令行事。
威廉来到被俘的红军政委面前,掏出香烟,点燃。红军政委一愣,瞬间就明白这是最后一餐。两人一前一后,默默来到河边。苏联红军政委面朝小河,威廉掏出手枪略作迟疑。枪响,尸体扑倒在地,河边芳草青青。
恶者“轻松华丽”的转身。维克多回到柏林后,去找格里塔,在党卫军遗失的资料里发现了格里塔被执行前的照片。他跑到盟军管理的德国政府部门,却发现那个杀害格里塔、将自己送入集中营的党卫军少校在为新的德国政府招募工作人员。
原来,党卫军少校烧毁了党卫军勋章和服装后,转身为盟军占领的德国政府服务。维克多激动地指着党卫军少校,对盟军上尉说,这是一个盖世太保。盟军上尉只是冷漠看着这一切,面无表情。
若干无奈照进现实
2022年1月18日,刘副行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时,心有戚戚然。
什么是“哀莫大于心死”?上面那部电影中的五个主人公,前后立场与人生观的大转变就是。在外部不可抗力的作用下,个体从瞬间击溃到不知所措,乃至潜移默化间人生观价值观陡然转变,所谓路转粉、爱生恨莫不如此。
或许,刘行长说的是经济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券商、企业主、管理者),我一样的普通人何尝不也是愈加茫然呢?
疫情已三个年头,现在回想2019年仿佛是在5、6年前,很多发生过的事情好像已经非常遥远了。早在疫情开始的第一年,自己认为,疫情将会改变人们很多,不只是经济活动与商业模式,更包括社会行为、生活习惯等,只是没想到后面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骤然变化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既知当下拼搏无果,也觉未来希望渺茫,对于一切就会变得不知所措。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