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未与两摩达成一致,港股今年最大IPO泡汤

定价未与两摩达成一致,港股今年最大IPO泡汤
2019年07月15日 23:53 反做空研究中心

作者|Resin

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百威决定拆分亚太市场在香港上市,并于7月5日至7月11日开始正式招股。由于股价介于40港元和47港元之间,按照招股价上限计算,百威亚太此次IPO最多可募集764.47亿港元,约合98亿美元,或成为2019年全球最大级别的IPO,同时也是食品饮料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IPO。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7月13日,百威英博(BUD.US)突然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已决定不再推进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至于原因,百威英博表示,由于现行市场情况等方面因素,公司目前尚不具备继续推进上述IPO计划的条件。

▲百威英博官网公告

身负巨债的啤酒“巨无霸”

据了解,此次百威亚太于5月10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先后于6月14日、7月2日更新了聆讯后的招股书。在7月5日,百威亚太开始正式招股,截止时间为11日,招股结束后的12日将公布定价,在7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据此前招股书显示,百威亚太的定价将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之间,如果不考虑此后计划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威亚太将是2019年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最大级别IPO,甚至是史上规模最大的IPO。

但是为何百威会选择将亚太市场拆分上市呢?

据了解,百威亚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AB InBev Group)早在多年前就在美股上市。而此次选择拆分亚太市场在香港上市的原因,百威英博CEO Carlos Brito在6月底时表示,在亚洲上市可以带动公司在亚洲的收购。

▲百威英博

目的竟然是“可以帮助收购”,这个理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而百威亚太CEO Jan Craps此前在记者会上表示,到香港上市是因为看好亚太地区的啤酒产业发展前景。尤其好看中国市场,他表示,百威进入中国已经25年,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7%。

上市原因可以总结为是看好亚太市场。数据显示,亚太地区仅有韩国、日本、澳洲、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地区高度成熟,而占据百威英博亚太地区销量74%的中国市场还处于中度成熟,印度、越南等地区还处于低度成熟。也就是说,百威亚太的啤酒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亚太市场也确实是百威英博未来销量增长的关键之处。从这一点来看,百威亚太在港股上市股民和机构应该都相当高兴,说不定又是一个中国烟草。

▲部分亚太地区啤酒市场成熟度(截图来自中信证券研报)

中国烟草上市一个月股价大涨200%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买到就是赚到,上一次错过了中国烟草这一次绝对不能放过百威亚太!不少股民抱着这个想法心心念念等着百威亚太的上市,另外此次百威亚太拟发行的16.27股中95%为国际配售,仅5%作公开发售,这也让不少散股摩拳擦掌,提前兑换好港币准备“打新”百威亚太。

但是另一方面,招股书中透露的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应付百威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这一点也让投资者们担忧。全球第一的啤酒集团,也是全球第五大消费品牌之一的百威英博为何会背上如此巨额的债务呢?

都是并购带来的锅。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啤酒行业生态也正是如此。啤酒行业通过并购来打进新市场是常见手段。百威英博也是通过收购来打进和扩大各国市场。从AB InBev上这个英文全名就能看出,百威英博是由美国AB集团(Anheuser-Busch)和InBev(比利时英博)集团合并而成,2008年,比利时英博斥资520亿美元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啤酒集团Anheuser-Busch,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集团。

而在中国,百威在1997年通过收购金陵啤酒厂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又先后收购了湖北金龙泉、福建雪津等知名度较高的地方啤酒品牌,2004年更是全资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百威打进越南、印度、和澳洲市场则是通过与2016年收购SABMiller(南非米勒)实现的。

▲百威英博旗下的各类啤酒品牌

但是SABMiller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下的。据了解,SABMiller是仅次于百威英博的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于2002年由SAB和Miller啤酒集团合并而成,其中SAB集团历史最为悠久,于1895年成立于南非约翰内斯堡,而Miller则是当时美国第二大啤酒集团,并且在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之前,SABMiller还持有雪花啤酒49%的股权,这些都意味着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的价格会相当高。

据相关媒体报道,百威英博斥资1000亿美元收购SABMiller后,百威英博的公司债务暴增至1025亿美元。截止2018年年底,百威亚太的杠杆率从2015年的320%增长360%,净债务为1028.4亿美元。

虽然最终百威英博成功收购了仅次于自己的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啤酒“巨无霸”,但是也因此负债累累。在成功收购SABMiller后,为避免垄断调查,百威英博先后剥离了不少原本属于SABMiller的资产,其中SABMiller持有的Miller Coors股权卖给了美国啤酒巨头摩森康胜(Molson Coors Brewing Co);持有的Peroni和Grolsch股份卖给了日本朝日控股集团;持有雪花啤酒的49%股份卖给了华润雪花啤酒。

卖掉这些资产让百威英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债压力,但对于债务高达上千亿美元的百威英博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

拆分上市后,母公司的部分债务也分到了子公司百威亚太身上。据百威亚太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未经审计流动资产总额为32.93亿美元,未经审计流动负债高达48.44亿美元,流动比率仅为0.68;同期,百威亚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16.78亿美元。

除负债之外,百威亚太还面临巨额的商誉压顶。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列有商誉132亿美元,占总资产的51%,其他无形资产为44亿美元,占总资产17%。

由此可见,百威亚太上市募集的资金是拯救母公司百威英博和自己的关键。

毛利高达55%为何还不受待见?

对于百威亚太取消IPO的原因,百威英博在其官网上公告的过于含糊。而在此前腾讯一线曾报道,百威亚太因认购不足或将推迟IPO。

认购不足?这个2019年最大级别的IPO居然会认购不足?这个现象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据百威亚太招股书显示,中国啤酒市场的65.2%都被嘉士伯、燕京啤酒、百威、青岛和雪花五大品牌瓜分,其中华润雪花啤酒占据了中国啤酒市场销量的两成以上,是中国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第二和第三分别是青岛和百威。

但在高端啤酒市场上,百威的市占率却高达四成以上,2018年,百威在中国高端啤酒的市占率为46.6%,几乎占据了中国高端啤酒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

招股书还显示,百威亚太在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营收77.90亿美元和84.59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0.77亿美元和14.09亿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9.93亿美元,净利润为3.51亿美元。可以看出百威亚太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双增长的趋势。

另外在毛利率方面,2017年-2019年第一季度,百威亚太的毛利率分别为55.7%,55.2%和54.3%,平均55%上下浮动。对比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等中国上市啤酒公司,毛利率最高的青岛啤酒也才40.1%,依旧和百威亚太拉开较大差距。

而在净利率方面,差距就更大了,净利率最低的燕京啤酒只有2.0%,华润啤酒净利率排名倒数第二,为3.1%,青岛啤酒净利率为5.6%,而重庆啤酒却高的惊人,高达12.1%。尽管如此,百威亚太依旧以16.7%的净利率稳居第一。

▲百威亚太与中国其他上市啤酒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比

高毛利率,高净利率,这样的财务数据看起来十分优秀,但是为什么会不受机构欢迎,出现认购不足?

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价格。百威亚太的股价在每股40-47港元之间,对于啤酒来说,这个价格明显有些过高了,对比其他啤酒公司,截至2019/7/15收盘,华润啤酒(0291.HK)股价为36.65港元/股,青岛啤酒(0168.HK)为48港元/股,这样来看,似乎百威亚太的发行价也并不算高。

安信国际结合亚太地区啤酒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市场趋势认为,百威亚太的发行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且百威亚太作为全球第一大啤酒集团,作为高端啤酒龙头具有稀缺性,享有一定溢价。

既然机构也看好,那么为什么还会认购不足?

据CNBC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百威啤酒收到了来自对冲基金和私人财富管理公司包括时代啤酒和科罗娜在内的50多个啤酒品牌组合要约,但部分长期只投资于美国企业的大型投资者要求每股价格低于40港元。

而在香港交易所IPO的企业只有在招股书中注明风险,并且没有经过监管机构的批准,发行价才能比目标区间下降10%。但是百威亚太提交的招股书中却并没有注明这一点,所以百威亚太坚持以40港元每股的价格发行,也意味着一些美国投资者削减了认购订单规模。

另外据国内媒体报道,此次百威亚太IPO的失利,原因是百威亚太与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没有在定价问题上达成一致。

作者|Resin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