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巨额回购股价依然狂跌,是谁在疯狂砸盘美的格力?

多次巨额回购股价依然狂跌,是谁在疯狂砸盘美的格力?
2021年06月18日 21:15 反做空研究中心

作者|刘工昌

格力电器三次回购股票,美的两次

5月26日晚,格力电器披露公告,公司拟拟以75亿-1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据公告,格力电器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75亿元(含)且不超过15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若按回购金额上限人民币150亿元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70元/股测算,预计回购股份的数量约为2.14亿股,约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3.56%;

若按回购金额下限人民币75亿元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70元/股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07亿股,约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78%。

事实上,这是格力电器自去年以来,第三次回购了。

2020年4月12日,格力电器第一次发布回购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2021年2月25日,格力电器公告第一期回购股份完成,公司本次回购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1.08亿股,占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80%,最高成交价为60.1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3.01元/股,成交总金额为60.0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0年10月13日,格力电器再度发布回购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2021年5月17日,格力电器公告该次回购计划实施完毕,公司本次回购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1.01亿股,占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68%,最高成交价为61.9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6.4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60.0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格力电器前两次回购均是满额回购,累计动用资金达到120亿元,购回总计2.0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8%。

而最新披露的就是第三次回购计划了,满额的话,总金额就将达到150亿元,将刷新此前由美的集团开启的最高140亿元的单次回购金额记录。

仿佛是感染了传染病,在格力大力回购的同时,其一生的对手美的业在做同样的额事。

今年2月,美的集团启动了上限高达14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彼时被称为“A股史上最大回购”。

2月23日,美的抛出了140亿元的股份回购方案,到4月2日发布公告,前后用时不超过40天就已实施完成,堪称美的速度。

但如此规模的回购利好并未推动股价明显上升。于是,5月10日美的又发布了回购公告,将回购金额不低于25亿元、不超过50亿元股份,可仍没对股市下跌趋势产生什么影响。

究其原因,美的回购总金额看似巨大,但占比还不到2%,因此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着实有限。

值得一提的,美的集团似乎一直钟爱回购自家股份。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美的集团已累计回购198.76亿元股份。

除了回购股份外,5月21日,美的集团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美的控股一致行动人何享健计划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但是,格力美的股份回购并未阻止股价狂跌。

谁在疯狂砸盘?

先说格力。5月22日,富时罗素公布了旗舰指数2021年6月的季度审议结果,格力电器“惨遭”剔除,被富时罗素剔除,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外资持股比例“太高”了,即将触及外资持股的预警线,触及预警线后,外资就只能卖出不能买了,剔除仅是为了保证流动性。换言之,格力电器是外资“过分偏爱”的股票,相比之下,内资反而是此轮格力下跌的砸盘主力。

Wind数据显示,单单在6月10日当天,机构合计抛售格力电器5124.2万股,成交金额共28.19亿元,占当天成交总额的78.18%。另外,6月8日的成交额也不少,机构专用席位卖出2143.52万股,合计11.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合计增持了7954.61万股格力电器的股票,但近一个月以来却在减持格力电器。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北上资金减持了1498.42万股格力电器的股票,减持市值达8.21亿元。

受消息影响,格力电器股价连续走弱,6月11日,格力电器收盘报价54.62元/股,跌幅0.71%,这是格力电器股价连续下跌的第11个交易日。而从周线来看,格力电器已连跌10周。

虽然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先后投入巨资进行回购,但两家公司股价仍未能扭转下跌趋势。截至6月12日收盘,格力电器股价报收于54.62元/股,年内跌幅超8%。目前市值距离去年高点已经跌掉过800亿元。美的集团股价报收于74元/股,年内跌幅超18%。目前市值较高位已经跌掉近1900亿元。

格力美的如此狂跌真是业绩影响吗?

2020年,格力中央空调以13.9%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实现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九连冠”。另外,格力电器在多元化业务上仍持续投入。年报显示,2020年,格力生活电器实现营收45.2亿,占全年营收2.69%;智能装备营收7.9亿元,占全年营收0.47%。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还是“分红大户”。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度格力两次利润分配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超过234.20亿元。自1996年上市至2020年(2020年的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未算在内),累计分红22次,分红总金额达到675.66亿元,占期间归母净利润的40%以上。待2020年利润分配方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实施后,格力电器的累计分红金额将达850.64亿元。(1)

据2021年一季报显示,格力电器一季度实现营收331.89亿元,同比增长62.73%,归属净利润34.43亿元,同比增长120.98%,增势明显。但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

美的也是如此。

2020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42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2%。

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825.04亿元,同比增长42.22%;净利润约64.69亿元,同比增长34.45%。

美的集团在年报中称,2020年,美的家用空调的全渠道份额提升明显,线上市场份额接近36%,全网排名第一,线下市场份额也超过33%。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美的分红率尽管呈下降态势,但仍然高达50.57%,此时却发生减持。

两家公司都堪称经营状况良好,且分红及时,按理说该被投资者青睐的,为何却被投资者抛弃呢?

谁那么不看好美的格力?

首先共同来说,两家赖以生存的基础——空调业的销售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空调市场零售量达1096万台,较2020年同期增长11%,但较2019年同期则减少了30.8%。同期实现零售额359亿元,同比疫情严重的2020年同期增长23.6%,但较正常的2019年同期则减少了36.7%。

其次是外部环境尤其是大宗商品涨价又使得格力最赖以自豪的超出其他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也受到挑战。

因疫情期间带来的中短期商品供需失衡,原材料价格强势上涨从去年4月份开始持续至今。

家用电器常见材料为铜、铝、合金等,据华创证券研报,2020年三季度以来,铜金属涨幅超24%,铝金属涨幅超24%。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消息,到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

受此影响,今年国内包括TCL科技、海信、美的在内的多家家电企业陆续发表了涨价通知,引发涨价潮。

原材料的大幅涨价使得本已进入微利时代的家用电器行业雪上加霜,其盈利前景普遍不为人看好。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导致消费电器市场接近饱和。

对家电企业来讲,随着人口红利渐趋消失,行业增速已处于下行阶段。

根据2020年财报,美的三大业务表现最好的是消费电器,营收占比为40.07%,同比微增4.02%。就消费电器本身来看,显然营收增长率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

特别地,这一增长态势还是得益于美的的降价销售策略和格力线下为主的模式弊端的叠加。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编制的《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可知,一季度国内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40.1%;有意思的是,跟2019年的数据相比的话,仍然还差一大截;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长时段数据显示,2020年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22.8%,洗衣机下降6.8%,冰箱下降2.8%,整体下降0.5%。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美的还是格力,要想在经营上寻求大的突破已几无可能。

有经销商表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格力空调价格普遍有所上涨,“一方面是推出了新机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虽然已经到了空调销售的旺季,但上述经销商均表示,今年空调线下的销售情况不景气,“旺季不旺”。

当然就两家公司而言,具体说来,又各有不同。

格力股价为何下跌,一般说来,影响企业股价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现时实际经营业绩,还有就是股民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从格力实际经营业绩看,2019、2020年连续两年营收、净利连续下降,2021一季度的短暂回升尚无法提升投资人的信心;格力成长预期更令人担忧,过度依赖空调主业现状未变,且空调至少在线上遭到美的强力狙击,老大地位摇摇欲坠,而格力多元化产业可谓做一项败一项,从手机、机器人到新能源汽车,这导致格力未来增量空间变小,很难给投资者足够的预期信心。

格力电器价格是否会跟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导致家电纷纷涨价,而格力却暂时不会考虑对消费者涨价。董明珠解释,不涨价消费者有更大的空间,同时市场的稳定性也会更好。

对此,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格力空调坚持不涨价,对格力有利有弊,利在格力借此阻击了竞争对手销售,对提升格力空调市占率有好处,弊在格力将不得不独立承受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对盈利能力造成影响。(2)

由于2020年格力主阵地的空调市场已被美的拉下,在此次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前提下,格力为了抢占市场,咬牙不涨价,但这势必大幅侵蚀格力最为引以为荣的净利润率,而这恰又是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格力是被股市上普通投资者抛弃的话,美的则是正被机构投资者抛弃。

公司回购和股东减持同时出现

美的在资本市场有意思的地方是,公司回购和股东减持同时出现。

美的各大股东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动作,这成为了投资者所担忧的关键因素,也是股市下跌的重要动因之一。

去年,包括大股东何享健、董事长方洪波和高瓴资本在内的重要投资者,都进行了减持。

其中9月一笔减持数量高达2000万股,达13.62亿。11月,美的发布公告称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何享健累计减持美的约70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

在此之前,高瓴资本据称出于投资考虑,也减持了美的42亿的股票。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美的集团投资者总户数超过40万,相比2020年底的股东户数翻了接近一倍。单户持股数量从去年底的3.1万股下降至一季度末的1.7万股。基金持仓比例从去年末的11.86%下降至一季度末的8.4%,相当于净减持2.44亿股。更加致命的是,有人指出从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美的的机构股东数量从1678家暴跌至861家。

从1678到861短短两个极度,近50%的投资机构放弃持股美的,这无疑使美的管理层心惊,最终倒逼美的回购和股东减持。

我们很难想象,一家经营状况尚属正常,至少没有出现明显问题的公司,会如此密集的遭投资者放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上面说了美的格力这次股价下跌的共性,具体到美的而言,可能还有其独特的因素,那就是投资者认为近两年美的股价涨的太快,美的股价过高了。

过去两年,美的集团(000333)股价持续上攻,劲头非常猛,就像一辆刹不住车的车,过了终点线还在往前跑,严重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上攻动能。

连续两年的股价大涨,特别是疫情冲击下美的集团相对稳健的业绩驱动的股价不断攀升,美的集团一度在二级市场上演股价不败神话。

随着股价不断冲高,风险开始浮现,企业盈利与估值之间的匹配度开始下降。Wind的PE-Band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美的集团的平均估值约为15.67倍PE,春节后一度上冲至30倍的PE。作为成熟的家电企业,这样的估值实际已经偏离了其盈利能力。即使股价经历了近30%的回调,当前美的集团的股价对应的PE依然超过18倍。

附图:美的集团估值分析

也就是说,美的此次股价下跌是在为以前非理性的股价狂涨还债,此次下跌,很可能是让其股价回归理性区域。但美的格力却是认为投资者对其业务前景不看好,因此美的格力必须寻求突破,可是路在何方?

首先是在智能装备领域。2015年美的与安川电机合资成立机器人公司,美的首次入股库卡,正式宣布进入机器人产业;

也是在那一年,格力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提出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为公司未来两大研究领域,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也首次亮相。

为智能装备的亏空买单

一边是美的通过并购实现了多元化运营,另一边是格力通过自主研发致力于掌握核心技术。6年后,两家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出现了明显分化。

还是先说美的。

从上述2020年美的年报可知,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实现营收215.89亿元,占总营收7.60%,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为-14.30%。

截图来源:美的集团2020年年报

而格力呢,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的营收贡献占比分别仅为2.69%和0.47%,比上年同期分别下滑18.91%和63.06%。

截图来源:格力电器2020年年报

经过6年发展,两家公司的智能装备业务都遇到极大麻烦,一个增长大幅下滑,一个营收接近于无。

自美的入主库卡以来,营收逐年下降。2018年,库卡营收共计32亿欧元,同比下降6.8%;2019年营业收入31.5亿欧,同比下降1.5%。据德国《商报》3月25日报道,2020年库卡全球销售额下降19%至26亿欧元,亏损1.13亿欧元。

当然美的2020年报中用了较大笔墨为库卡的机器人业务打气,声称2020年库卡在铸造、物流、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都推出了多款机器人新品,在医疗、传统汽车和新能源车、物流自动化、教育培训、3D打印等领域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斩获了多个大订单。

库卡首席执行官莫能(PeterMohnen)表示,预计2021年销售额将实现增长并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中国市场将为此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中国是唯一增长的市场,库卡不仅在汽车等传统领域继续进步,还在医疗等新兴领域有所斩获。创新方面,库卡2020年研发投入从1.6亿欧元提高到1.78亿欧元,旨在为业绩增长起到提振作用。

关于美的收购库卡,至今还有200多亿的商誉。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1年库卡业务至少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升,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也就是说,6年前美的投注智能装备机器人业务尽管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还不能说是失败。

再看格力电器2020年的年报,提及机器人或智能装备的内容较少。报告指出,格力已开发出6大系列300多个型号的伺服电机和3大系列专用伺服驱动器,全面满足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电机绕线机等自动化场合的装备应用。年报还表示,此举打破了我国高端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表明格力已能自主生产出国际先进水准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现阶段已经申请专利28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60项,参与制定三项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

说了这么多,却没看到什么销售业绩,我们不知道这一项项炫目的专利还有“打破”究竟能不能真正得到商业化应用,我们只能说,单就公司投资的智能装备机器人行业来说,至少就商业化应用来讲,格力基本上是失败的,未来究竟怎样业不好说。

美的求变,格力成为笑话

2020年12月11日,美的集团旗下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与菱王电梯在广东省佛山市菱王电梯总部举行并购交割暨战略合作启动仪式。随着此次双方合作达成,美的集团将战略性进入电梯产业。而美的集团此次与菱王电梯合作重点的依然是“智能楼宇”。

2020年11月份,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暖通与楼宇事业部”。美的集团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智慧楼宇总经理梁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整个楼宇产业板块的市场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巨大,而整个中国的中央空调市场大概也就900多亿元规模。

这给了美的集团扩展楼宇市场的野心。

美的集团另一个多元化案例是以22.97亿元的价格收购万东医疗相关股东29.09%的股份。

企查查信息显示,美的集团2021年1月成立了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方面。该公司法人代表殷必彤,由美的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全资控股。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资深产业经济专家梁振鹏曾点评美的集团的多元化之路,“美的已经看不清自己的方向了”。

而格力多元化的失败更是人尽皆知。

2015年3月,董明珠首次宣布要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并于同年6月发布第一代手机产品。之后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格力相继推出了第二代手机、色界手机以及第三代手机。

董明珠对格力手机业务寄予厚望,但在布局多年后,格力手机依然未杀出一条道路。

Canalys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品牌分别为vivo、OPPO、华为、小米和苹果。

在电商平台淘宝上,显示的主要手机品牌包括华为、荣耀、小米、苹果等等,却没见到格力手机的身影。

 2016年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出了格力要收购珠海银隆进攻新能源汽车板块。但这项提案立即遭到了格力其他中小股东们的集体反对,即使董明珠在会上威胁5年不发分红,也依旧没有改变股东们的意愿。

虽然格力最终无缘银隆,但董明珠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个人出资10亿元allin银隆,并且还拉上王健林、刘强东,三人集资30亿人民币买下了银隆22.388%的股份。

2017年末,银隆的高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格力系人员逐步进入。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危机一直在滋生蔓延。2018年初,银隆新能源被曝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2018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终止,同时其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6月初,银隆新能源宣布裁员44%,人数达8000人;7月,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与业主方发生纠纷,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在2019年中旬,银隆新能源终于推出了一款叫做“银隆艾菲”的新能源MPV,暂时堵住了外界对董明珠造车决心的质疑。

稍作对比即可发现,“银隆艾菲”居然和十年前的丰田埃尔法有90%的相似度。这就意味着,董明珠立下豪言壮志要造的车其实是一辆套壳车!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不到200公里。然而董明珠直接将该车对标奥迪,打出了43万一辆的惊人价格。

2019年尚且还能卖出去2708辆,到了2020年,前八个月加起来的销量都不足600辆。

董明珠丢掉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狂砸30亿人民币造出的“银隆艾菲”,就这样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界的一个笑话。进入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董明珠终于对造车死心。

格力成了笑话,并不妨碍美的再次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美的进军新能源

2021年5月17日,美的集团宣布将发布新能源汽车新品,其海报背景就是汽车。

今年5月18日,美的集团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司发布三大产品线,包括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威灵公司成立于2018年。从经营布局看,威灵公司完全是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机电零部件来开展业务,

在去年3月,美的集团还通过另一家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以近7.43亿元收购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交易完成之后,美的集团成为合康新能间接控股股东。

在新能源汽车上,合康新能可以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建设等产品及服务。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不过,与格力选择整车路线不同,美的再次造车选择的是零部件模式。

平心而论,美的选择以汽车零部件研发切入赛道,其风险要比整车制造小得多。正如美的集团机电事业部总裁伏拥军所说,“当前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缺少潜心下来做好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对于美的来说,选择进军汽车领域并成为核心部件供应商,一是考虑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二是考虑企业的能力和擅长。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美的不会造车,而是立足汽车部件做精做深,突破一系列技术禁区和限制”。

对于过往造车的败因,或许美的自身也有过深刻的总结。而在美的集团2020年的年报中有这么一句话:“美的没有东西可守,美的必须加速步伐重构自己。”

格力美的小米现在都遇到一个怎么提升规模还不让收益率下降太多的问题。他们都在进行多元化尝试,目前格力还没看到希望,美的则还未能令人完全绝望。

转型多半是死,不转型又没有出路,对中国家电业的两大巨头而言,还真是各难题。

参考资料:

(1)资本动态|“内卷”?格力或刷新A股回购历史,强压美的一头,意图挽回低迷股价?财经网2021/05/27

(2)股价持续走低,百亿回购效果不明显,格力还有哪些大招?2021/05/28奥一新闻实习记者 冯潇慧 记者 卢若情

(3)美的集团打响股价“保卫战”新浪财经发布时间:05-10

(4)美的格力“六年拉锯战”:格力输了吗来源:高工机器人(9.500, -0.16, -1.66%)网

(5)只做零件“不造车”,美的二度入局汽车赛道,弯道超车的“野望”BMR商学院发布时间:06-0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