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商业帝国递交接棒,锂电材料龙头路在何方?

400亿商业帝国递交接棒,锂电材料龙头路在何方?
2023年03月27日 12:33 反做空研究中心

作者|刘工昌

2023年3月23日,杉杉股份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郑驹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这表明郑永刚之子郑驹正式接棒掌舵这个市值近400亿的新能源企业。

杉杉股份接班人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并无太多悬念。早在2018年,郑永刚就已对外表示正培养儿子接班。他表示,“我很传统,就是个农民,我的理念是:儿子生在我家,就该他继承。”(1)

据浙商杂志报道,郑驹于1991年出生,高中赴英留学,回国即入杉杉股份,先后担任多项要职。郑永刚曾表示,儿子在英国生活艰苦朴素,“不买车不买房,平时出行都乘地铁。”但有公众号曾披露,郑驹是位游戏资深玩家。据媒体报道,郑驹在2016年1月的杉杉新春晚会上,挑战《新贵妃醉酒》一人双声,引起现场尖叫不断,2017年的晚会上,他又精彩演唱《超越梦想》。(2)

郑驹曾加入上海富二代创投圈“BU资本”,磨练投资技法。2015年,郑驹出任杉杉控股总裁。2018年2月,郑驹出任杉杉集团控股股东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2019年9月,郑驹出任杉杉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副总裁),后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团总经理(总裁)。天眼查显示,目前郑驹在59家企业担任法人,67家企业担任高管。(3)

定格西服到转型新能源,杉杉的两次腾飞

郑永刚于1958年出生,在退伍转业后做过外贸公司的货车司机,27岁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出任厂长。1989年,31岁的郑永刚赴任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厂长,当时的他身边只有几间昏暗的车间,陈旧的车床与缝纫机,还有几十号差点因为工厂破产而集体遣返的员工,这些人甚至连西服是什么样都没见过。也因此,他在厂里拉出的横幅——“创中国西服第一品牌”,遭人嘲笑。

郑永刚带着员工研究国际时装的图片,照着分辨率极低的照片打样,最终弄出了一件件像模像样的翻领西服。第二年,他借了3万元(一说为6万元)在央视打广告,杉杉西服也因此一举成名。到1992年,杉杉西服成功坐稳了中国十大服装品牌第一的宝座,那句“杉杉牌西服,不要太潇洒”也随着央视传遍千家万户。这一年,杉杉的全国市场销售体系基本建成,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1996年,杉杉股份上市,并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到1999年,杉杉品牌西服已经连续7年在国内稳居第一。

2000年,在郑永刚认为,中国服装品牌最大的红利期已过,杉杉股份服装业务的生命周期即将由盛转衰。为此他选择了转型,而两个未来方向,一个是大健康,一个是新能源材料技术。

1999年3月,当时国家唯一的碳素研究院鞍山工程院的王维刚院长赴上海出差,约见此前有过几面之缘的郑永刚。此时的鞍山工程院在一项“863”课题上碰了壁,国家下拨的1000万元已经消耗殆尽。此番前来,王维刚希望郑永刚能够投资这个项目8000万元,帮助完成课题。郑永刚发觉王维刚院长图纸上展示的正是当时日本日立化成垄断的“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技术,正与其期待转型的新能源材料技术有关,当即便在餐桌上向王维刚院长许诺了8000万元的课题研究费用。

1999年5月,杉杉股份以资金、鞍山热能研究院以技术共同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国家“863”课题“中间相炭微球”项目产业化,从事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尽管此次投资风险巨大,但仗着每年几个亿的盈利能力,杉杉股份还是挺了下来。到2001年,“中间相碳微球”技术终于成功实现产业化,上海杉杉成为中国第一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打破了日立化成对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并取代日本成为国内中间相炭微球主要供应商。2003至2004年,湖南杉杉、东莞杉杉相继成立,杉杉股份基本完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布局。

至此,杉杉股份成功实现向高科技行业进军。

但由于杉杉股份现在所涉及的新能源领域与其原先的服装领域风马牛不相及,导致杉杉股份股价不被看好,从1998年的每股34元下跌至2006年每股3.4元,市值缩水超过90%。这8年来,杉杉股份靠政府的拆迁补偿金和变卖其他资产的收入艰难苟活。

终于杉杉股份迎来了转机。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站在演讲台上发布了划时代的手机iPhone,这也标志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随即苹果第一代智能手机零部件开始全球捆绑招标,当时中国锂电产业中标的仅有两家企业——杉杉股份与ATL。

至此杉杉股份连亏8年的锂电业务终于开始盈利,股价也逐渐企稳,从最低点的每股3.4元,回升至每股16元。2013年,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全面超过服装业务。

成锂电龙头企业,迎第三次腾飞

智能手机时代挽救了悬崖边的杉杉股份,但其真正的高光时刻还未到来。

2007年-2011年间,中国锂电正负极材料与电解液市场迎来了大爆发,市场供需关系迅速从需求过剩转化为供给过剩。中国有色金属报的一篇文章曾经指出,即使强如杉杉股份,在2011年恶性的市场竞价过程中,其相关业务也出现了亏损。直到2013年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锂电市场终于迎来真正的风口。,据EVTank数据显示,2013年往后,整个动力电池材料市场每年的需求增长达到两位数。

也正是在这一年,杉杉股份的锂电业务营收21.64亿元,首度超过总营收50%,成为企业真正的战略支点。在随后的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其锂电业务营收快速攀升,分别达到了24亿元、34亿元、41亿元、60亿元、7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87%。

据杉杉股份2018年财报显示,其正极材料出货量已经达到20063吨,销量规模在全球正极材料领域排名第一。另外,在负极材料、电解液这另外两大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上,杉杉股份的表现也能用“实力拔群”来形容。

其中,在负极材料方面,杉杉股份以“中间相碳微球”技术为基础,持续正向研发了人造石墨、硅氧-碳复合产品,与国内主流市场有着至少5年的技术领先优势。前期持续的研发投入,让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产能与销量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位列第一梯队。据杉杉股份2018年财报显示,其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了33907吨,国内市场占有率14%,仅落后于专攻天然石墨的深圳贝特瑞。

到2020年,杉杉股份共拥有上海杉杉、宁波杉杉、湖州创亚、郴州杉杉、宁德杉杉、内蒙古杉杉六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产能达到8万吨/年,在EVTank的统计中排名全球第三。

在电解液方面,2016年末,杉杉股份通过增资控股了电解液原材料企业巨化凯蓝公司,拥有了20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原材料市场。通过掌握上游原材料来源,杉杉股份实现了电解液业务毛利率的大幅上涨,从2016年的12.56%,增长至2019年上半年的18.35%。另据杉杉股份官网显示,2020年其自有产能为4万吨/年,分别在东莞与衢州建有生产基地。平安证券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一产能水平在电解液产业排名国内第五,同样属于第一阵营。

官网显示,杉杉股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是与奔驰、索尼齐名的全球技术最优、规模最大的锂电综合材料生产企业。毫不夸张的说,杉杉股份是目前锂电产业中间层中,产品技术实力,生产制造实力最强的一家企业。

锂电产业三大材料领域的强势,使得杉杉股份有余裕展望更大的市场,企图以锂电材料为基础,撬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版图。(4)

杉杉股份旗下正极业务公司杉杉能源于2016年2月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其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的第一步。而下一步,郑永刚计划将负极业务也进行分拆上市。在他的算盘中,杉杉股份的正负极业务都将在2021年-2024年期间实现20亿元的净年利润,估值都能达到800亿元-1000亿元,分开上市的想象空间显然更大。

主抓偏光片,百亿帝国崛起

在杉杉股份新能源业务如日中天之时,已逾花甲之年的郑永刚仍未安于现状。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公告拟以7.7亿美元收购LG化学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并成立偏光片企业——杉金光电。2021年2月1日,该收购完成资产交割并纳入合并范围。

偏光片被业界称为光学行业的“芯片”。由于该领域内的三大巨头LG化学、日东电工、住友化学均为外资企业,偏光片一度成为“卡脖子”的老大难问题。又由于偏光片属于显示技术产业,是制造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也是我国液晶面板技术国产化最困难的领域之一。

2021年4月,杉金光电总部正式成立,标志着大规模、技术先进的偏光片生产基地诞生。专家表示,杉杉股份拿下LG化学相关业务,将对中国偏光片产业及下游的液晶面板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旗下的杉金光电成为全球领先的偏光片生产商,尤其是在大尺寸偏光片领域位列世界第一。在技术研发方面,杉金光电也是行业创新的引领者,拥有1700余项专利,特别是在65寸以上大尺寸偏光片领域,竞争力遥遥领先。目前,杉杉股份偏光片市场占有率全球遥遥领先,超过25%,具备强大竞争力。(4)

数据显示,2021年杉杉股份营收206.99亿元,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其中两大主业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1.25亿元和99.44亿元,偏光片业务归母净利贡献高达11.97亿元。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7.72亿元,归母净利润16.61亿元。其中偏光片业务收入57.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升高至53.17%,归母净利润7.998亿元,实现销量6807万平方米。

随着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营收占比升高的,还有杉金光电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以来,偏光片产业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杉金光电市场份额从2022年1月份的25%大幅增长至6月份的37%,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并呈现出坚挺的发展势头。据杉金光电预估,公司在85吋以上市场份额已经在80%以上,65吋以上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

通过聚焦两大核心产业,杉杉股份从单一的服装业务稳健发展成为集新能源科技、偏光片等产业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自2002年起,杉杉股份连续20年入榜中国企业500强,2021年以531亿元销售额位居373位。

30余年光阴荏苒,杉杉股份在服装、锂电、光电等行业里冲浪,这其中的成绩离不开郑永刚“做不到第一宁愿退出”的果敢与前瞻。(5)

2022年郑永刚以125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列《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864位。集新能源科技、时尚服装、医疗健康、贸易物流、旅游休闲、金融投资的百亿杉杉帝国崛起。

投资撑起半边天

从服装成功转型新能源与光电两大高科技领域,中间经历了漫长的亏损煎熬,杉杉股份靠什么熬过去的?

答案是投资并购。

郑永刚擅于资本运作。回顾其投资经历,不仅涉足银行和保险,还通过多家私募基金和创投公司开展期货、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业务。此外,郑永刚还炒过多个壳资源。这些投资的买进卖出,为杉杉股份后期进军新能源领域和光电领域积累了宝贵的资金。

在杉杉股份2012年的财报中,杉杉股份的主营业务变成“服装、锂电池材料、投资”三大主业,投资首度成为其主营业务之一,对应的毛利率为100%。此后很长时间内,投资收益为杉杉股份的业绩贡献了半壁江山。

2016年至2021年,杉杉股份的非经常性损益一直居高不下。据清流工作室测算,2016年至2021年,杉杉股份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分别是22.34%、50.78%、72.81%、40.34%和43.54%。这主要跟杉杉股份的投资运作有关。

2004年,杉杉股份入股宁波银行,当年入股宁波银行的成本不到1.82亿。但从2014年底首次减持直至2021年清仓,杉杉股份通过减持获得收益约54亿元,并取得现金分红超过6.5亿元,合计投资收益达60.5亿元。仅2018年,杉杉股份出售宁波银行的股份就合计获得投资收益约7.91亿元。此外,杉杉股份子公司还在2020年出资4亿元,参与宁波银行定增和随后的减持,累计获得投资收益约2.2亿元。

除了银行股,杉杉股份显然青睐矿业股。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近年来,杉杉股份陆续买入了国外多支矿业股的金融资产。其中包括多只在澳洲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及包括在加拿大上市的TSX:DEFI(DEFI TECHNOLOGIES INC)。

洛阳钼业是杉杉股份唯一一只在国内持有的矿业股。2017年,杉杉股份对洛阳钼业进行了战略投资,以18亿元认购后者收购海外金属资源的180亿定增项目,此后持有股份占洛阳钼业总股本约2.18%。2020年至2021年前后,杉杉股份套现合约14.76亿元。

不过,并未所有投资都稳赚不赔。2010年十月,杉杉股份以4.95亿价格拿下稠州银行7.06%股份,成为后者并列第一大股东,试图在稠州银行上市盛宴中分一杯羹。但十几年过去了,稠州银行IPO停滞不前,杉杉股份依然被“深度套牢”。

除了买,还有卖。

杉杉股份称要聚焦主业,持续开展一系列"瘦身"动作。

尽管杉杉股份的服装业务于2016年被分拆并独立在香港挂牌上市,但由于该业务壁垒低、竞争烈,越发鸡肋。2018年杉杉股份的营业收入中,服装业务占比已从10年前超过60%降至不到8%。

2020年2月4日,曾经的“服装第一股”杉杉股份,将其所持有的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品牌”)48.1%的股份,作价1.68亿元转让给包括陕西茂叶工贸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与个人。此次股权转让后,公司对杉杉品牌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杉杉品牌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宁波杉杉股份发布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公告

2021年5月,杉杉股份将旗下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64%的股权转让给BASF(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交易价格合计为17.03亿元。

2022年1月,杉杉股份将旗下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予关联方吉翔股份,交易价格为4.8亿元。

2022年12月8日,杉杉股份又拟将其所持衢州杉杉51%的股权转让予新亚制程(002388.SZ),交易价格为7.04亿元,其中衢州杉杉是杉杉股份两大电解液基地之一。

这种股权转让对外公开的说法是缩减副业,为主业瘦身,却也引起一定争议。实控人郑永刚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吉翔股份,就因接盘杉杉股份的资产而赚得盆满钵满。据吉翔股份业绩预报显示,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为4亿元到5亿元,同比增长2329.91%至2937.39%,业绩预增的原因被归结为去年刚刚收购的永杉锂业。

永杉锂业是杉杉股份“一手奶大的孩子”,主营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原计划为公司正极业务供应锂盐等原材料而配套建设和投资。2021年三季度永杉锂业营收骤增至2747万元,净利润由亏转盈,达631万元。在产能即将释放之际,杉杉股份却转手就将其出售给了实控人另一家上市公司,有媒体称,中国富豪敛财技能堪称卓绝。

杉杉股份也曾从控股股东手里买过资产。

2018年12月份,杉杉股份通过“豁免关联交易方式审议”,从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处拍得穗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穗甬控股”)30%股权,成交价为9.36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穗甬控股的主营业务是不良资产管理及股权投资基金。当时公告一出,便引发杉杉股份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质疑。(2)

杉杉面临的问题

杉杉股份看似前景一片大好,但其行业趋势千变万化,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替代淹没。

动力电池目前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以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厂商由于成本关系开始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这让善于抓风口的杉杉股份始料未及——杉杉股份正极材料业务正是以三元材料为主,且在钴的上游布局较为完善。

当然由于三元电池出色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在某些领域是不可替代的。机构认为,未来三元正极材料、特别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仍属行业主流,磷酸铁锂仍将主要应用于中、低配版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及储能等市场。(6)

另外从产业视角来看,锂电产业当前赖以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景气。按业内人士的预期,车市寒冬将会持续5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拐点可能会在2025年到来。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心一意扑在锂电材料业务上的杉杉股份,其盈利能力将会受到巨大的考验。

从技术视角来看,锂电产业的下一代技术路径,固态电池、锂空电池,对研发能力的要求极高。而从杉杉股份明面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其后续的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并不快,没有出现此前布局中间相碳微球与人造石墨技术时的超前现象。

从公司视角来看,此前杉杉股份掌舵人郑永刚在2016年左右提出的三个周期“服装——锂电——现代服务业”已经不再奏效。

2019年年中,杉杉股份宣布全面收缩业务线,非新能源产业全面退出,这一战略最终体现为奥特莱斯业务29亿元卖给唯品会,1.63亿元出售杉杉品牌48.1%的股份。

此外,在新能源产业内的非锂电材料领域,杉杉股份采取保守进入的策略,主要体现在收购澳洲锂矿公司Altura近20%股份,收购巨化凯蓝公司,设立云杉智慧分公司。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虽然杉杉股份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一直处于较为健康的水平,但其经营现金流大部分时间都为负值,仅在2018年实现了5亿元的正经营现金流。

2019年的财务状况对于杉杉股份而言是雪上加霜。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由于补贴减少以及资本运作不再计入财务报表,杉杉股份净利润同比减少72%,现金流将进一步遭受考验。

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寒冬、前沿技术研发进度不明朗、现金流隐忧频现,杉杉股份的下一个十年将会面临全新的挑战。而下一个十年,是锂电产业各大企业下场,贴身肉搏的十年,也会是锂电产业高速增长的十年。(7)

在《掌门人说》节目中,郑永刚指出,锂电仍然是时代能源革命的主旋律。核电、风能、光伏轮番登场,但都无法撼动锂电产业主导能源革命的力量。他认为,包括锂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将在未来的20年内迎来20倍的增长,最终达到万亿级的水平。

而对于杉杉股份的未来发展,他也颇具野心,“如果你对未来一年企业的增长率预估是80%,那么你就在被时代所淘汰;增长率达到100%,也仅仅是吃下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只有增长率达到120%-150%,你才是在保持增长,在不断蚕食别人的市场,最终成长为龙头企业,杉杉股份就是要成长为这样的企业。”市场的集群效应也非常关键,他认为,当前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锂电产业已经朝着中日韩积聚。

新的企业很难再从外部切入,而在产业内部,杉杉股份目前在正负极材料产能上已经做到了行业龙头,规模效应压低了杉杉股份的成本,在与电池厂谈判的过程中,也就拥有了更多议价空间。与此同时,杉杉股份还在发力充电桩运营、新能源整车制造与运营、上游矿业部署等多个领域,试图完成产业链的闭环。

目前,杉杉股份在充电桩领域的子公司云杉智慧的布局已经小有成果,成功进入了2019年充电桩运营商桩数前十名;上游矿产的部署,也由于收购了澳洲锂矿企业Altura近20%的股份,以及与洛阳钼业达成的优先供货协议,保证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但在新能源整车方面,杉杉股份的进展不如预期,甚至更改了原本为新能源整车项目发起的募资公告,这可能意味着杉杉股份将会收缩新能源整车业务。

稳定的市场增长、强大的研发能力、市场的集群效应以及杉杉股份试图打造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成为了这家企业迈向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要素。(7)

就在郑永刚去世前一个月,2023年1月12日,他还在杉杉股份2023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公司2023年企业发展战略。一方面,坚定加大对负极材料、偏光片和锂盐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继续做减法,坚决剥离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同时,坚持培育医疗产业,大健康板块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产业。(8)

杉杉股份还在加快偏光片业务的新产线建设、新产品研发,在强化TV领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高端IT、OLED、Mobile、Auto及AR用偏光片的开发,未来将凭借12条全球领先的产线,3.2亿㎡/年的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

注释:

(1)郑永刚离世后的杉杉股份:百亿帝国接班人如何抉择?刘丽丽新浪财经2023年2月15日

(2)杉杉股份“郑永刚烙印”:投资曾贡献七成利润 梁耀丹 清流工作室 2023年2月17日

(3)400亿公司浙商大佬突然去世,90后儿子当选董事长,后妈现身称选举违规 每日经济新闻2023年3月25日

(4)蝶变33年,杉杉的创新转型之路 宋一聪2022年5月24日

(5)百亿杉杉帝国谁接棒?时代财经APP张汀雯2023年2月13日

(6)20年加加减减,杉杉股份的未来在哪?第一财经 冯丽君 2021年6月1日

(7)杉杉股份魔幻30年:从服装第一股到锂电材料龙头 车东西 Bear车东西 2020年2月19日

(8)400亿商业帝国交棒,杉杉股份迈入“郑驹时代”21世纪经济报道费心懿2023年3月23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