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这家公司把克虏伯钢厂搬进中国,今天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18年前,这家公司把克虏伯钢厂搬进中国,今天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2019年11月26日 23:57 反做空研究中心

作者|刘工昌

沙钢集团发布2019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沙钢集团营业收入合计1092.9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38.17亿元微升;营业利润为76.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7.94亿元下降48.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14亿元下降44.82%。季报显示,三季报盈利大幅下滑,公司总负债已超1200亿之巨。

沙钢集团在募集说明书中表示,在财务方面,其或面临偿债压力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债务比重较大、盈利能力下降等多项风险,在经营方面则或面临产品价格变动、原材料价格变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等风险。

大公资信做出的《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19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沙钢集团钢铁生产的原材料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资源对外依存度仍较高,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控制压力;公司总有息债务规模仍较大,且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仍面临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除了财务与经营方面的压力,在环保方面近年来沙钢集团也备受指责。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沙钢集团百万吨钢渣弃置江边威胁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一文,该文显示江苏沙钢集团多项环境污染问题引发高度关注。

为此,大公资信则在评级报告中表示,沙钢集团环保风险频发,对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且在环保趋严背景下,公司将持续面临环保压力。

作为中国民营钢铁排名第一的沙钢集团,在经过多年同领域的长期领跑后,终于来到了它的瓶颈期。这些年它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后还能不能一如既往,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问题。

买下克虏伯,拿到首富通行证

沈文荣是江苏常熟人,1968年12月,中专刚毕业的沈文荣成为江苏省沙洲县锦丰轧花厂机修车间副主任。后来他成了大富豪后,曾有很多机会让他至少谋求一张EMBA证书,但他却抱着“中专生”身份一直没换,并且打心眼里瞧不上“那些在管理学院课堂上口若悬河的教授”。

1984年,38岁的沈文荣刚担任钢铁厂厂长,沈文荣就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到1988年,它已经建立起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依靠它沙钢已经积累了1亿多元资金,当时业界传言其可以坐吃十年。

但很快,沈文荣就意识到了窗框钢面临新兴的铝合金和塑钢窗淘汰的危险。而此时沙钢职工都还沉浸在窗框钢热销的喜悦中,沈文荣决定:逐步放弃窗框钢。1988年底,在激烈的反对声中,沈文荣力排众议,从英国比兹顿钢厂买下一套二手75吨超高功率的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

这套“超高电炉-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代表了当时的国际高科技先进水平。沈文荣说“就是设备买来了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5分钱一张,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

1991年6月,沙钢人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就将这条生产线全线贯通。投产仅两年时间,该产线的年产量就突破了原英国比兹顿钢厂用10年才达到的年产16万吨钢的纪录。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迎来了基建高潮,这套花了3亿元的75吨生产线投资不到3年就全部赚回。

沈文荣的“折腾”还没停止。1994年,引进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兴建了亚洲第一座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LF精炼炉、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沙钢为此“亚洲第一高炉”花了9.8个亿。这条用最快速度组建而成的全球一流的线材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7万吨,通过技术改造,2004年产量达到97万吨,其年产量还超过国外同类设备20%,每吨钢的电耗也降到同类设备最低。

1996年,沙钢与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国浦项集团合资兴办10万吨不锈钢冷轧薄板、10万吨镀锌钢板和14万吨钢材加工中心三个项目,总投资达2.4亿美元。至此沙钢跻身世界钢铁行业第一方阵。

2001年10月,沈文荣以2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曾为普鲁士、德意志帝国供应坦克、炮弹和战舰装甲钢板的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克虏伯手中收购了其子公司霍施钢铁公司,并将这家大型工厂整体搬到中国。霍施钢铁公司拥有成熟的板坯生产技术,掌握了这项技术,沙钢也完成了行业的上游布局,大大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同时使沙钢的年产量再次提高。

建厂之初,沙钢就立下了第一个目标,要成为苏州地区100多家钢铁企业的老大。10年后,此目标达成。又一个五年规划后,沙钢跃升为江苏第一。而在2000年建厂25周年之际制定的未来25年规划中,沙钢提出钢产量要超过1000万吨,进入中国前五,世界前十。

与此同时,沙钢的体制变换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1998年沙钢开始改制,到2001年初终于完成。改制后,沈文荣个人持股17%。到2004年,集体部分持股由沙钢管理层回购,沈文荣个人拥有的股份达到29.98%。自此,沈文荣彻底拥有了沙钢的控制权,取得了首富的资格通行证。

2001年,在国家“十五计划”钢铁限产的当口,沈文荣却决定购买蒂森克虏伯的“凤凰”,逆流上650万吨板材项目。但直至2003年底,仅取得了原国务院经贸委的批准,还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2004年初,国家发改委欲开新一轮宏观调控,曾赴沙钢参观,沙钢命运千钧一发,同属苏南的铁本就被关闭。幸运的是,沙钢在宏观调控之前获得了全部合法手续,躲过一劫。

2019年年3月底,沙钢集团宣布中国首条超薄带生产线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条由沙钢集团与美国纽柯钢铁合作开发的生产线,全长仅有50米,只有常规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却能在短短30秒内把钢水直接变成钢卷,能耗还降低80%,被业内誉为“中国钢铁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实践”。

日前,由沙钢研发的供埃及苏伊士运河EL-Ferdan双翼平旋铁路大桥项目用耐候钢成功交付。这是继中老铁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孟加拉BRAC大学城后,沙钢在“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上的又一重点供货项目。它标志着沙钢开始在高端钢材市场冒位。

深入上游,打碎卡脖子的枷锁

2005年之前,沙钢主要是靠内部增长。随后沙钢加入国内钢企轰轰烈烈的并购浪潮。2005年下半年,沙钢在与国内外同行竞争中成功收购淮钢,收购淮钢后,沙钢立刻开始投资技术改造,两年之内将其产量提高到300万吨。2007年9月,以20多亿元现金收购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近80%股权。沙钢的总产能冲上2000万吨级别,首次进入全国钢企前三。

2007年12月,沙钢收购了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25%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沙钢年产能由此再增500万吨,至2500万吨,产量则达到2200万吨,成为仅次于宝钢集团的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2007年,沙钢还收购了年产钢30万吨左右的常州鑫瑞特钢51%的股份。

随后很多年沙钢没再收购,直到2018年1月2日,抚顺特钢发布了《收购报告书》,确认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成为其实控人。但抚顺特钢收购后不久就暴露出资产盘点的问题,沈文荣可谓遭受“当头棒喝”。

2018年3月15日,抚顺特钢公告称,因自查发现“存货等实物资产不实”,该公司可能在追溯调整后出现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但沙钢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沈文荣发掘了民营钢企的三大并购优势:一是决策快,容易把握住市场机遇;二是能保证所收购企业职工的基本利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够明晰原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权限。

但民企出身,意味着难有上市融资渠道,这让沙钢在并购博弈中底气不足。沙钢本可吃得下更多产能,而寻求收购的目标也很多,但民企先天的融资劣势限制了他的欲望。沈文荣不止一次地说过:“要是能有米塔尔二分之一宽松的国际融资条件,我仅在中国收购就能达到1亿吨。”

搞定了终端的产能,上游的原料供应,也常被人卡脖子。从2003年开始,沈文荣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外,2004年沙钢成功参股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合资公司10%的股份,作为固定回报,该公司每年供应沙钢300万至350万吨优质平价铁矿粉。

与此同时,世界上最大的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也与沈文荣就资源和有关技术问题正式达成合作意向,每年将向沙钢供应上百万吨的高品质铁矿粉。

2007年9月,沙钢斥资约1.08亿美元,收购英国斯坦科控股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萨维奇河铁矿90%股份,总投资为1.08亿美元。该项目又称ABM项目。据称,该处可采铁矿石总储量约为2.83亿吨,每年至少可为沙钢供应铁矿石200万吨。

2008年12月,沙钢以ABM项目自有资金收购澳洲一处8亿吨储量的铁矿山开采权。该处矿山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产高品质铁矿石约680万吨。

此次收购完成后,沙钢已坐拥10亿余吨铁矿石储量,悄无声息地成为国内拥有海外铁矿石数量最多的民营钢企。如果澳洲新矿投产,沙钢每年的铁矿石自给量最高可达1380万吨。按沙钢2008年铁矿石2500万吨需求量计算,自给率可达50%以上。如此之高的自给率,在国内民营钢企中是第一家。

危机前夜清库存,回笼资金数十亿

沙钢被称为“中国的米塔尔”,关键不是规模,而是他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堪比米塔尔。沙钢已经成为中国成本最低的钢铁企业。2005年国内钢厂一般人均600~800吨钢;沙钢人均产钢量达到了1062吨,甚至超过了技术、设备远远优于自己的宝钢,位居全国钢铁业之首。到2018年已经达到人均产钢1600吨,约为行业平均水平两倍还多,接近世界最好水平。这就意味着沙钢吨钢到材成本只有200元,而一般的企业要300~400元。

沙钢建立了独特的低成本控制体系,首先是人力。

而对不从事第一线生产的管理人员,沙钢的定员编制堪称苛刻,全厂管理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5%~6%,而且董事局的副总们都是五六个人一间办公室。更让人惊讶的是,全厂还没有一名清洁工定员,环境卫生工作都是由各部门“三包”,上班前要人人动手,负责搞好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当然沙钢的工资福利待遇,要明显低于同等条件的公司。

沈文荣喜欢扁平式的管理风格,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要节省人工。已经是福布斯亿万富豪的沈文荣,终年是一身和名牌无缘的普通衣着,食堂里粗茶淡饭几分钟就能吃饱,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价沈文荣是个“天生会赚大钱却永远也学不会消费”的“钢痴”。

沙钢的第二条低成本秘诀,是流程自主创新,他们的投资经常是同行的1/3,甚至还发明了让电炉也能使用铁水的工艺,把能耗大幅度降低。沙钢在布局生产线时,总想方设法地节约成本。和兄弟厂同等规模的超高功率电炉,沙钢的竖式电炉投资要节约30%,高线轧机比国内外同等水平、同等规模的投资要节约20%。

沙钢赖以成功的秘笈,还有沈文荣的高度市场敏感,他总能提前预感到危机与机会。前面讲过在窗框钢还火红时力排众议上螺纹钢。

进入2008年后,钢价一路攀升,沈文荣清醒地意识到超额利润不会持久。从5月开始,沙钢大规模清理库存,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回笼资金数十亿元。

沙钢几年前上马高端宽厚板项目时,特意保留了120万吨方坯组用于生产普通线材。这个曾让不少同行难以理解的决定,在危急时刻顿显“英雄本色”。因为长短流程结合、长材板材结合,使得沙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既可以生产高端宽厚板、热轧板卷,又可以生产中低端建材、线材的钢企,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

随着4万亿元投资放开,2009年1月份,沙钢对原有大盘卷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增设年产能力为120万吨的棒材生产设施,主要生产当前市场热销的螺纹钢。这一技改项目总共投入5566万元,用时仅两个半月,于3月24日一次性成功投产,抢得先机。沙钢人自豪地称:“等别人明白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即便人家也马上转,起码也得半年以上时间,那时我们的产品早已牢牢占据了市场。”(沈文荣:中国的米塔尔2009-11-2315:54:26 来源: 竞争力举报)

2011年2月15日,沈文荣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说,民营企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会推进民营企业成长。国企有国家的保护,看上去强大,但国家不可能保护他们一辈子,所以,企业还是要靠自己做强做精做大。民营企业不要觉得委屈,其实没有那么多保护,反而可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有顽强的生命。现在这个环境,导致民企暂时的退缩,但民企没有失去发展的基本面,最后也会超过国企。

主动变革,行业危机成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钢铁业是受到重创。2008年第三季度钢价逼近顶峰时突然停滞,随后连续7个月垂直下落。沙钢主打产品螺纹钢、线材价格与当时相比居然跌了2000元-2400元/吨。沙钢所参股的浦项不锈钢、收购的河南永兴钢铁等项目曾一度停产,出口下降70%。沈文荣几乎破了从不失眠的纪录。

另一方面,钢铁业又是本轮洗牌中“国进民退”最明显的行业。许多民企迫不过资源与信贷压力被迫卖身于国企。攀枝花钢铁重组时曾指名点姓说,国有企业谁来都可以,但民营企业就是沙钢来也不行。

民营钢铁全线大溃退,一片风声鹤唳中,许多眼睛都盯着沈文荣,看沙钢会不会卖。沈文荣的确也有些顶不住了,他也想到了卖。他说,当时一家韩国的著名钢铁集团只要愿意出300个亿人民币,他或许考虑出让40%的股份。可这家跨国公司感觉要价太高了。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以60亿元人民币收购沙钢10%股权,遭沈拒绝。(沈文荣:独孤求胜2009年08月06日来源: 《中国企业家》 何伊凡)

在打消卖身念头后,沙钢也没有退路,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与同类民企比,衰退也令沙钢的优势更清晰地出现在市场面前。前20年,沙钢的制胜武器是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他创造了中国最高产钢效率。同时也使得他能有充足的底气在困难时期挺过去。

作为民企佼佼者的沙钢,还具有国企所不具备的应对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生产环节就在快速改造生产线的能力。在沙钢的大盘卷板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原来的生产线像拐了一个弯,这个“弯”是新增加出来的一条螺纹钢生产线。方坯进入连轧机后,可以沿直线生产大盘卷,也可以拐弯后以每秒11.8米速度,轧出一根根长约108米的高品质螺纹钢。完成类似调整,沙钢仅需不到三个月时间。

然而,仅靠这套打法已不足以令沙钢在未来继续保持优势,中国几乎所有大型钢铁企业都已被裹挟进全球化竞争,特别是经历2008年的全行业危机之后。以往沈文荣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其惊人的市场本能,曾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数次决断逆势而行,扩大产能,终于在国有企业的包围中冲出一条血路。而这次沈文荣对沙钢管理模式进行全新调整的要求更加迫切。

这一调整的核心是沈文荣自己主导的“去沈文荣”化。首先是组织变革,2006年沙钢就成立了董事局,他要通过董事局完成三个任务:资金管理信息化,采购和销售库存管理信息化,提拔培训新人。

其次是培育高管的团队领导力,沙钢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沙钢的管理内核就是“严、细、实”,有能力把这三个字复制到新收购公司的中层干部,可以去分公司练兵。

再者是培养“新血”,沙钢早期团队一直跟着沈文荣打拼天下,平均年龄偏大,在沙钢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条是要“保证长青的队伍”。

沙钢并不追求与管理先进的同行完全对标,沈文荣一直细心揣摩其中的分寸,警惕制度成为效率的束缚,他希望在任何时期都为公司保留一点彪悍的基因。

然而,沈文荣似乎还未找到如何将他的个人基因有效移植到团队中去的方法,过去的高效集中管理的基础之一是他个人的权威,怎样从个人权威时代过渡到制度权威时代,对沙钢仍然是个挑战。(沙钢:野蛮生长与“去沈文荣”化2009年11月05日《中国企业家》)

全球告海航,讨债狂人对老赖

2013年9月13日,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旅业“海娜号”邮轮原定于此时由韩国济州开往仁川,但在离港时却被济州地方法院扣留。原因是海航集团和沙钢船务之间的债务纠纷。

随后,沙钢船务发出声明称,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轮船有限公司须支付沙钢船务5837.57万美元,为此向韩国法院提出了扣留大新华轮船的债务担保人——海航集团相关资产的申请,并由当地法院受理并最终执行了扣押“海娜号”的行为。在海航集团将3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688万元)的保证金支付到韩国当地律师账户后,济州法院才放船。

这已不是沙钢第一次扣海航的船了。

2008年,航运市场高歌猛进,海航集团以无条件担保形式使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大新华与沙钢船务签订了租船合同。大新华所租船为17.2万吨海岬型船舶,租金5.25万美元/日,每15天支付1期(78.75万美元),租期82-86个月,租约约定管辖地为伦敦仲裁,适用英国法。租约最早还船日为2017年2月20日。但两年后的2010年下半年大新华开始严重违约。

无奈之下,沙钢船务就大新华、海航集团的欠付租金事宜向英国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2011年1月份仲裁令判定大新华向沙钢船务支付约515万美元欠款,但大新华没能履行,而且继续拒绝支付租金。随后,沙钢船务再次向英国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并在2011年4月份拿到第二个仲裁令,判定大新华向沙钢船务支付约231万美元。

但大新华仍然拒付。于是沙钢第一次采取了强硬措施:扣船。

2011年3月,沙钢集团在印度扣押了海航集团子公司的一艘海峡型船舶”BULKPEACE”,大新华、海航集团迫于压力,在扣押船舶大约3周后,不得不向沙钢船务支付了欠款,并承诺在未来的合同执行过程中及时付款,于是沙钢船务释放了该船。

但再之后的4个月内,大新华仍没履行任何诺言。2011年7月19日,沙钢船务再次在南非将海航集团下属的大新华油轮公司的一艘超级油轮”GCGuangzhou号”扣押。

面对强硬的沙钢船务,大新华表面上派人反复奔赴沙钢船务进行商谈,承诺付款,暗地里却突然向南非海事法院递交证明材料,证明该油轮并非属于海航集团资产,南非海事法院释放该油轮。显然,这次沙钢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计谋得逞后大新华仍拒付租金。沙钢船务被迫接连上诉,陆续赢得了第三、第四、第五个仲裁令,总计约为1500万美元,但对方仍然拒绝支付。2012年1月,沙钢船务被迫将船撤回自己运营的同时,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就已经发生的1500万美元欠款对大新华发出清算要求,另一方面在英国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申请裁决剩余合同期间给沙钢船务带来的损失,并在2012年11月间拿到了约5800万美元的仲裁令。

大新华被迫支付了之前的1500万美元,担仍拒绝履行5800万美元的仲裁令,遂导致当日的“海娜号”扣船事件。走投无路的沙钢只能申请扣船扣人,闹得天下尽知。自然也招致舆论的广泛压力。

在业界看来,沙钢的成功与沈文荣“像铁一样强悍的性格”密不可分,而被激怒的沈文荣在讨债上也将钢铁般的意志展露无遗。冒险、坚持、雷厉风行是人们对沈文荣强悍性格的注解。作为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节俭也成为其性格的一部分。(“钢铁”沈文荣对阵陈峰2013-09-23来源: 理财周报)

巅峰转型,重资产转向大数据

2015年2月16日沙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沙钢集团于当日与九位境内自然人分别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沙钢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868,837,572股(占公司总股本1,576,265,552股的55.12%)。

此次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5.29元,合计作价约45.96亿元。也就是说,沈文荣的沙钢集团以约46亿元的价格将旗下上市公司沙钢股份的多数股权卖给了九位不同的投资者。

公司公告说,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筹集转型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及加强上市公司的自理、自治,努力推动上市公司战略扩张,加速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推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步伐。究竟是布什么局,两年后有了答案。

2017年6月15日,沙钢股份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苏州卿峰100%股权,以及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德利迅达88%股权。由于苏州卿峰持有德利迅达12%股权,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苏州卿峰100%股权以及德利迅达88%股权,同时通过苏州卿峰间接持有德利迅达12%股权。交易作价合计258.084亿元。

作为本次收购方案的核心,苏州卿峰为持股型公司,本部未经营业务,目前已通过境外全资持股平台公司EJ收购了GS49%股权,EJ并拥有GS另外2%股权的购买期权,行权价格为2英镑。该购买期权行权后,苏州卿峰将通过EJ持有GS51%股权,将GS纳入合并范围。GS总部位于伦敦,是欧洲和亚太地区领先的数据中心业主、运营商和开发商。

根据沙钢股份公告,以2016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GS100%股权的预估值约为50.63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为430.83亿元。

GS主要资产为非流动资产,其中又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为主。GS拥有的主要资产即为用于存放租户IT设备的机房等基础设施。截至2016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占GS总资产的比例达到92.83%。

GS的利润来源主要为其经营的数据中心业务,主要收入为向数据中心租户收取的租金,租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在70%以上;同时,以成本加成方式向租户转嫁的电力采购成本也是营业收入的构成。

本次交易完成后,沙钢股份主营业务将由特钢业务转为特钢、数据中心双主业。

这不是被业界称为“钢铁沙皇”的沙钢股份掌舵者沈文荣第一次谋求公司战略大转向,2015年中,沙钢股份曾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欲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但次年沙钢股份宣布终止该次重组。而仅仅在几个月后,沙钢股份再次停牌重组。这回沈文荣以258亿并购苏州卿峰,直指GS,表明沈文荣的目标已不再是新能源,而是转向大数据。

转型非钢产业是很多钢厂的共同选择。但从2016年开始,行业在去产能的政策影响下快速复苏,2018年甚至还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盈利,很多中型钢厂都取得了丰厚利润,沙钢把主要精力用于转向,以至于钢铁业复苏的短暂时期没有抓住,对一向市场敏感的沈文荣来讲,这是不多见的。

也正是这种情况下,包括很多国企在内的钢厂都放弃了非钢、转而通过产能改造、置换实现扩产。但这种短暂复苏在2019年就到了尽头,很多在这两年扩张的钢铁企业又将为过剩的产能而烦恼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沙钢花巨资奔寻的大数据业务不管前景如何,至少思路是对的。

联合资信在2019年9月的一份评价报告中表示,未来沙钢集团主营业务将由钢铁业务转为钢铁、数据中心双主业共同发展,实现集团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环保还债,不缺钱的沙钢负债累累

从大环境看,世界尤其是国内经济处于持续下调状态中,而支撑钢铁业消费的主力——房地产业仍处于产业政策的严格把控之列,房地产的持续萎缩、停滞最多就是缓慢平稳前行根本无法吃进这两年膨胀起来的钢铁产能,这就决定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钢铁业很难回升到2018年的景气中去。作为仍主要以钢铁为生的沙钢,今后日子自是很难称得上滋润。

而对沙钢而言,还有更大的隐患在后头,那就是环保压力。

2018年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沙钢集团百万吨钢渣弃置江边威胁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一文,该文显示江苏沙钢集团多项环境污染问题引发高度关注,沙钢集团“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烟尘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整改敷衍,一犯再犯,而且长期累积的百万吨钢渣等工业固废随意堆放在长江岸边,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威胁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

中央环保督察组此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烟尘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第二,钢渣违规堆放垃圾填埋场。第三,百万吨钢渣弃置长江岸边。

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江苏省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整改方案》中,沙钢集团相关问题再度被列入,责任单位为苏州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为2021年6月底前,整改目标为“全面排查整治存在的环境问题,全力提升沙钢集团污染防治水平”。

方案显示,针对沙钢集团问题的具体整改措施包括“计划投资80亿元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重点开展废气、废水、固废、噪声、污染物在线监控等五大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此外,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今年10月发布的《关于对2019年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的通知》显示,2019年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交省级挂牌督办问题清单中,“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江边非法堆存大量钢渣”在列。

从去年到今年仅仅一年时间,沙钢被生态环境部三次点名,这在企业当中是极其罕见的。雷霆万钧之下,沙钢被迫采取了行动。

据联合资信9月的评级报告,截至2019年3月底,沙钢集团在建项目主要以环保和技改项目为主,账面余额为50.38亿元,其中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环保、技改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未来随着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环保支出将维持一定规模。

沙钢屡屡难改的环保问题,给当地环境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而为了应对公众与政府方面的强大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的沙钢在环保负面将面临着巨大支出,在钢铁产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外加因转型和合并而已耗费的巨额花费,使得一向精打细算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可能消于一旦,一向不缺钱的沙钢也陷入高负债的缺钱境地。相比于巨额负债带来的财务成本,沙钢集团近年来环保成本受到关注。

18年前,沙钢购买世界第九大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凤凰”钢厂后,进行了一次“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2002年2月28日清晨,钢厂拆下了第一根螺丝。蒂森克虏伯方面则认为至少需要三年,但最终中国工人只用一年就带着设备离开了。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在长江的平坦冲积平原上,又严格按照在德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运走的设备总重达25万吨,外加40吨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

2005年6月18日,在第一块板卷生产出来的前夜,沈文荣搬了个凳子坐在改造后的“凤凰”轧机旁边,神情专注、紧张,“就像个等待圣诞礼物的孩子”(钢铁沙皇:沙钢沈文荣,从钢铁作坊到巨无霸民企帝国 文|何伊凡任雪松《中国企业家》)。

购买蒂森克虏伯钢厂的决定对沙钢意义非同寻常,甚至可以说是沙钢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今天的沙钢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分水岭上,我们不知沈文荣这次押注的大数据未来究竟怎样。

作者|刘工昌

编辑|小鬼当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