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造假公司终于迎来审判!4年虚增利润115亿!13万股民踩雷!最终难逃强制退市命运!

这家造假公司终于迎来审判!4年虚增利润115亿!13万股民踩雷!最终难逃强制退市命运!
2020年09月30日 00:31 反做空研究中心

来源|雪球

2015年虚增利润总额22.43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36.22%;

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29.43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27.85%;

2017年虚增利润总额39.0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34.19%;

2018年虚增利润总额24.36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11.29%。

这是康得新近4年的造假数据,2015年-2018年,康得新累计造假虚增利润115亿。

受伤最深的永远是中小股东,从去年7月8日停牌起,康得新股东户数被冻结在13.31万户,证监会的一纸处罚决定,牵动着康得新13万股民、债权人和员工的心,公司未来将何去何从?

就在昨天,公告终于出了:*ST康得(原名“康得新”)财务造假坐实,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书,股票可能被实施强制退市;目前来看,强制退市概率很大。

从“材料界华为”到造假坐实,千亿白马终陨落

康得新,曾是市值近千亿的大白马股,如今沦落到可能遭强制退市;而康得新实控人钟玉,曾被称为“材料界任正非”。

从昔日的A股大白马,变成令投资人愤怒的黑天鹅,从产业英雄沦为阶下囚,康得新与钟玉的变化令人始料未及,不胜唏嘘。

钟玉,进过工厂,当过工人,上过高原,干过特种兵,后来又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1976年,钟玉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航空部曙光电机厂微电研究所工作。

1978年,钟玉所在的研究所承接了我国主力战斗机歼七Ⅲ、歼八Ⅱ的主发电机研发工作。彼时,我国战斗机的发电机使用寿命大约在150小时,而这一次要将寿命提高到500小时。面对艰巨的任务,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任务。但大学刚毕业两年,只有28岁的钟玉却大胆地揽了下来,并豪言称,“没挑战性的事情没劲,我可就盼着弄点有难度的事情呢。”

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国企环境中,钟玉的举动是多么出格和另类。事实上,很多人也认为钟玉在吹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钟玉竟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84年,由钟玉主管设计的歼七Ⅲ、歼八Ⅱ型战斗机主发电机定型。由于产品寿命达国际先进水平,钟玉荣获航空部新机研制三等功、二等功,同年被提升为研究所副所长。4年后,38岁的钟玉在即将被任命为曙光厂领导(正局级)时,他却向上级交了一份辞职书,下海创业,建立了康得公司(康得新后来的母公司)。

康得新本是一家令人引以为傲的企业,它从美国GBC公司手中夺得了预涂膜全球霸主的地位;打破了日、韩、台湾企业对大陆光学膜市场的垄断;在2017年8月《福布斯》发布的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中,这家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全球唯一入选的材料企业。

在康得新做光学膜之前,我国政府也曾扶持一些国内颇具实力的企业和机构研发光学膜,但历时多年,没有成功。

京东方前任董事长王东升曾向钟玉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京东方显示屏组件国产化率仅有10%,而且基本都是塑料配件或五金产品等低价配件,为解决光学膜的国产化问题,他请日本公司经理吃饭,希望能合资共建光学膜厂。但傲慢的日本经理用一种羞辱的口吻告诉王东升,光学膜工业高度精细化,中国人不讲纪律,不严谨,连过马路都闯红灯,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

王东升给钟玉说,这简直是民族耻辱。钟玉当即承诺:“王总放心,我这一生还没有想做做不成的事情,我一定向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年10月18日,康得新在张家港的光学膜示范基地正式投产。中国第一家具有知识产权的光学膜规模化生产企业诞生了。康得新如此之快地解决光学膜问题,靠的是引进与整合。在引进生产线后,康得新迅速进行技术消化,并利用国内的巨大市场快速形成产业规模化优势。

2013年11月19日,康得新又追加投入45亿元,在张家港建设了“两亿平米光学膜产业集群”。这一体量几乎占据当年全球光学膜总出货量的一半。康得新一举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光学膜产业集团。

这样的成就,让康得新创始人钟玉被称为中国材料界的任正非,康得新则被媒体形容为中国材料界的华为。有人甚至评价说,康得新作为一家民企,凭借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个国家多项战略性产业的提升。

不过2017年之后,仅仅一年多时间,康得新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也戴上ST帽子。曾在7年时间创下股价涨幅近10倍,市值近千亿的A股大白马,股价如今从最高点跌去近90%,走到了退市的边缘,留下的则是十几万欲哭无泪的投资者和一地鸡毛。

债券违约牵出百亿造假案

在严打财务造假背景下,康得新处罚落地仅仅是一个开端。

从时间线上看,2019年1月,证监会宣布对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康得新百亿造假案开始浮出水面。

2019年7月,证监会披露,经查,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

“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在形容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时,证监会方面如此表示。

同月,证监会向涉案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拟对康得新及主要责任人员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顶格处罚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今年6月10日,*ST康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公司董事纪福星、公司监事周桂芬于2020 年6月9日收到证监会送达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钟玉、纪福星、周桂芬立案调查。这也是继2019年7月证监会在对康得新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后的再次“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证监会首次披露了部分听证内容,其中,钟玉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而总经理徐曙则申辩称“对案涉财务造假事项不知情也没参与”。

或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相比2019年的“第一版”,本次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听取当事人申辩后,对相关事实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在涉嫌违法的事实认定上,虚增利润总额从119.21亿元调整至115.3亿元。这也意味着调查从更高证据标准出发,以审慎的态度,构建更加严密的证据链条。

证监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做出了“微调”,但对康得新及主要违法人员的处罚并未减轻。

证监会决定,对康得新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同时,对时任康得新董事长、实控人钟玉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30万元,指使从事信息披露违法罚款60万元,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对其他相关当事人分别处以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措施。

根据公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可能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进行初步审核和最终审核,深交所将根据最终审核意见作出是否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

业内人士指出,对康得新的行政处罚在回应了市场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呼声的同时,表明了“零容忍”的执法态度,也展现了证监会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立体追责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继行政处罚后,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等各个层面环环紧扣、不留死角,务必将让康得新财务造假付出沉重代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