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再出发: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新思路

苏州再出发: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新思路
2022年09月12日 23:32 反做空研究中心

作者|刘工昌

2022年7月26日,苏州公布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6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3%,占全省GDP总量的19.25%。从总量上看,苏州半年GDP再破万亿,排名稳定在全国第6位。

疫情冲击下,苏州实现这一成绩实属不易。但媒体盯着的总是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2022年上半年苏州增速仅有0.3%,在“万亿俱乐部”中只好于负增长的上海。和身前的广州、重庆相比有些遥不可及,身后的成都已将与苏州的GDP差距从千余亿缩小到了几百亿。不仅如此,苏州上半年仅完成277.74亿元的增量,在全国范围内被宁波、青岛等超越。

其实苏州发布的“半年报”中,包括GDP同比增速在内的大部分关键指标均已实现正增长,而此次苏州上半年增速仅0.3%的背后,主要是两点。

一是苏州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及低档的第三产业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其中,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5073.4亿元,下降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1.6亿元,同比下降5.9%。要知道,工业生产一直是苏州得以傲视绝大多数城市的主因。

二是苏州社消同样不尽如人意。苏州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96.9亿元,同比下降4.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4.6亿元,同比下降17.2%。社消总体-5.9%的增速在“万亿俱乐部”中仅高于北京、西安和上海三市。

2022年8月5日,江苏召开省委工作会议。省委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提到,“要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在中央层面直接“点名”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前提下,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的苏州,自然是江苏能否兑现承诺的关键所在。

2022年8月10日,苏州召开市委工作会议明确表态,要坚决扛起全省经济“压舱石”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市与大省是一个逻辑,把经济恢复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苏州当仁不让。

那么,苏州究竟该如何当好江苏“压舱石”?回答这一问题前先要弄清当前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后才能做有针对性的补救,毕竟为苏州长远发展计,要提高的不仅是总体的“量”,还有局部的“质”。

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2022年上半年,江苏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7.9%,减收1008亿元。此次减量是全国最多的,江苏在全国的排名也因此从第二位下降至第三位。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自3月以来苏州地区遭遇的严重疫情。

但除了疫情这一外在客观原因外,苏州要想更进一步还需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在产业分布层面,苏州区位商较低。

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苏州区位商超过1的产业有7个,其中超过1.5的仅有2个。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苏州住宿餐饮行业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同样在租赁商务服务较为专业。与此同时,苏州在工业制造、批发零售、IT、金融、环保等领域较全国具有一定产业优势。(2)

2019年苏州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六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2.16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701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78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3.4%。

上述数据看似凶猛,但就全国范围来看,苏州企业可以说基本没什么明显优势,缺乏排头兵。在腾讯发布的2019年基础产业指数城市排行中,苏州没有进前10名。

苏州也有一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行业,其中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印刷线路板、显示器到笔记本电脑等,苏州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这些企业有两个共性,其一是大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其二是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实际上也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品质影响力普遍不高。这些企业逐利而居的属性决定了它们更多考虑的还是企业发展的利润,当环境不能满足其期望时随时可能走人,至于通过技术的革新来完成转型,根本不是它们要考虑的。

第二个问题是,苏州无论是在省内还是所处区域间,都不算绝对核心城市。这使得在新一轮发展策略下,苏州在获取资源方面将两头受压。

苏州看到了自己在未来的核心城市区位优势争夺中的相对欠缺,于是它选择了主动对接上海。在以高架、城铁乃至机场为核心的内外交通衔接所带来的商业信息物流的畅通方面,苏州几乎已做到了它所能做到的一切,但它忽略了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自身资源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此进一步带来了常为人所忽视的问题——公共预算收入,一个城市用来运筹未来发展的基础。从资金总量上看,身为地级市的苏州在国家鼓励强省会的今天,其吸金能力很难赶上某些集全省之力发展的省会城市。在根本无法调动全省来为自己补血的情形下,苏州的发展只能靠自己。这也使得苏州在日后与强省会城市的竞争中或将显现出某种力不从心的颓势。

第三个问题是,苏州主城区对周边县市缺乏强力辐射能力。

苏州产业发展早期的“苏南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而使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一种重点探索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这种模式产业链短,对外资依赖程度大,使得各地政府为吸引外资相互内斗。这导致苏州各县市看起来是百花齐放,但实质上大多产业陷入同质化怪圈,整个主城区缺乏核心的高层次产业,最终苏州产业向高端延伸困难重重。(1)

这一点到今天仍没怎么变。在每年全国经济百强县排名中,苏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等总能分别占据榜单前五的位置,这是苏州媒体总引以为豪的事。但如今苏州百强县的光芒却掩盖了其百强区匮乏的事实。

据统计,2021年全国百强县以不到2%的国土面积、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百强区以不足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9.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4%的GDP、17.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22.6%的新增就业。从人均指标来看,百强区、百强县2021年人均GDP为16.2万元、12.9万元,分别达到全国人均GDP(80976元)的2倍、1.5倍以上,且百强区比百强县多出四分之一左右。

百强区经济发展指标要比百强县高出这么多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百强区经济集中度比百强县更高,而苏州在这方面恰是存在明显的缺陷。

2014年苏州主城区GDP为3272.06亿元,占比全市GDP的25.1%,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市。到2021年已经好了许多,从产值看,主城区达到10480亿元,接近全市总产值的一半。

但另一方面,苏州正被后起者不断追赶甚至超越。苏州是没有核心的城市,貌似下面每个县市都很强,经济总量大,但工商业很分散。这映射的是作为主城区的苏州工业的集聚与外溢能力的苍白。

现在国家之所以选择以核心城市为首的城市群作为国家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是因为他们除了整体经济实力领先于全国外,这些地方还有着构建城市群增长极最主要的推动力,即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有着强大创新能力与潜力的特大型企业。由央企、BAT华为联想复星等大型企业在核心区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

从技术方面看,核心城内巨企的技术创新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卫星城内其它企业,从而引起这里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进而使得区域内企业现有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包括社会价值观念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这种集聚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进入增长中心的比较劣势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强调主城区核心产业的集中度,主要是因为产业的创新往往来源于产业的集聚与高度融合。

这一方面苏州已有所改观,但做的仍很不够。将区域发展过于分散均衡与经济高质量产业聚集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应是苏州应对目前不确定的国内外形势的主要手段。

2022年6月15日,苏州市委在专题调研会上提到,推动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是苏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要求,是提升主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全市中心工作同向同力的必然选择。

从产业分布上,在整个苏州大市范围内应形成一个各司其职但联系更为紧密的闭环。县级市的常熟与张家港分别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与冶金等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偏日常生活应用的产业,太仓市与昆山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等与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先进计算电子集群等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苏州主城区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为基础的无人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高档制造业与高档服务业。

产业的落地首先需要给企业以信息技术甚至熟络的营销网络支撑,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能够在产业发展成熟后向附近中小城市扩散,通过产业链的自然延伸来使这些地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完成区域实体企业的构建。

苏州以工业园区为首的特大型创新企业应成为支配周围县域地区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和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它们之间的互动不是产能与技术的简单输出,而应是企业发展的一整套与现代企业发展相生相随的决策运作管理规范模式。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导致这些集中产业的前导型产业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该地区集聚。这使产业、人口在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梯度分配,同时又为大量的服务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最终区域发展骨架逐步完善,区域协同联动效应得到加强。

这样,城区与周围县域之间主导产业相继更替、产业附加价值不断提高、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与深化,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产业间的关联水平和协调能力得到加强,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演进。这才是大苏州区域一体化的真正优势。

在这里之所以一遍遍强调区域产业的融合,是因为以高档制造落户的苏州主城区只有在产业结构相对低档的各县市高度整合,才能享受到整个区域内市场梯级分工的规模优势。

被赋予希望的工业互联网

2022年8月8日召开的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稳定宏观经济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把任务分解,短期要支持服务好存量企业抢订单、促营销、抓技改,中期强化招商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长期狠抓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3)

关于短期,主要是恢复苏州作为一个经济大市的“量”。关于中期,其实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来进一步提高苏州工业在高档制造业的地位。目前看来,苏州要想获得工业方面的根本性进步,离开外资是行不通的。关于长期,苏州实际上已意识到自主创新产业的匮乏,试图采取各种措施来补齐这一短板。

但这都是一些抽象的信条,实际上很早就在提,只是一直没很好的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苏州要想整体有一个质的飞跃,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在苏州市2022年政府主要工作报告中,产业方向主要提到了两方面:

1、聚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布局和培育前瞻性未来产业,推动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等“头雁”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

前者主要针对的是高端制造业,后者主要针对的是高端服务业,两者不能孤立发展,最好是能相互融合,而融合的工具则是工业互联网。

在接连错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浪潮后,苏州接下来把希望寄托于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这样可以帮助制造业拉长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融通发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跨越发展,使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能够高效共享。

不过按照2018年工信部统一规划和部署,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城市,似乎苏州还要错过这一浪潮。但新型工业互联网是一项充分立足于市场的行为,国家规划能驱使某些资源聚集,但真正发展壮大还得由市场本身说了算。

从工业互联网的两个基本条件看,真正具备高端服务业水平的互联网城市,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其他城市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另一端的制造业,苏州相对大多数城市有一定优势。历经近30年的外资引进,而引进外资大多集中于相对高端的制造业,且经过30年的引进消化,苏州民营企业也有了广泛的基础,这使得苏州在产品制造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链优势。而这种优势恰是其具备向高端迈进的可能。如能在外部与距离不远且业已成型的高端互联网公司,如上海的拼多多、杭州的阿里巴巴等有机结合,形成B端到C端的打通,苏州工业互联网的成型应该不是梦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州工业互联网将是一片坦途。随着处于高端制造前沿的美德日各国在技术层面的日益收紧,想从外部引进技术已是极为困难,而完全自主研发又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一个极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州抱有极大希望也是倾注了极大资源能力的工业互联网迟迟难以获得实质性突破,或者说总是停留在PPT的广告宣传,而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落地,更不用说具有革命意义的新型产业群了。

那时苏州该怎么办?

以“新基建”发展高端制造业

上世纪中期,日本研究产业结构的先驱筱原三代平在比较日本与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后提出,后发的日本要想真正赶上先发的西方,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他强调,比较优势的转化形成要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相联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前者要求发展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可以迅速提高企业利润。后者要求发展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会大幅提高生产率水平。他认为政府应积极扶持符合这两个基准的产业。选择扶持这两个基准被称为筱原二基准。

筱原二基准所言的两个基准产业在今天的苏州,相当于政府主抓的尚未成形的高端工业互联网项目,以及极为成熟并且成为支撑苏州经济稳定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中低档项目。

从产业分工来看,苏州目前主要要抓住的是与工业4.0相关的新机遇,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同时涉及材料、研发、生产、销售、行业应用与服务等诸多环节,在生产制造过程要求具有高精密度、高安全性、高稳定度,因此决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具有长且复杂这一显著特点。

这可能正是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的苏州的优势。

因此对于苏州而言,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其服务器整机方面的业务转至其他地区,专心生产芯片和板卡,这样同样不会降低利润。同时在芯片和板卡组件等专业领域发力,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做成“隐形冠军”,也同样能获得比较好的市场回报。

以2022年政府在货币方面所发的力来看,由于传统的货币和基建政策对于拉动GDP和就业的效应已经越来越弱,金融加地产所拉动的GDP一年只有0.7%,而互联网一年拉动的GDP已经超过了1%。所以未来的经济不会是在传统的土地基建上跑,而是向互联网数字领域去发展,所谓“新基建”便是朝着数字领域去搭建新的“高速公路”。

当下,国家战略正在向高端制造业调整,而全国有此能力的地区屈指可数,苏州便是其中之一。

2021年3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广东省和江苏省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将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国字号”重器落地深圳和苏州,统筹全国优势力量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源头技术供给,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毫无疑问,苏州要在庞大的新一轮新基建方面分得一杯羹,必须要把自己的制造业优势与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捆绑起来。但在向高端制造业迈进过程中,可能会承受无数的失败。苏州必须牢记,任何革命性的突破总是以无数次失败为基础的,如果不尝试,就可能又一次被时代抛之身后。

另外,尽管苏州没有发达的服务业企业,但苏州却具备一些服务业发达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相对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这也导致新形势下各城市间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呈现一种不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是现代经济的常态,由此才会产生促进均衡实现的竞争。

结合苏州目前的具体情况,当具备制造业优势的苏州与具备服务业优势的沪杭深的产业结合时,苏州的制造业将获得直接面向用户的前端服务,且其背后的大数据将成为后端的有力保障。这使得具备制造优势的苏州本地企业能根据用户需求有效调整规模产量,且有针对性地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同时也能使苏州现代服务业水平相对提升。

但绝不放弃有市场需求的中低端产业。

中低端产业的隐形危机

目前苏州的中低端产业也存在着隐形危机。

前面说过,苏州向高端制造与服务业结合的努力不能放弃,这是苏州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得已立足的基础。同时必须承认的是所有这些充满着极大的不可预知性,它需要源源不断的输血。这里必须明白,能够持续向高端输血的只能是目前还未引人注意的中低端产业。

之所以如此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作用,除了它背后事关就业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外,还在于苏州绝大多数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中低档行业。而真要完成向高档跨越,就必须发挥这些中低档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

经过30年引资发展,苏州这些产业大多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相关产业链也比较完整,这些是苏州的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曾使苏州成为经济大市的中低端产业,如今却出现了逃离的趋向,高端一点的外资迁往向东南亚,低端的向苏北甚至内地转移。

这里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还是经营成本的问题。居高不下的税收、膨胀的土地房租、火箭般攀升的劳动力成本等问题使得许许多多原本利润微博的中低端企业主不堪重负,纷纷外迁,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那么苏州究竟拿什么去避免这一现象的持续恶化呢?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降成本,而要做到降成本主要又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将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互联网企业多方对接,提高生产效率。

国内日用消费品中,超过50%的流通掌握在线下经销商手中,冗长的经销链路降低了产品的终端价格优势,也让工厂对市场变化的认知相对滞后。而借助于这种模式后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提供数据、产品开发以及定价建议,做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二是建立直达消费者的供需模型,大幅降低企业流通、营销、品牌触达的成本,携手创造最具价格优势的冠军单品,在短时间内通过销量规模迅速形成品牌认知和口碑效应。(4)

这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是被不断提及却很难落到实处的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是在切实了解需求端真实属性后所做的改革,这是也中低档产业提升品质的关键,同时也能极大减少传统制造盲目扩大产能所造成的浪费,这实际上也从另一方面遏制了成本的上升。

从现阶段上说,目前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在效率与成本上营造一个更适合于与越南印度等进行竞争的产业环境。但即使经过这些艰难的努力,也难以在成本上完全达到它们的水平。这就要必须充分利用苏州与互联网连接的长处,以大数据挖掘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和心理,以品质的提升来抵消成本方面的劣势。从长远来看,也是已步入深水区的改革能否获取民心进而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其次是适当减税来降低企业成本。

上文说过,决定中低端产业生死的根本在于成本。在土地、房租、劳动力成本已很难逆转的情形下,苏州发展中低端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骨架,另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构建了目前国内最有效率的立体物流系统之一。将这些优势同时配合互联网信息分享,可以使企业在产品投放、成本核定、原材料采购、销售布局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和目的性。

要说的是,所有这些仍不足以完全抵挡前述成本过快攀升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想真正让它们留下来,还得做到减税消费,这也能够给日后提供一个很好的而缓冲,为避免突然到来危机所带来的阵痛打下底子。

总结

当完成上述一切后再来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首先,以苏州工业园区为首的城区以及昆山已成熟的部分产业应定位于制造业的高端与服务业的中低端。

鉴于苏州目前面临的制造业升级的状况,苏州主城区以及昆山的部分高档制造业主要是与日本德国韩国等为首的高档制造业竞争。这需要苏州加大科技创新,紧跟世界技术发展潮流,集中全力进行局部突破,以此带动全局。

目前政府应该做的是,将市场优势力量集中起来,打通各县域间的政策壁垒,让县域间产业能互通有无,让产业借助市场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又强力竞争,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技术与产业的突破。从本质上讲,其实是在创造一种利于创新的文化。

另外,以苏州外城区以及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县域市产业主要定位于制造业的中高端与服务业的中低端。

在经济主体向服务业转移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任由所谓中低端产业悄悄溜走。一是中低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是就业最大的吸收者,而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因素。二是中低端廉价产品在一二线城市也隐藏着巨量需求。

更重要的是,由于高端产业面临越来越强劲的封锁,而对高端产业的研发突破本身又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等待,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来消耗,在这一期间自是离不开中低端产业的积蓄。

总起来讲,基于苏州产业发展现状,目前苏州最迫切的仍是制造业升级,苏州产业升级最有可能实现的路径是提升现有产业附加值,即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增强制造业附加值。以苏州现有经济结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是较为可行的道路,且随着这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也会反过来改善现有产业结构。但在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同时,切记一定不要放弃传统制造业与中低端服务业。因为这是维系苏州稳定且向产业链高端迈步的基石。

今天的困局或许提供给了苏州这样一个机会,让她更好地正视这些年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自身问题、利用改革红利实现经济再平衡,倒逼它加快推进新一轮更加深刻广泛的改革。

相信经过此次洗礼后的苏州能够更为自信地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迎对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各种挑战,在这个极其艰难的时刻,真正肩负起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大市应承担的信任。

注释:

(1)苏州,一个没有市中心的城市真叫卢俊2018-08-30

(2)作者:之洲来源:知乎

(3)特殊年份特别担当,誓夺双胜利的苏州如何勇挑大梁?潇湘晨报 2022-08-08来源:名城苏州

(4)工厂第二春拼多多“制造” 2019-07-05入选剪报:商业大咖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