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已到“兵变”临界点,但就是不崩溃:俄军打不服对手更难议和

乌军已到“兵变”临界点,但就是不崩溃:俄军打不服对手更难议和
2024年05月24日 11:48 郭宣

5月20日,乌克兰战争已经打到了第817天。较之前两天,虽然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场上进攻规模有所降低,但却在关键的沃尔昌斯克方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从北部进攻的俄军,已经在扫清城北乌军残部之后,越过沃尔恰河,开始进攻沃尔昌斯克乌军城南的阵地。而且已经在火车站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桥头堡。沃尔昌斯克的乌军面临了被后继俄军一切两段的威胁,这将极大地破坏乌军防守体系的完整性,并引发乌军系统性的崩溃。

从西部进攻的俄军,虽然面临了北顿涅茨河天险,但由于乌军兵力实在是太少,无法固守城区之外的林区和农村。俄军在巩固了位于斯达里察及布拉罗瓦特卡的阵地之后,已在越河攻击乌军在城西的最后一个据点普里里普卡村。

除了沃尔昌斯克之外,俄军在5月20日最大的进展发生在顿巴斯北部的里曼方向。俄军攻占了利西昌斯克西北部的别洛戈罗夫卡村。这个村子并不大,仅有800多人口,国际社会上对俄军占领该村反应并不大。由于该地位于利西昌斯克至里曼这一战略要塞的公路线之上,其北部又是适合藏兵的大片林地,该村一直是乌军阻挡俄军从北部和东部进攻乌军前指所在地斯拉维扬斯克的重要据点。

无论是攻击斯拉维扬斯克的北大门里曼,还是攻击斯拉维扬斯克的东大门谢威尔斯克,别洛戈罗夫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2年7月,俄军攻陷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城市群时,曾拿下别洛戈罗夫卡村。但是乌军2022年秋季大反攻时,乌军又夺回了这一距离利西昌斯克仅10公里之遥的据点。之后双方一直为争夺该村及其村后大片的林地的控制权缠战不休。

现在乌军全线兵力吃紧,俄军顺势拿下别洛戈罗夫卡村,等于是拿到了斯拉维扬斯克东大门的钥匙,意在兵锋直指其西南部的斯拉维扬斯克东大门人口约14000人的谢威尔斯克市。也就是说大约一周之后,从南到北,俄军应当会同时攻打沃尔昌斯克、库比扬斯克、谢维尔斯克、恰索布亚尔、乌戈列达尔。这一系列的乌东较大城市都是硬骨头,显然这是要将乌军拖死在上千公里战线之上的节奏。

大国交战比的就是谁更狠,而且比的是谁对自己更狠。因为规模太大了,无论是交战双方还是参与方都很难。现在俄军是无法复制苏军当年钢铁洪流横扫欧洲的气势,不敢打一天2万人战损的大规模战役。但是兵力更少的乌军岂不是更难?

乌军确实很难,但乌军士兵的顽强与乌军整体防线的虚弱已经成为了一个悖论,一个让俄军非常头疼的悖论。你说乌军能打吧,可俄军只要想打哪个阵地就肯定能够打下来。你说乌军不能打,俄军现在每前进一步都要承受乌军坚决的阻击。

俄军更头疼的是,在他们看来,乌军已经到了兵变的临界点,已经具备了发生兵变时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全面动员已经把能打的人全部拉上了战场。伤亡惨重,主动参战有作战意志和作战经验的骨干基本上损失殆尽。中层指挥官素质低下,根本不在最前线冲锋陷阵,只是通过无线电遥控指挥作战过程。最终导致乌军违令者众多,法不责众,乌军根本无法严格处理擅离职守的士兵。

士兵补贴问题很多,一线部队伙食供应质量一直在下降。将军不差饿兵,这导致前线乌军怨气颇多。按说这一切都会引发乌军的兵变,但乌军现在不仅没有兵变,甚至连成批投降的乌军士兵都很少,这令俄军非常郁闷。

当然俄军也知道,乌军现在仍在顽强坚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宣传。由于俄军在前线一直对外国雇佣兵进行杀无赦式的攻击,于是基辅借题发挥,一直在教育基层的乌军士兵向俄军投降仍然意味着死亡。就算是不被当场击毙,也会遭受殴打和羞辱。这种宣传对于战场上已经杀红眼的士兵而言绝对是有很大说服力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战争让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所以他们很容易轻信对手也会变得和自己一样。

乌军的督战队并不仅仅存在于战场之上,也存在于乌军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某个乌军士兵的思想出现所谓的“动摇”,马上就会受到督战队的教育。

最后一个乌军换回来的俘虏,虽然偶尔也能体现俄军的优待政策,但是俄军坚决地将他们仍然送回战场后的手段却也震慑了很多有投降心理的乌军士兵。毕竟两面不讨好的事情是没人愿意去做的。

在俄军兵临斯拉维扬斯克城下之前,俄乌两军仍将继续拼人头比狠。还是那句话,没有战争中的雷霆手段,怎显争取和平的菩萨心肠。俄军打不服乌军,想收复那是很难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