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隆尧首届尧山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举行

中国·隆尧首届尧山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举行
2024年06月27日 13:35 石家庄的老李

深化尧山文化研究 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隆尧首届尧山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举行

6月22日至23日,主题为“尧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隆尧首届尧山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邢台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尧文化、柏人城文化、李唐文化等,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交流,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高度重视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位于河北邢台隆尧县的尧山,海拔157.6 米,与干言山、宣务山、卧牛山、茅山相连,呈东北——西南走向,连绵长达20华里,形成一条带状的山丘。相传,尧山是帝尧陶唐氏封地。帝尧带领尧山一带的先民治理洪水、研究天文、制定历法、礼贤纳士,开明作君,开创了远古时代的社会文明。为了纪念帝尧的丰功伟绩,自汉朝至今,相继在尧山顶上修建尧帝庙,各种祭祀、朝拜活动代代相传,形成特有的“尧山文化”。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的积淀、文脉的传承,“尧山文化”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形成了以尧文化、大陆泽文化、干言山文化、柏人文化、李唐文化、李氏文化、后周文化、农耕文化等为主要内涵的新的“尧山文化”。

本次论坛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尧山文化的研究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晋保平在会议致辞中谈到,尧山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尧山文化所涵盖的文化信息和内容也非常广泛。研究尧山文化,要更加重视深入挖掘尧山文化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炼、总结更多的优秀文化基因,要积极促进尧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古老的尧山文化能够焕发出时代的精神感召力,为隆尧的“文化兴县”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努力把尧山文化这个“软实力”,转化为振兴隆尧,推动隆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硬实力”。

邢台市副市长、隆尧县委书记王文玉在致辞时谈到,自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兴市”战略以来,隆尧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持续加强尧山生态修复和柏人城遗址考古勘探发掘力度,加快推进唐祖陵、柏人城遗址公园建设,对尧文化、柏人文化、李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使隆尧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充分活化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展现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宋镇豪先生谈到,中国上古史年代体系制定与中华文明探源,构成了骨架与血肉生命体的相辅相成关系,属于复杂又长期的综合性多学科研究项目。我们深感肩责凿沉,探索工作方兴未艾,岂可懈怠。河北邢台地区,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冀南平原,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从商文化开讲,由已知上推唐尧势力的东渐,挖掘当地有关尧文化传说由来的历史背景,是开展唐尧文化研究重要的学术路径。

图为6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宋镇豪致开幕辞。张岭 摄

深入研究阐释尧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尧帝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思想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深入发掘、研究、阐释尧文化意义重大。

青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广志教授对尧舜的时代定位及权力传承形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尧舜禹禅让的史实今天虽难以确定,但其发生在大洪水时代、发生在早期国家诞生前夕,则是确定无疑的。其历史意义应该从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建构早期具有一统意义的天下共同体或早期国家的视角去把握。

嘉宾参观考察唐祖陵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名春对《荀子·尧问》篇所载尧舜的治道进行了考察解析。他认为,《荀子·尧问》篇所载唐尧虞舜君臣的对话,揭示了尧舜二帝的治道,这就是天下为公,四海为一,不以个人私利至上,而是胸怀博大,化小我为大我。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公天下”的世界眼光。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锐提出,《左传》等书中有和《尧典》对应的内容,但是又有不同,这应该是《尧典》的不同“族本”。根据近出清华简来看,《尧典》应该有较早的来源。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陶磊提出,尧舜禹时代,是早期中国诞生的关键时期。他们间的权力传递,是以绝地天通为基础的两种理想型,经由完整宇宙论的转接,走向具有统一意义的早期国家的关键。转接生成是多元文明国家建构的主要路径。《保训》篇的发现为尧舜禅让提供了新的文献依据。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李桂民对清华简《保训》尧舜叙事的文献价值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清华简《保训》篇是《尚书·尧典》之外另一篇重要的书类文献,其写成年代早于诸子百家著作,而不应仅仅理解成战国时人根据原始官方档案写成。

嘉宾到隆尧碑刻馆参观考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侯廷生研究员认为,尧是上古时期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其在位时,开创了洪荒时代最早的中国的国家制度架构,形成了最初的国家雏形,对推进国家模式下的社会形态的形成过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视角开展尧山文化研究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尧山文化作为燕赵大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既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特质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众人熟知的尧帝文化外,战国名将李牧、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周世宗都在邢台隆尧地区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演进轨迹中的重要环节。破解历史之谜、达成历史共识,需要对尧山文化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艳杰对先秦柏人城历史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她指出,考古发掘的柏人城址城墙应为战国晚期赵王迁元年修建柏人城面积4平方公里,超出一般县邑规模,历来发现的与柏人相关的银容器、兵器和赵直刀货币,都表明柏人城址城墙在战国中晚期是极为重要的县邑赵国都城邯郸的外围堡垒,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嘉宾参观考察柏人城遗址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新斌研究员提出,历史文献中,帝尧的遗迹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尤以河北唐县、山西临汾、山东菏泽帝尧遗存最具代表性。而在河南河北所保留的两个尧山,鲁山的尧山刘累遗存是全球刘氏宗亲寻根的代表,隆尧的尧山在当地民间得到深深的认同,两者可在互鉴的基础上,使当地的尧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徐日辉教授提出,尧山文化体量很大,它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它与华夏文化同生共长。隆尧的旅游亮点是文化的延伸,隆尧的终极发展在于文化,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城市的发展是“同频共振”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平安提出,唐太宗是继汉武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统治时期,重视以史为鉴,践行以民为本,加强制度建设致力发展经济,推进各民族团结和繁荣,值得认真借鉴与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郅晓娜介绍了邢侯簋的早期英文文献。邢侯簋相传出于1921年,1922年被英国收藏家尤摩弗帕勒斯购得,1924年在英国皇家亚洲文会百年纪念展览中展出。1924年英国汉学家金璋发表《論新發現的一件周初有銘銅器》,公布此器的照片,并对铭文进行考释,是对邢侯簋的最早研究,具有开创性。

与会学者还就《逸周书·大开武》诸篇的语言“模块”、隆尧柏人城遗址考古的最新进展、殷周甲骨金文所见白国族与柏人之关系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在会议总结时谈到,与会学者围绕着尧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主题,从多学科、多视野、多角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次隆尧首届尧山文化论坛体现了‘三高’、‘两结合’、‘五大收获’的特点。‘三高’就是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两结合’就是学术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主题演讲与大会发言相结合。‘五大收获’就是河北与中华文明探源、隆尧与尧山文化考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新研、柏人城考古与柏人古国、推荐算法与文旅融合。这些特点和三天以来的研讨与考察内容充分证明了隆尧是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伴随着尧山文化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尧山文化赋能隆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会日益突出,进而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在闭幕式上做学术总结发言。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邢台市文化促进会、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共隆尧县委、隆尧县人民政府承办,邢台市博物馆协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