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行,该学会过苦日子了

张家港行,该学会过苦日子了
2025年04月02日 11:23 财银社

3月28日,据天眼查显示,张家港行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11亿元,同比增长3.75%;归母净利润18.79亿元,同比增长5.13%。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为2189.08亿元,较年初增长5.69%,不良贷款率0.94%,与年初持平。

财报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33.79亿元,同比下降12.55%,净息差从1.99%压缩至1.62%,这一降幅显著高于同期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

拆解生息资产结构发现,贷款平均收益率从5.18%降至4.38%,而客户存款成本仅从2.33%微降至2.13%,负债端成本刚性特征明显。

更值得警惕的是,利息收入下滑并未伴随风险敞口的同步收缩,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56%至1373.16亿元,其中票据贴现规模激增30.09%,这种"以价换量"的资产扩张模式实质上是将信贷资源向低收益资产倾斜,虽然短期可做大规模,但长期将加剧收益结构恶化。

与此同时,该行试图通过扩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来弥补息差损失,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却录得1.04亿元亏损,叠加衍生金融工具估值波动,显示其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对冲机制存在缺陷。

这种盈利模式从"吃息差"向"吃价差"的被动转型,既放大了市场风险敞口,也导致净利润增长5.13%与营收增长的3.75%相背离,核心盈利能力呈现"虚胖"特征。

在资产质量方面,20204年,张家港行虽在不良率从方面依旧维持在0.94%,但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22.47%攀升至25.6%,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更从34.18%暴涨至58.64%,表明风险预警信号持续增强。

深入分析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尽管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26亿元,但核销规模同比增加5.8%,达到16.38亿元,同时拨备覆盖率从424.23%下降至376.03%,这种"以核销保不良率"的操作虽符合监管要求,但结合关注类贷款占比由1.59%降至1.56%的逆势走势来看,存在通过调整五级分类标准延缓风险暴露的嫌疑。

特别是对公贷款中,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从16.33%上升至20.50,最大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比例突破6.86%,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景气度下行的宏观环境下,这种客户集中度的提升可能埋下风险传染隐患。

此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激增6.77倍达到3.71亿元,存在通过资产证券化或卖断式回购等方式将潜在不良资产移出表内的操作空间,这类结构化处置手段虽能短期优化监管指标,但可能造成风险延迟暴露。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7.95亿元骤降至-4.20亿元,这种断崖式下跌远超存贷款规模变动幅度,更值得注意的是,负债端对同业资金的依赖度发生结构性变化:虽然同业存放减少23.2%,但通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增长14.68%,同时拆入资金14.34亿元等短期融资工具补充流动性,这种"拆短放长"的操作在市场利率波动时极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看,尽管账面数值保持在96.96%的安全区间,但考虑到其中包含大量高流动性资产(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提升至5.73%),在市场出现系统性流动性紧张时,快速变现能力可能大打折扣。

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入下降25.15%的情况下,通过资产处置收益453万元以及汇兑收益5580万元弥补缺口,但对这些收益的构成缺乏明细披露,特别是汇兑收益在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年度出现66.55%的异常增长,需要进一步关注外汇头寸管理的具体策略。

在金融工具估值方面,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激增61.13%,但未详细披露底层资产信用评级分布及估值模型关键参数,难以判断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虽然在2024年张家港行取得了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但张家港行仍需尽快建立"风险收益再平衡"机制,从而在未来维持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中另外两组数据同样值得注意,在业务及管理费一项目中显示,张家港行2024年业务招待费费用达2366.8万元,若以全年250个工作日来计算的话,日均消费达9.5万元。

根据大众点评搜索结果显示,张家港一家名为新梅华的苏帮菜经典老牌高档餐厅人均消费为101元,若以此金额计算,那么该行每日接待人数则高达950人,对比张家港市144万人口的规模来看,确实显得有点夸张(此处假设仅以作者本人认知水平为准,不代表最终结果)。

此外,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在职工费用方面,张家港行积极响应了金融限薪的大潮流,2024年全年员工薪酬涨幅可以忽略不计(虽应付职工薪酬大幅上涨31.34%但该部分薪酬属已计提但未发放部分),但在关联交易部分的关键管理人员报酬方面却逆势增长至1256.6万元,涨幅达15%。

此外,2024年张家港一众高管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涨薪,其中:行长吴开由2023年的153.27万元上涨至173.91万元,涨幅13.4%;董秘戚飞燕由2023年的89.61万元上涨至107.66万元,涨幅20.1%;三位副行长陈金龙、陶怡、王辉、吴明园、朱宇峰分别涨幅20.5%、10.8%、12.05%。

张家港行2024年的发展与张家港市经济转型形成了深度协同,作为区域金融主力军,该行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双轮驱动,精准对接地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变革。

在张家港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65.8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4.5%的背景下,银行通过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百亿、绿色贷款户数激增35.69%的实质性支持,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这种产融互动模式,既呼应了地方"现代化建设先锋年"的发展主题,也彰显出金融活水对制造业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赋能效应。

面对外贸进出口总额收缩8.5%的外部压力,银行通过"投行+商行"的综合服务创新,以代销理财规模增长456.85%的突破,为实体经济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化,张家港行需进一步发挥"地缘金融+数字金融"的叠加优势,在支持光伏新能源、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中,构建更具韧性的银政企共生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