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11月15日,华为鸿蒙的第四个品牌亮相,与江淮汽车合作共同打造的“尊界”,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产品定位对标豪华一线的迈巴赫和劳斯莱斯。至此,智行共有四个车企合作伙伴,先后推出问界、智界、享界三个合作品牌,再加上尊界,华为助力国产汽车的“四大金刚”基本集齐。
提到华为鸿蒙智行,近些年最亮眼的合作伙伴,当然非赛力斯(601127.SH)莫属。
从连续四年、合计亏损超百亿元后,赛力斯今年终于实现难得的扭亏为盈。营收、市值大增。从不久前的三季报来看,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066亿元,这一数字几乎是2023年全年营收的3倍,而盈利状况更是走出一个180度反转,2020年首现赤字,净亏损17.29亿元,2021-2023年亏损逐步扩大为18.24亿元、38.32亿元和24.5亿元。2024年进入拐点,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2.20亿元,截止到三季度末,公司净利润扭亏达到40.38亿元,虽然还未覆盖前期亏损,但依旧给了市场不小的信心。
当然公司挣钱了也不能忘记各位股东,扭亏后想到立刻分红的还是好同志。
随后11月13日晚间,赛力斯时隔四年推出分红预案,表示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3.31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亿元,占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2.38%。暂且不谈车怎么样,单纯说资本市场表现,4年时间股价翻超十倍的强势表现,确实也是对得起各位股东。
如今赛力斯的业绩逐渐明朗,预期落地,后续市值的增长在保证业绩增速的情况下,赛力斯新的故事在哪?
前段时间曾传出赛力斯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小作文”,不过很快就被官方辟谣,但也引得市场无尽遐想,毕竟背后的华为依旧还在,打造一个“中国特斯拉”也不是不可能。
01华为和赛力斯的互相成就
回过头看,赛力斯颇有些“轻重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2016年赛力斯母公司小康汽车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金康赛力斯,2017年以1.1亿美元收购了AM General公司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民用汽车工厂,这是一家汽车解决方案集成供应商;随后2019年推出赛力斯SF5,销量就不用说了,原来的小康汽车,主要生产面包车和小货车,而业绩一直徘徊在生死线上。
2019年,小康和华为达成了合作,双方先是合作推出了华为智选SF5,反响确实一般,直到2021年,与华为深度合作,背靠华为这个国内科技巨头,2021年12月问界品牌正式发布,赛力斯的股价也就开启了疯涨模式。当时市场预期赛力斯不仅是业绩脱困,而是业绩暴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预期华为将深度参与造车,毕竟华为未上市,而概念股却一直都是热点中的热点。
对于赛力斯来说,2024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毕竟,今年营收大幅度提升、利润扭亏为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预期落地。问界M9更像助燃剂。问界M9带给赛力斯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是超500亿的营收体量。
在今年2024年9月30日,赛力斯总裁在深圳参加了M9第10万辆的交付仪式,问界M9作为定位豪华SUV,以均价50万元来计算,前三季度,M9就已经给赛力斯的营收预期贡献了超500亿元。除了M9,问界品牌的产品线还有M5、M7,加上M9分别对应低、中、高三个档次,基本覆盖了SUV的车型产品,由此完成布局。
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到352724辆,同比增长310.99%。具体数据依旧是非常亮眼,今年10月份,高端SUV销量中,问界M9是第一名,9月第二,这款指导价超45万元的自主SUV目前已经进入常态月销1.5万辆左右的水平。要知道在两三年前,这个榜单中的前三位闭着眼睛都知道是被德系的“BBA”三台经典的中型SUV占据,至少在国内,M9打破了传统的竞争格局。当然,赛力斯成功的背后,华为的贡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必须承认赛力斯当前已具备了相当硬核的智造能力,旗下的三座智慧工厂是保证交付的底气。不过,一直以来赛力斯都无法摘去“代工”的标签,毕竟还是不少人认为问界的车型设计等都是华为一手操办,甚至销售都是铺在华为的渠道,让问界M9能冲击豪华SUV的最核心壁垒在于华为加持下的智驾系统。市场愿意支付溢价的重要原因也更偏向于华为技术。
这些即使残忍,也得承认,赛力斯的角色或许可以被替代,但华为的技术目前是不可替代的,至少赛力斯的“上半场”并没有给出强硬的实力来反驳市场的错误认知。
包括今年7月初,当华为将商标等无形资产25亿打包卖给赛力斯后,市场短暂表现出悲观情绪,开始对赛力斯的“唯一性”出现了动摇。华为将整车相关的无形资产分别转让给了下游整车制造商,某种意义上,赛力斯与北汽、奇瑞、江淮等几家智选车合作伙伴未来将享受同等待遇。
从原来的华为的“独生子”,突然就变成了“同胞兄弟”,未来的技术和合作机会从“独享”,变成了“共享”,接着顺延到产业链下游的竞争,以鸿蒙智行品牌助力整车企业发展,华为变身赋能者,那与鸿蒙智行合作的四家车企大概率将一视同仁,赛力斯早期的独占优势会逐渐被分食,在整车市场的竞争壁垒势必会大打折扣。好在竞争壁垒只是打折,并不是不存在,根据8月份赛力斯115亿购买华为“引望”10%的股份来看,华为对赛力斯背后的技术支持还在,只不过合作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24年是赛力斯的拐点也是转入下半场的关键节点,新的预期在哪?
02赛力斯:你说“中国特斯拉”值多少?
向左比亚迪,向右特斯拉。未来的赛力斯预期在哪?
在A股,只要你有预期就会被炒上天,即使公司业绩暂时一塌糊涂。当然,一般情况下,市场会根据公司的基本面和业务状况给上市公司的预期做一个定价,估值的手段各异,有激进机构会采用“终局估值法”,就是将未来几年的业绩预期透支在短期的股价中,这是最可怕的一种估值,比如2021-2022年光伏板块。
以当前赛力斯三季度的业绩来看,2024年券商给出全年的归母净利润大多集中在60-62亿左右,对比半年和一季度的券商研报,基本都出现了明显的上调。就2024年全年预估的62亿净利润来看,截至11月20日收盘价格,赛力斯市值在1958亿,对应的PE为31.58倍,这一相对估值其实并不算高,而且对应赛力斯今年及明年短期整体的业绩增速预期也将远超30%以上,换言之PEG将远小于1,确实还有增长空间。不过市场更多炒作的是公司预期,业绩落地后的赛力斯,未来上涨预期在哪?
由此摆在赛力斯面前的两个问题是:首先,赛力斯是对标比亚迪还是特斯拉?前者是国内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龙头,市场目前给出的PE(TTM)在24倍左右,按照2024年券商给出的净利润来看,同比2023年的增速会在20%左右,20-30倍基本是比亚迪的一个正常估值区间;而后者特斯拉比较复杂,除了新能源汽车外还有人形机器人等其他前沿的科技板块,原本华尔街对其估值在60倍左右,但由于特朗普当选后,马斯克的身份扭转带动其股价蹿升,目前PE(TTM)来到了87倍,若根据业务来看特斯拉的估值60倍左右还是比较合适。
既然锚点已经找到,那么其次赛力斯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未来的预期选择。如果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那么一般来说,再蓝海的行业,随着深入发展,其行业的平均估值和业绩增速都是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赛力斯的问界系列中真正成功的是问界M7和M9,而这两款车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发布及交付,属于是完成了0-1的质变,市场对于这种质变也给出了10倍以上的市值增长预期;而未来是从1-2还是从1-10,就得看具体销量了。
数据上,2024Q1-Q3乘用车销量1868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SUV销售占比达53.2%,略高于2023年水平;其中2024Q1-Q3 国内SUV销量993万辆,同比增长8.3%,涨幅优于乘用车销量增长幅度,国内消费者比较青睐SUV,这也是目前的一个趋势;再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6年的 75.1万辆增长到 2023年的1,367.5万辆,年化复合增长率达51.38%;有机构预测到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回落至20%左右,换言之赛力斯问界M7销量同比翻倍这种状况大概率很难再现,增速趋缓将是大趋势。
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了50%,中短期油车会被继续渗透,但很难完全退出市场,那么留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空间将逐步缩小,只能靠替代,从传统油车或其他品牌中抢夺市场份额,问界M9就是抢的BBA品牌大型豪华SUV油车的市场份额。不过,BBA也不会坐以待毙,未来还能抢多少,这是个问题。
综上来看,如果赛力斯的未来是单纯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那么大概率未来的相对估值会跟着销量企稳而无限接近比亚迪。
回头想想,近期传出赛力斯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小作文”?当然官方也通过微博进行了辟谣。不过可以大胆推测的是,或许市场也在为赛力斯未来的市值预期寻找新的维度。无疑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既符合政策又贴合市场题材,预期拉满。
假设布局人形机器人做实,背靠华为的技术,“中国特斯拉”这个概念能值多少钱?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来源于权威互联网公开平台,但不保证内容的完全真实有效。文中内容不作为任何决策的参考,所涉及个股不做推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