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民生服务变得有温度 超2000万人帮长辈手机缴水电费

数字化让民生服务变得有温度 超2000万人帮长辈手机缴水电费
2023年10月31日 18:20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2008年,上海电力局做了一件今天看来很平常的“小事”——让上海人的电费可以直接用支付宝缴纳,不用线下跑腿、排队。这意外成为了一个起点,拉开了全国网上办事的序幕。15年过去了,手机能解决的问题从当年的水电煤缴费,拓展到了五险一金、社保公积金、违章缴罚、医院挂号、交通出行等,出门办事用手机,“少排队、少跑腿、少带卡”成为中国政务民生服务普惠化、便利化的生动体现。

10月31日,支付宝发布民生服务15周年报告。记者了解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超过一半的中国家庭通过手机完成办事缴费,其中,有2000多万用户的水电煤缴费账户里绑定了长辈;手机挂号服务上线以来,平均给每个人累计减少180次排队;8000多种公共服务都搬到了线上,全国31个省份的一网通办小程序都在支付宝上线;1300个城市(含县级市)乘车都能在APP里解决,投币换零钱成为历史......

无奈的排队少了:

手机缴费省出一个“黄金周”

为了办件小事东奔西走、跑腿排队,可能是很多人的共同回忆。在网上办事出现之前,为了交电费,人们要跑去银行网点排长队、甚至还要为此请上半天假。去医院看病,挂号、就诊、缴费则样样都要排队,带着马扎和被褥在医院大厅打地铺曾几何时成了“奇葩一景”。

2008年,网购刚刚兴起,许多用户呼吁,交水电费能不能像网购一样方便?支付宝与上海电力局、光大银行等机构经历了数月沟通与技术对接,当年10月,第一笔电费网上缴纳在上海完成,原本需要排队1小时的事情终于缩短成了1分钟。

根据平台数据,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家庭用支付宝完成水电煤等生活缴费。如果按照1次线上缴费能节省1小时来计算,15年来,这件“小事”帮很多家庭省出了一个“黄金周”(7.5天)。医疗也是一大民生痛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300个城市、3500家医院通过支付宝给患者提供线上挂号、在线缴费、报告查询等服务。这些就医流程的优化,每次可帮患者避免3~4次排队,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人均年就诊次数6次计算,这些年来,平均给每个人累计减少180次排队。

办事多跑网路、少跑腿,民生服务的数字化让无奈的等待大大减少,如今的年轻人可以更自由地选择为自己的兴趣、个人发展而排队,“排队”里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

给老人的关爱多了:

超2000万人帮长辈缴水电费、7成用户给“老、小”绑医保

年轻人是手机办事的主力,但通过代缴、代操作的方式,数字时代的便利也惠及到了家中的老人。根据相关数据,有超过2000万用户缴费账户里添加了家中的长辈,让老年人们不用再去辛苦排队。

过去,老人看病最怕忘记带医保卡、或是卡里余额不够,今年以来,医保电子凭证“亲情账户”功能上线支付宝,支持用户帮助家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也能“码”上看病、“码”上购药。数据显示,约70%的人使用医保亲情账户帮家中“一老一小”绑定医保。此外,还有医保家庭共济,让医保金额可以给家里的老人使用;老人跟随儿女在外地生活,也可用异地就医备案,免去跑回老家去报销的麻烦。

用户可以帮助家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

让数字化服务惠及老人,很多政务机构也在推出创新举措,江西省政务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老年人专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大字版本和语音找服务功能。退休了、出行不便的老人,通过“赣服通”刷脸或亲友代办,就可以证明自己“拥有领取保障金”的资格认证。

地域数字鸿沟小了:

全国办事大厅都“上网”、扫码乘车的风吹到西藏

2021年,西藏阿里地区开通了水电煤手机缴费,2023年9月,公交扫码乘车的风也吹到了西藏拉萨,现在藏区的牧民和北京、上海的都市白领一起,在这样的生活小事上有了同样的数字服务体验,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在缩小。“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推进移动支付,在车上挂起收款码、乘客上车扫一扫,现在进化到了直接刷码,很多人不知道,西藏的移动支付发展非常快,数据显示,西藏手机支付占比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拉萨市公交运营公司收银中心主任米玛拉姆主任表示。

根据报告数据,全国已经有1300个城市(含县级市)的公交都支持扫码乘车,乘车投币、兑换零钱成为历史。平台出行业务年均服务超 80亿人次,年均减少碳排放超50万吨。

而数字政务的发展,也让不同区域之间老百姓办事体验进一步拉齐。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各家机构也纷纷推出创新“网上办”服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今天,全国31个省份、60个市、超30个全国级服务平台开通了支付宝小程序,提供了包括公安、社保、公积金、税务、民政、教育、水电燃、交通出行等在内8000多种线上公共服务,市民从“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都不用跑”。

数据佐证了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成就,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人情的温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