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大学教授霍巍:盐源老龙头是民族迁徙大通道上的一颗明珠

专访四川大学教授霍巍:盐源老龙头是民族迁徙大通道上的一颗明珠
2024年03月22日 12:52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很遗憾,今年我们四川的项目没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月22日上午,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结束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对封面新闻记者这样表示。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当日上午,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两个入围项目最终无缘十大考古新发现。

霍巍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盐源老龙头墓地的发现证明,在离开中原的“边缘地带”,对青铜的使用可以延续到西汉早期。作为一个以青铜为主体的墓葬,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布会现场的老龙头墓地展板。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首先,它反映了我国多种考古学文化在这个地区的交汇”。霍巍解释,从老龙头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皿来看,它不仅有来自北方巴蜀文化的兵器的形制,甚至还有更远的北方草原民族使用的一些器皿,比如说带柄剑。向南面又跟滇文化有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它又在本地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比如吸纳了滇西和滇西北石棺葬文化的很多元素,构成了它多元的、非常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的样貌。

霍巍表示,老龙头墓地的区位优势是突出的。它处于横断山脉“六江走廊”上,这六条江就是民族大走廊。“六江走廊”早在史前时期开始,就是人类迁徙移动的一个重要的大通道。所以在这里能够发现这么多丰富的考古学元素,跟这里的人群来自四面八方,尤其是从北向南的迁徙分不开的,可以说它是南北大通道上的一颗明珠。

霍巍认为,老龙头墓地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在三星堆,金沙之后,西南地区其他的一些青铜文化,也达到了它们的高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三星堆金沙以后,西南夷系统的青铜文化形成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另一个高峰。这个高峰可以说就是由南面的滇文化,包括巴蜀文化,以及在盐源老龙头发现的青铜文化,构成了它们最核心的要素和最基本的面貌。

对于老龙头墓地发现的考古文化与三星堆之间的关系,霍巍认为,它跟三星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跟巴蜀晚期的青铜文化是有联系的。他表示,到了三星堆以后,经过十二桥,再经过船棺葬,新一村文化的发展进入到巴蜀文化的晚期,大量的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开始出现,而青铜兵器当中的很多样式很明显,被老龙头墓地所吸纳,比方三角援的青铜戈,就是巴蜀青铜兵器的一个主流。

老龙头墓地考古发现的铜戈。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位于盐源县润盐镇五洞桥村毛家坝一条东西向的山梁之上,墓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1987、1999和200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先后三次对该墓地进行了清理。2020年4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盐源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第四次发掘。

目前联­­合考古队共完成发掘面积约4200平方米,清理墓葬1893座(土坑墓1878座、瓮棺15个),殉马坑1个。不同时期墓葬层垒叠压。墓葬形制有瓮棺、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带盖顶石的土坑竖穴墓四类。除瓮棺葬外,其余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中型墓葬可见巨石覆盖墓圹的现象;瓮棺仅见于发掘区的中、东部。墓葬方向统一、以东西向为主,少见南北向;头向以西向为主,次为东向。墓室多遗留有木制葬具痕迹,大、中型墓葬有棺椁,小型墓仅有棺。葬法以一次葬为主,少见二次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常见,另见少量截肢葬、屈肢葬等;另有遗骸包裹和分层叠葬现象。

目前出土各类遗物达7000余件(套),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玻璃器、石器、骨器、玛瑙珠、绿松石珠饰、海贝、皮革制品等。以陶器和铜器为大宗。陶器以各类双耳罐为主,另有单耳罐、高领罐、带流壶、鼓风管等。铜器种类丰富,铜器以兵器、工具、马具、杖首、树枝形器等。风格独特、造型各异枝形器和杖首、蛇蛙案、干字形杖、双环首剑等独具区域与族群特征。

老龙头墓地考古发现的枝形器。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