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所谓分寸 | 谈艺录

胡歌:所谓分寸 | 谈艺录
2024年06月23日 09:49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胡歌

在北影节斩获三项荣誉的电影《走走停停》正在热映,影片由龙飞执导,黄佳编剧,胡歌、高圆圆领衔主演,其轻盈、松弛、温暖的质感,传递的“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治愈了许多漂泊在外观众的内心。

电影里,胡歌饰演“脆皮青年”吴迪,他从大城市返乡重启人生,家人给了他出发的勇气,也成为他停下来的底气。片中他说起四川话,也展露了自己出演喜剧的天分。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胡歌,近40分钟的采访里他坦诚分享,真实且鲜活。聊剧本,聊人物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分寸”两个字,他将自己对角色的专注交给“吴迪”,也从“吴迪”身上得到掌握人生节奏分寸感的一些启发。

年轻时“觉得什么角色都能演”

胡歌跟编剧这个角色有缘。在大热的《繁花》宝总之前,他也曾演过编剧一角。在第一次读完《走走停停》剧本后,胡歌心想:“天助我也,可以再过一次编剧的人生”。

△《走走停停》剧照

这两个剧本中,胡歌演绎的都是“失意”的编剧,同样都是北漂,但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这种反差对于胡歌来说很有吸引力:“从演员表演的宽度上来说,我觉得是不容错过的一次机会。”当然,角色反差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剧本扎实、构思巧妙,背着喜剧的壳,却也向观众传递着关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些年,胡歌主演的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大爆款,这让人不免好奇他挑选剧本有什么偏好。胡歌说,“我觉得我挑剧本其实挺主观的,甚至是任性吧。第一遍我会从普通观众角度,看剧本能不能吸引我,第二遍我会从演员的角度来看,考虑我和这个角色之间有没有契合度。”

刚开始做演员选剧本,胡歌用“无畏无惧”“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那个时候是面对无论什么样的角色,觉得自己都能演”,而到了现在,跨过41岁,升级成为父亲,依然真实和真性情的他,对于可以演的角色,相较于过去更理性了一些:“现在我需要很客观地来评价自己,有一些角色是真的不适合的,我是没有能力去完成的。”

向角色学“自洽”

影片中的吴迪和胡歌,某些方面还蛮像的,这点胡歌自己也“盖章”认可:“我觉得我跟他都永远有一颗童心。”

△《走走停停》剧照

吴迪是自洽的,他在北京漂了十年,潦倒还乡。在老家,他重新开始与父母、妹妹相处。在药店前免费领鸡蛋被老同学冯柳柳一眼认了出来时,他说自己最近在GAP(职场空档)当中,正在“韬光养晦”。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吴迪这样的人生显然跟成功毫不沾边,但吴迪依然笑笑度过。

在胡歌看来,“他(吴迪)不屑于去和身边所有人去解释自己的不堪、失败,所以他就干脆用这样轻松幽默的方式,把自己保护起来了。”这些年,胡歌也会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日常,不把网友当外人地袒露真实自我。谈及吴迪跟自己的不同,他说:“我觉得吴迪在跟自己相处,找到自洽的方式这方面他一定是胜过我的。”

拿到一个角色,胡歌喜欢去想这个角色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影片导演龙飞就说过,胡歌现场常常有一些现挂的东西,这样即时的“火花”,在胡歌看来,是想到剧中角色会在那个时刻说出那样的话,而自然而然有的反应,他所做的只是“从人物出发”。在他看来,“关于演戏,演是第一步,也是最初级的状态,就当真正进入人物世界,很多的选择都是自然发生的。”

一方面,胡歌在角色身上打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另一方面,吴迪这个角色也给予胡歌以新的启发,比如如何能智慧地把握人生节奏。胡歌并不避讳地谈到自己的状态:“我好像没有一个拿捏这种分寸的智慧,我很多时候要不是紧绷的,要不就是完全的什么都不想干。”他也希望,观众能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也能得到获得掌握自己人生节奏的能力或者启发。

我一直在扮演一个e人

虽然镜头前有趣、生动,笑意盈盈,但胡歌是个i人。他跟高圆圆在片中的第一场戏,拍的是两人一起吃面的场景,拍完他脸上全是汗,有天热的原因,也跟他的紧张有关。虽然出道很多年,但和对手演员第一次合作,他还是会习惯性紧张。

△胡歌与高圆圆的对手戏也颇具看点

但在影片中,一家人呈现出来的温情流动,以及戏里戏外的欢乐,让人很好奇一个i人是如何快速融入大家,从而去推动创作?当被问及是否会为戏做e人,他一口回应,“是啊,在我的职业人生当中,我一直在扮演一个e人。”会辛苦吗?他说,“那没办法呀”。到现在,大热的人格测试,胡歌还没做完,所以还无从知道他是哪种人格,胡歌幽默地说:“所以我一直想问,如果没有坚持做完是不是也是一种人格?”

片中,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点,高圆圆饰演的冯柳柳果敢,岳红饰演的江美玲温暖治愈,金靖饰演的吴双不仅搞笑,而且自然动人……对于高圆圆,胡歌说:“我觉得冯柳柳这个角色最不好演。”不好演的点在于,一方面冯柳柳是一个单亲妈妈,她要面对工作的压力,所以她一定要把这个片子完成。第二个是在这一家人身上,她获得了很多治愈的力量,这恰恰是冯柳柳这个角色在生活中缺失的,这推动她要把片子继续拍下去。而最终,在胡歌眼里,高圆圆演活了这个角色,让他觉得这个角色“成立”了。

吴迪与妈妈江美玲在片中的母子情温暖动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有绵长的亲情在流淌,但实际上,这是胡歌与岳红第一次合作,依靠着多年对演戏的理解和信念感,两人完成了恰如其分的表演。妈妈江美玲在片中是灵魂人物,戏份吃重,胡歌认为,“妈妈这个角色多一分就有痕迹,少一分又会感觉戏没有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至于金靖,他赞:“金靖是天才。”

△岳红与胡歌在片中饰演一对母子

四川有关于生活的“质感”

电影《走走停停》在四川取景拍摄,内江、自贡、成都等城市的街道、风景、人文气质,与影片相融。谈及四川印象,胡歌也打起了“直球”:“我非常喜欢四川。如果我是吴迪的话,我也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四川的某一个城市。”

喜欢四川的什么?“就是那种氛围,那种生活的质感,是可以让人卸下压力的。”在胡歌看来,可能在一些城市,“你是不敢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每天都要想着我要去追寻自己的目标。但是到四川以后,你就觉得生活非常美好,然后整个节奏也可以放慢。”

为了让四川话说得更准一些,胡歌透露,“导演和编剧他们提前好几个月就已经把方言版的台词录好,打包然后发给我。我们在拍摄的期间也有语言老师。”虽然《走走停停》拍摄时,收工不算晚,但每天收工回去,胡歌还要上方言课,“把明天的台词全录好再发给导演,过关了,今天才算正式收工。”

氛围烘托到这,不现场重温一句四川话似乎不太礼貌。面对记者请他再来一句四川话的要求,胡歌打了个比方:“高考考完了后就把书全撕掉了,你知道吗?”很快,在记者的提醒下,他脱口而出“啷个”两字,语调韵味还在。

度过“人生停滞期”每人有自己的方式

大学时签约唐人出道,2005年主演古装仙侠剧《仙剑奇侠传》播出后大爆,到今年,胡歌已出道超过20年。他交出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除了“仙剑”系列,《琅琊榜》《繁花》《伪装者》《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都是大爆款,这一路在不少人看来走得很顺利。

拍完《走走停停》后胡歌,是否也曾经历“走走停停”的时刻?他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可能那个时候我做得最‘出格’的一件事情,是在游戏的世界里去寻找自我的价值”,说到这胡歌停了一下笑笑,接着说,“《繁花》开拍后就完全没时间了”。

在那个游戏世界里,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胡歌的身份,互相没见过面,这让他觉得非常纯粹。“后来我在我们那个微信群里说我要退游了,大家就给了我一个评价‘一个时代结束了’”,胡歌大笑着说,在游戏里我是他们的领队,“这个评价让我非常的欣慰,我想我在现实生活中绝对得不到这样的评价。”

关于度过“人生停滞期”的方式,这是胡歌的做法,他坦诚交出,没有美化,却也因此更有人格魅力。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方式会给别人带来借鉴意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课题,“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适合自己的”。

(图据片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