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上线药品“比价神器”,推动打破药品零售价格壁垒

封面评论|上线药品“比价神器”,推动打破药品零售价格壁垒
2024年06月26日 18:38 封面新闻

□蒋璟璟

同一药品价格差异过大,患者不了解药品定价,常常因信息不对称而花冤枉钱。近年来,不同渠道药品价格差异进一步拉大。5月底,国家医保局发文部署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创新药品价格监测方式方法。目前,全国已有多地上线药品比价系统,居民登录相关APP或小程序,就能进入药品比价窗口,输入需要购买的药品名称后,便能查到药品的生产厂家、规格、最低价,以及有哪些药店在售。(工人日报)

推动药品终端售价“挤水分”,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波组合拳,可谓直指要害。数月前,国家医保局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基本消除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省际间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相当于是省际间的“大类比价”。而从近来的趋势看,多地密集上线药品“比价神器”,这实则是一种本地化的“末端比价”。毋庸讳言,通过比价消除信息差,最终无非还是为了引导“降价”。

药品的零售,有一个复杂的定价逻辑,其固然有集中采购“挂网价”等形成的基准线,但基于市场化的自主定价权,不同药店售卖同一药物,往往还是会形成巨大的价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较于其他消费品“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的景象,药品零售行业几乎堪称铁板一块,其严重缺乏“降价换市场”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药品实在太过特殊,其深厚的专业属性,客观上构成了某种认知壁垒和屏蔽效应,使得大众在其他场景下熟稔的“购物经验”趋于失效。

我们知道,药品有通用名和商品名之说,明明是同一个药,换个“商品名”,很多人就认不出来了,这使得“横向比价”根本无从谈起。再者,从行为模式角度审视,公众购药,还是习惯于就近“遇店即购”,极少有货比三家的——慢性病用药、长期用药,或许是个例外。“买药应急”,这一大前提下,人们实在没有多少闲心,从容地走访不同药店比价。要改变这一状况,确实需要便捷化的“比价神器”来作为工具支撑。

少花钱、追求性价比,适用于所有购物行为,“购药”亦是如此,只不过以往其缺少高效的实现路径罢了。最近多地上线的药品比价系统,是“一键比价”,更是穿透到药品通用名层面的“实质性比价”,加之其打通了“同城即时配送网售药平台”,更是直接促成了“低价药,且可及”的局面。这对于击穿社区药店的“高价”护城河,有着釜底抽薪的作用。“以比价促降价”,切实减轻了群众购药成本,也有望从整体上缓解了医保的支出负担,这无疑是多方共赢之举。

当然了,就药品零售行业来说,“价格优势”是其中一部分,绝不是说“最低价就是最好”。新的游戏模式下,不同药店完全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经营路线,做好客户服务、搭建有吸引力的会员体系来提高黏性,凡此种种,同样能够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最重要的,就是全行业动起来、卷起来,走出“躺赚”的舒适区,通过倒逼自身的优化提升,真正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