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四川宜宾首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四川宜宾首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2024年06月26日 20:37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

六月的长江首城,一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以“绿色”为主调的月份,“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采访活动的镜头,随之也聚焦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6月26日,采访团首先走进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某危险废物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了解“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宜宾珙县。

“这是宜宾市首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可以处理电镀危险废物、焚烧残渣、感光材料废物、含锌、镉等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37大类危险废物。”该公司技术部主任陈语一边介绍公司情况,一边带着采访团走进每个不同功能的区域。

焚烧系统中央控制室。

首先看到的是各个种类的暂存库。陈语说,其中,甲类暂存库面积相对较小,因为风险极高的危险物品一般会快速安排处理,尽量不库存。

随后,在焚烧系统中央控制室,陈语介绍,这里控制着整个生产装置的运行。“这些废物首先会经过预处理车间,然后进入焚烧车间。原则上能及时处理的废物就会快速处理,储存越久,泄露、腐蚀等风险就越大。从入场到处置完毕,最快2个小时可以实现。”

焚烧车间。

废物被焚烧处理后,则会根据分类分别埋进柔性填埋场和刚性填埋场。陈语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柔性填埋场使用的渗漏检测系统,安装在场地底部,一旦出现渗漏情况,系统就会立刻发出报警,以便及时处置。

柔性填埋场。

此外,记者在废包装桶区域了解到,以前被焚烧后柔性填埋的废包装桶,经过技术加工,现在被充分利用起来,整桶被卖给工业企业,粉碎后的桶屑被卖给炼钢企业。资源化利用车间主要处理油基岩屑,通过热解,最后产生的再生燃料油和粉煤灰,可用作锅炉燃料油、润滑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介绍,珙县某危险废物治理公司已建成年处理能力2万吨焚烧系统、年处理能力1万吨物化系统、年处理能力2万吨稳定化/固化系统以及55万立方米安全填场。

资源化利用车间。

该公司总经理陈潇介绍,该项目有利于宜宾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就近处置,规范危险废物的管理,填补宜宾及周边地区工业链条上的缺失,填补宜宾无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的空白。

“该项目投用前,危险废物只能拉到眉山等地处理,现在可以就近处理,能减少危险废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和储存时长带来的风险。”珙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贤杰告诉记者,宜宾市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是珙县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具体体现。近年来,珙县始终坚持“创新转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94.1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实施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复垦地块累计189个、复垦修复积89.5767公顷,修复废弃露天矿山53个、修复面积57.1063公顷,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