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进20位!看这个全国最小的综合保税区是如何做到的

排名前进20位!看这个全国最小的综合保税区是如何做到的
2024年11月13日 18:22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崔瑶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结果。11月13日,记者从绵阳综合保税区了解到,评估结果显示,绵阳综合保税区在全国150个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65位,较2022年上升20位,连续四年实现晋位。

绵阳综合保税区航拍图

资料显示,绵阳综合保税区由原绵阳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而成,于2020年4月建成,规划面积0.14平方公里,这也是全国最小的综合保税区。一年晋位20名,这个全国最小的综合保税区是如何做到的?

园区企业生产车间

聚焦优质项目招引

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11月13日,记者来到绵阳综合保税区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小轩,她告诉记者,近期,一家做药材筛选、包装的进出口企业刚刚入驻综合保税区,她正在忙着给这家企业对接相关装修事宜。“从企业签约、项目入驻到厂房装修、对上争取等事项,我们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不能引进来了就不管了,时刻要为企业着想。”黄小轩向记者介绍道,目前,绵阳综合保税区共入驻66家进出口企业,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安排了对口服务企业。

正是因为向签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代办制”“保姆式”服务,一批像普思高端元器件、华汇电子等的项目,实现了签约两个月内即投产。绵阳综合保税区还搭建了“银政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企业申请奖励资金5000万元,全方位让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在四川绵瑜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6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该公司运营副总雷永富告诉记者,仅10月份一个月公司就已经完成了1.2亿元的进出口额,近期生产线正在赶制发往香港的一批货。

作为一家沿海的外贸型集成电路企业,为何要搬迁至内陆,选择入驻绵阳综合保税区,雷永富也道出了其中的理由。“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有比较深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并且这里上下游产业链很完整,企业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雷永富说,在绵阳综合保税区的帮助下,公司在今年6月完成装修后就顺利投产,预计2024年将实现超5亿元的进出口额。

“虽然绵阳综合保税区面积最小,但是我们利用区位优势持续招商引资,引入优质项目,不断加快项目落地。”黄小轩介绍道,去年以来,绵瑜电子、重庆锐德等10家企业先后入区落地,达产后,年新增进出口值将达20亿元以上。

外贸新业态多点开花

园区企业向“新”求质

实验室还能共享?在绵阳综合保税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这便是绵阳综合保税区培育的新型业态之一——保税研发。记者走进建立在四川斯菲提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共享实验室看到,这里有近红外光谱仪、膳食纤维仪等100余台(套)仪器,可以为绵阳综合保税区乃至绵阳的外向型企业提供检验检测、仪器研发、数据共享等服务。其中,近红外光谱仪就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这一研发成果也填补了国内的板块空白。

而加速推进保税研发、保税检测、保税维修等新型业态多点开花,这也是让绵阳综合保税区一年实现晋位20名的秘诀之一。黄小轩向记者介绍道,在培育新型业态方面,绵阳综合保税区还完善了跨境电商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高效的跨境电商场站运营体系,年实现跨境零售商品进口额2000余万元。

“我们鼓励企业向新求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黄小轩介绍,目前,绵阳综合保税区及其产业配套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近年来,共获得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同时,利用有效的承载空间,重点招引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的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逐步实现“腾笼换鸟”,提升了园区企业的综合实力。

园区企业专利墙

面积最小、承载空间有限、地处内陆......即使有着众多限制,但绵阳综合保税区还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科技创新型综合保税区发展之路,成功实现大幅晋位。

未来,绵阳综合保税区又该如何继续破浪前行,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高科技、高质量,将是关键词。

黄小轩表示,下一步,绵阳综合保税区将坚持 “项目招引”和“企业培育”并举,“壮大规模”和“提升质量”并重,充分利用绵阳科技城富集的科技资源优势,持续开展“招院引所”和企业培育,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打造科技创新型综合保税区“样板间”。“我们将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注重招大引强,壮大外贸产业,同时立足优势产业,发展外贸新业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