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背靠吉利和百度两大巨头的造车新势力极越汽车突然“崩盘”,引发市场关注。
12月12日,记者走访了成都万象城、银泰城的极越汽车体验店,发现两家门店早已撤店。而一位成都极越汽车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昨天下午突然接到通知,说第二天不用上班了,工资发不出来,自己目前已经在找新工作。
此外,多位极越汽车员工证实,公司11月工资已经发放,但未给员工缴纳11月社保,如果选择停薪留职,需要自行缴纳社保。由于不想“自费上班”,大部分员工选择拿N+1走人,但最终能不能拿到钱仍是未知数。
另一边,极越汽车总部,公司CEO夏一平则被众多员工围堵,要求对方就公司解散、员工赔偿事宜给出解决方案。对此,夏一平向员工承诺:“我不会跑路,我在积极解决问题,请大家给我一些时间。”
有员工入职仅半个月突然被裁
对于赔偿已不抱希望
在很多人看来,极越汽车的“崩盘”毫无预兆。11月30日,夏一平的朋友圈还在发布动态,称交付现场一片火热,忙得不可开交。12月9日,其在微博账号更新了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宣传极越汽车的超前设计。
仅仅过去两天,网上就曝出夏一平召开全员视频会并发布内部信,称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入创业的2.0阶段。
当晚,极越官方发布《关于极越近期一些情况的说明》。公司表示,新的创业期将坚持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加强销售和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合并职能重复的部门与岗位,变革低效的内部工作流程;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同时,正在协调各方面资源应对挑战,积极推进融资。
虽未明确表示将大规模裁员,但多位极越汽车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已经被裁,并称公司给出了两种薪资方案:一种是12月16日前自愿离职,可以拿到N+1,赔偿2月15日之前到位;第二种是停薪留职,但公司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极越汽车即将倒闭”的声音随之甚嚣尘上。
“刚入职极越半个月,之前也没有听到任何风声。”陕西一位极越汽车员工向记者表示,对于公司裁员的消息,既感到意外又十分气愤。对于赔偿方案,该员工表示跟网传内容差不多,自己也已经决定拿“N+1”,但由于还没有签署正式协议,尚不清楚具体赔偿金额。
另一位成都极越汽车销售人员也表示,没有任何预兆,前天还好好的,昨天下午就突然接到通知,说不用来上班了,“没有任何解释,我们也不清楚具体原因,只说工资发不出来了。”而对于公司给出的赔偿方案,他也并不抱希望,估计也拿不到钱,自己已经在找新工作了。
此外,该销售人员表示,如果已经预订了极越汽车的顾客,可以拨打公司官网客服,会统一进行登记处理,已购车车主的售后保养可正常预约,不受影响。
公司10天前还在发辟谣声明
崩盘或因资金链断裂
公开信息显示,极越的前身是2021年1月百度与吉利共同成立的集度汽车。2023年8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透露,由吉利控股集团、百度集团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迎来重要进展,吉利旗下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正式发布。
背靠两大巨头,极越汽车一时风光无两,但实际销售却并不如意。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极越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4万辆,照此计算单月销售约1300辆,与头部造车新势力差距甚远。
而就在上个月底,网上便已出现“集度(极越汽车前身)将开启大规模裁员,核心领导离职”的传闻。
12月2日,极越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我们近期关注到,有人在网络上散布关于极越管理层及经营方面的不实言论,该等传言已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了恶劣影响。我们在此严正声明,公司目前经营一切如常,相关信息均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发布。对于网传谣言,我们已经留存证据,向主管部门反映和举报,并已采取必要法律手段向造谣者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于此番极越汽车突然“崩盘”,有员工称主要因为百度突然撤资,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公关负责人徐继业也在朋友圈发文称:“没钱了。没钱了需要找钱,找钱需要活着,因此活着最重要,活着才有希望。”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极度激烈的当下,即便背靠“大树”也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对此,有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极越的倒下预示着行业进入洗牌阶段,未来可能有更多新势力品牌退出市场。同时,极越的失败也使得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领域的投资更加谨慎,从追逐概念转向关注实际运营能力。
多家新势力“年关难过”
未来行业淘汰赛将更加激烈
不只是极越汽车。就在上个月,哪吒汽车也被曝出裁员70%、供应商追债、生产工厂停产等各种传闻。随后,哪吒汽车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正在通过精简业务、聚焦核心、组织优化和薪酬绩效改革等措施,构建更集中高效的组织架构。
哪吒汽车副总裁陈朝华也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企业精简架构、优化成本已成常态,轻装上阵穿越周期活下去,才是真王者。”
极越、哪吒汽车遭遇的问题,对于新能源车企有何启示?
“很多企业还是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对这个行业应该心存敬畏。”一位中国质量检测协会汽车分会专家组专家委员向记者表示,传统汽车行业拥有非常集聚型的供应链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本就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加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融合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多种新技术,也给车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他看来,当下一些车企遭遇“倒闭”困境,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不只是汽车行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未来汽车产业的淘汰赛也会更加激烈,传统品牌也会在新能源大潮中被彻底颠覆,最终只有少数能够存活下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