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下如何实现艺术创新?许燎源、陈默:与时代共振,把握人的主体性

AI之下如何实现艺术创新?许燎源、陈默:与时代共振,把握人的主体性
2024年12月15日 11:22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

“AI只是工具,人才是主体。”“要想把作品做得出彩,还是需要个体的创造性。”

12月14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指导,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泸州老窖特曲60版特约支持的“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第二场文化沙龙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

著名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许燎源,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教授陈默,围绕“艺术与时代”展开精彩对话,指出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媒体创作,都应顺应时代发展、反映社会思潮,同时在AI时代把握人的主体性,自觉地、积极地保持创造性,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

艺术和媒介需要不断革新

20世纪80年代,许燎源和陈默从大学毕业,开启了长达30余年的艺术创作和研究之路。在二人看来,无论是艺术还是媒体,其表达都应体现强烈的时代性。

“80年代有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就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发展、文化思潮息息相关。”许燎源表示,这部上映于1984年的电影,不仅引起了大街小巷的红色时尚风潮,还将服装美、仪表美和心灵美有机结合,准确反映了40年前女性冲破旧观念、追求新生活的美好品质。

“我是研究当代艺术的,比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在我看来,当代艺术应具备时代性和初新性。”陈默认为,艺术一定是与当下社会、文化产生共鸣的艺术,是不断变化、创造、革新的艺术。“老气横秋、老生常谈的不算,一定要有前沿性。”

谈及艺术与媒体的关系,两位老朋友打开了话匣子。“我与华西都市报结缘快30年了。它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新锐,对于人们艺术观念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许燎源说,自己常常通过华西都市报了解社会热点、接触前卫思想、感受时代脉搏。

陈默则是华西都市报的忠实收藏者,每次报纸发表了艺术报道,他就会大量购买,少则50份,多则100份,有的用来送人,有的存档作为文献资料。他曾注意到一个细节:早期的三轮车夫喜欢看报,没活儿的时候就坐在车上读华西都市报,常与乘客就文化艺术侃侃而谈。“可以说,华西都市报的专业性、时效性很高,对成都文化艺术的推进是功不可没的。”

在陈默看来,艺术与媒体均是时代的注脚,需体现时代之变。“当代艺术没有边缘,只要是创新的、出彩的,就会冲到前面,然后再被覆盖。艺术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往前走。”他表示,媒体也遵循同样的路径,在不断融合中发展。“华西都市报转型为封面新闻,便体现了时代的变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不变的是它会继续与时代共振,在新时代传递新的强音。”

“华西都市报记录时代,融入时代,和泸州老窖特曲60版一样,成为时代记忆的一部分。如今封面新闻体现了时代的创新,这种创新便是为了更好地承续未来。”许燎源说。

发挥主体作用

越是困境越有创新的可能

不同时代,科技的发展都为艺术语言带来新的可能性。自隋唐起,造纸术的进步与纸业的兴盛,使纸张逐步成为绘画的主要底子,促使文人画注重书写笔法及墨色运用。18世纪初,柏林颜料制造商迪斯巴赫因一次偶然的“粗心”,提纯出大名鼎鼎的普鲁士蓝,它后来频繁出现在梵高和毕加索所用的蓝色中。

“现在是AI时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AI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沙龙现场,许燎源以AI造型艺术为切入点,认为AI只是一种工具,工具不重要,人才是主体,创作最终还是要看艺术家的思维理念和创作水平。“诚然,AI的普及取代了大量重复的简单工作,但人作为主体,可以迸发创造的原生力。我们希望艺术家和媒体人,保持对创作、对新闻的热情,去记录时代,记录时代里的人。”

陈默也指出,AI作为一种公共性工具,不过是新时代的“笔墨纸砚”。“谁来掌握它,谁能把它做得出彩,做得有效,做得可以流芳百世,这取决于个体的创造性。我们不要惧怕AI,而应该加深、加厚自己的储备。”

20世纪90年代,陈默和一群摄影发烧友去稻城亚丁采风,因为对方常常比较谁的器材更厉害,这让他感受并不愉快。“摄影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第三只眼’,是说照相机发明后,人们可以重新再现、审视发生过的事件和景物。我就问他们‘第三只眼’在哪里?不是你的眼睛,也不是照相机的眼睛,而在你的脑袋里,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没有‘第三只眼’,就只能拍出千篇一律的风光摄影。”

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的普及,全民摄影时代来临,但陈默坚信,工具性并不能取代创造性。“没有‘第三只眼’,手机、相机就只是记录工具。你当然可以还原现场,但它不是艺术创作。”

1917年,马塞尔·杜尚的装置艺术《泉》引发轰动。一个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池也能成为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的创造性,反映出作品背后艺术家对艺术的思索。

“艺术没有边界,只有不断拓展。”在许燎源和陈默看来,当下全球环境充满挑战,文化、艺术、传媒、企业界诸多人士应该一起努力保持生命力、激发创造力。“每一次伟大的创造都来自一个困难的时刻,越是困境,越有创新的可能。”

(图据蒋德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