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粤戏曲交流折子戏展演在成都举行 陈智林:用中华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川粤戏曲交流折子戏展演在成都举行 陈智林:用中华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2024年12月15日 15:42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运用中华文化的丰富元素,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戏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期待通过川剧与其他剧种的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华文化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12月14日、15日,四川省川剧院剧场内,“蜀港两关情·川粤戏曲交流”的折子戏展演活动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的目光。这也是继一周前(12月7日、8日)在中国香港成功演出后,川剧与粤剧演员再次携手,以精湛唱念做打,为成都观众带来了两场视听俱佳的文化盛宴。

“鸟空啼雁南飞西风阵阵,落叶儿逐黄花顺水飘零,伤秋风悲秋雨独吊形影,小园中自徘徊冷冷清清……”舞台上,川剧的经典剧目《射雕》《扫松》《拦马》《活捉三郎》《刺目劝学》《人虎情》等轮番上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等川剧特色唱腔让观众陶醉其中。同时,粤剧《大战结拜》《擘网巾》《游街斩王》《闯宫困城》等精彩表演,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川剧《射雕》

剑麟粤剧团负责人、粤剧演员剑麟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到成都演出,“尽管川剧、粤剧属于不同的剧种,但它们都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次展演活动非常有趣,能够与不同剧种的演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演出之余,他还期待在成都的街头漫步,并亲身感受大熊猫、乐山大佛等四川“名片”的独特魅力。

采访中,川剧演员雷云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戏曲艺术是多元化的,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两地的交流演出,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戏曲剧种中汲取新的灵感,学习人物表达、行当表现力的新方式。这种互相交流、借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也会让各自的剧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戏曲交流活动,推动川剧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川剧演员蒲丽玲也对川粤交流大加赞赏。“在演出过程中,我看到了粤剧和川剧在表演风格上的差异,包括人物表达、处理方式、地域特色等。这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还能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在她看来,这种交流对于年轻演员的成长和收获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一周前的演出,当地观众的热情给蒲丽玲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场的氛围特别好,来自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传承和发扬川剧艺术的心。”

此次展演活动制作总监周嘉仪,是资深戏迷,看过全国70多个剧种演出的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戏曲,当年四川省川剧院来港演出时,我就被川剧深深吸引了。去年他们来演出,我们也有不少交流。今年的川剧《拦马》等表演,也让大家非常兴奋。香港的观众不仅关注舞台表演,还能听出川剧、粤剧锣鼓点等元素的相似之处。也希望两地的年轻人能够接过老一辈人的接力棒,为我们新时代呈现新的戏曲样式。”

川剧《拦马》

作为中国现代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剧协主席以及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对川剧与其他剧种的交流非常重视。他认为,这种交流不仅是演员之间技艺的切磋,更重要的是通过各自的文化背景,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川剧所蕴含的四川乡土文化与粤剧中的水域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观众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陈智林说,“尽管不同剧种风格各异,但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两地观众对川剧、粤剧的热烈反响,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声音、中华文化的旋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工具。”陈智林希望通过此次展演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两地戏曲文化的了解与友谊,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粤剧《斩二王》选段《大战结拜》

图据四川省川剧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