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返还中国14件文物艺术品 遇到流失文物该如何处理?

阿根廷返还中国14件文物艺术品 遇到流失文物该如何处理?
2024年06月29日 09:10 封面新闻

6月28日,据国家文物局相关消息,当地时间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

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阿根廷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王钟毅/摄(图源:国家文物局)

文物回国或需再经历哪些步骤?目前流失文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回国?普通群众如在国外发现流失文物踪迹,应当如何应对?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京师律师文物保护及追索法律事务部主任徐华洁,解答了以上疑惑。

协商、追讨、洽谈、回购、诉讼……

流失文物回国的方式多样

据徐华洁律师介绍,中阿两方签署文物返还确认书后,14件文物从阿根廷返回中国可能还将经历如下四个步骤。首先是确认如何安全保障文物完整运输回国的方案,其次是办理规范性的入境手续,随后由国家文物部门办理相关接收手续,进行完整记录。在文物安全、完整地运输回国后,将会由国家的相关部门和专研人员进行探析研究,让其充分发挥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传承价值。

青铜甬钟(图源:新华社)

纵然文物返还不仅是国际法的要求,也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但并非每一件流失在外的文物都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顺利回国。在采访中,徐华洁介绍了目前出境文物回国的多种方式,包括各国根据文物返还的国际公约协商、各国涉及文物保护追讨的法律规定进行追讨、外交途径洽谈合作、国外和国内启动平行诉讼、商界回购、民间追讨捐赠、第三方斡旋等多种方式,甚至多种方式联合启动追回。

徐华洁曾经介入“章公祖师”肉身坐佛的追索诉讼长达7年,目前该诉讼已经通过一审、二审确认了章公祖师肉身佛的所有权归属于阳春村和东埔村这一事实,现处于执行阶段。该案件开创了以国内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成为标杆性案件,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2022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这也就是徐华洁所讲到的,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平行诉讼手段追索流失海外文物。

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均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按照国际公约、各涉事国家法律解决的,例如我国政府经过持续25年的跨国文物追索行动,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归国。外国政府机构主动查扣返还的案例,例如2006年,丹麦海关查获156件来自中国陕西、山西、四川的被盗墓葬陶瓷类随葬品,2007年意大利海关查获796件从中国非法盗掘走私的出土文物,这几批文物均通过履行相关程序后顺利回到中国。

近些年,也有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好人士、外国政府和博物馆将其所藏或所购中国流失文物,以善意捐赠或友好外交的方式促成回归的例子。如,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其从巴黎佳士得拍卖行购买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回赠给中国入藏国家博物馆。2020年,何鸿燊先生将其从海外购买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回国入藏圆明园博物馆等。

同时,商业购买的方式促成文物回归的案例包括20世纪50年代,国家从中国香港抢救征集了包括王献之《中秋帖》、韩滉《五牛图》等历代珍贵书画等。

文物返还有着确切的法律依据

普通人在境外遇到流失文物应当如何处理?

徐华洁讲到,当一个国家的文物被其他国家非法掠夺或盗窃后,拥有主权的国家根据国际法有权要求返还。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约和协定,为文物返还提供了法律基础,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54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

徐华洁律师(图据受访者)

即便如此,追索流失海外文物依旧存在着难点,尤其是由于战争、掠夺等原因流失出国的文物,大部分的追索工作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文物追索存在文物的所有权认定、追索的时效规定、规范差异、流转规定等方面存在法律性的障碍。”徐华洁说,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流失文物在市场上多次流转,增加了追索的难度。

证明流失文物的来源和归属,同样困难重重。“由于时间的推移、历史资料的缺失或不完整,以及文物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司法实践中,证据收集比较困难。”此外,国际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各国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信息共享、执法协作、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妨碍性问题。

那么,当一个普通人在境外发现了国内流失的文物时,他/她又应当怎么做呢?徐华洁提示,首先应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对文物造成任何可能的伤害和破坏。其次,可以联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向使领馆工作人员详细报告发现文物的情况,得到使领馆合法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片在网络上走红,类似的短片、短视频层出不穷。人们也愈发关注海外流失文物回国的话题,徐华洁注意到了这一点。“国人民众在境外观赏到流失海外的文物,大多数表现出来的,都是伤感和遗憾的感情色彩。”这些文物,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每一件文物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京师律师文物保护及追索法律事务部主任,徐华洁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由封面新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合作请联系:mp@thecover.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