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号为什么撤退?

艾森豪威尔号为什么撤退?
2024年06月28日 17:34 新浪军事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离场,余声还在继续。6月7日,美国海军第2航母打击群主力抵达沙特吉达西北。6 月 16 日,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上举行打击群指挥官交接仪式。6月22日,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北行驶,随后进入地中海。

简要回顾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在6月份的行动,这艘疲惫的航母一直在向北机动,试图脱离交战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战术层面,保持在500公里导弹射程之外,是一种。新式的无人艇(USV)取得命中,让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不得不重新审视战场环境。根据公开信息源,胡赛武装在6月份的命中率显著提升,无人艇取得首次命中。6 月 12 日,荷台达港附近,悬挂利比里亚国旗、归希腊所有的散货船M/V Tutor 号,被一种新式的无人艇 (USV) 撞击机舱部位,随后又被飞行物撞击,最终沉没。

无人艇的实战运用,在俄乌冲突中逐渐普遍,尤其是适合对付港内舰艇、低速辅助舰艇。相对于无人机、反舰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无人艇有两大优势:一个是人在回路,尤其是命中前可以精选目标与打击位置。二是战斗部装药量大,可以达到一艇换一船的效果。要说无人艇战术鼻祖,也门可是祖师爷。2017年1月31日,参加联军行动的沙特海军麦地那号护卫舰在也门西海岸巡逻,遭到胡塞武装无人艇袭击,左侧舰尾被击中、舰载机受损。更为著名的例子,是2000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被炸,人员死伤惨重。

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的信息,胡赛武装今年以来一直在使用无人艇。1月4日,美军通报称,胡塞武装1艘无人艇逼近到仅数海里距离才被摧毁,这是胡赛无人艇首次出击;2月1日,美军通报称在红海及附近海域击落1架胡塞武装无人机、击毁1艘无人艇;2月6日,美军通报于2月5日“击毁了2艘满载炸药的胡塞武装无人艇”。2月8日5时至21时之间,美军对4艘胡塞武装的无人艇实施了7次打击。2月17日,美军击毁了3枚反舰巡航导弹、1艘无人艇和1艘无人潜航器。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布声明称,过去24小时内,美军在红海击毁了也门胡塞武装的2艘无人艇。6月22日,美军通报称,在过去24小时,美军在红海击毁了3艘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艇。从不完全的公开信息看,胡赛武装一直在使用无人艇,但无战果,分析有如下原因:一是海战场环境相对简单。海上与陆地相比,地物地貌干扰较少,有利于军舰使用红外警戒设备与目力观察简单背景中的动目标。美军的优势是海上环境相对简单,如果在沙尘暴等低能见度条件下使用新式无人艇,防御方出现尴尬概率陡增。

胡赛武装老式无人艇打击手段主要依靠密集阵近防炮、35毫米机关炮与机枪,打击距离在2000米以内。二是无人艇本身问题。老式艇由冲锋舟改进而来,干舷较高,目标特征较大,且存在可靠性问题。使用低功率的小型卫星定位天线,容易被针对性干扰。不同的是,在6月21日,胡赛武装公开展示批量生产的新式无人艇与测试画面。新艇似乎是2019年发现艇型的改进型,采用高速滑水艇型,线型更为流畅,涂淡蓝伪装色,最高航速35节,可以携带炸药150公斤。未观察到大型卫通天线与光电头,推测继续使用小型化的卫星定位天线与短波通信设备。有消息认为,击沉散货船M/V Tutor号的就是这种无人艇。

胡赛武装新式无人艇面对可能的海上狼群与M/V Tutor号的例子,航母编队不可能由分散聚集在一起,强化近距离火力,依靠自身火力进行防御更是得不偿失。最好的选择,还是走为上策。目前,航母打击群全部撤离,依靠英、法舰艇在红海撑门面,继续执行“繁荣卫士”计划,是不是很特朗普?按照美军20年前的设想,无人艇类目标属于濒海战斗舰的菜单,可惜美军已放弃自由与独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